浅析我国公路施工工程造价的管理
2015-10-21马生祥
马生祥
【摘要】我国公路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腳步逐渐加快,国家逐步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但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国家资金控制我国公路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成为当今我国公路施工的重要解决问题。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的引入,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终于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
【关键词】公路工程 工程造价管理
概述:本文通过对施工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及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入手,结合从现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施工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是一个广义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工程造价含义不同。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工程造价有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实施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工程合同价格的控制下。依法得到合理消耗补偿和必要的利润而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在计划经济时期.施工工程造价管理并不被重视,因为在那时,施工工程的任务靠安排.盈了亏了不重要,有资金调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建施工任务。基本上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经过激烈竞争来获取。
而且一旦中标,签订合同,投标价格便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价格。这个价格标准控制下,能否依法取得合理消耗补偿和必要利润。总之,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关系到公路施工的经济命脉。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利的控制造价,以提高施工的经营效果。因此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是全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
价管理工作现状及成效
二、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工程技术与工程经济能动关系未形成,一般来说,当建设项目经过前期的决策与设计后,项目静态价值的内在因素(如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等)就基本确定,静态价值量也相应形成。根据国家、地方的有关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工程图纸,已经基本能计算出该项目工程造价的“量”和“价”。因此,实质上公路建设项目的价格是在项目前期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就已形成。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工程技术比较重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及技术经济分析考虑得较少,没有从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方面综合考虑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合理性,应进行的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工作被简化,所编制的造价估算、设计概算文件只是在选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简单费用计算。
由于重技术轻经济,造价管理工作未能得到充分重视,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设计中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无法进行有效的干预,对设计内容无法进行约束,只能机械套用定额算账。项目前期阶段和设计阶段,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成为一种被动的、低效的管理,由于技术经济论证不足导致“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屡有发生。由于影响工程设计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工程变更的发生难以完全避免。质量、造价、工期是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当三者产生矛盾时,造价控制目标往往被轻视
三、工程造价管理应注意
1、企业内部制定施工定额来适应市场竞争及企业内部造价控制。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招投标需要以及企业内部的工程造价控制,企业应制定企业定额。企业定额的制定,应反映企业自身的真实水平,包括企业劳动效率、现有机械设备的能力、技术装备的能力。企业惯用的施工手段和在此手段下所需的工期、原料、燃料及材料的消耗。以及企业管理层、作业层等比例情况。给企业制定定额过程,事实上是检验并通过检验来调整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过程。要使企业在市场条件下具有竞争力,企业定额必须高于社会平均先进水平,对于企业实际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先进水平的部分,应采取措施调整和提高建设经济其水平,以满足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定额的制定,应以实际调整为主.执行沿用定额为辅的原则,其方法应与国家现行定额规定保持一致,构成内容应与企业实际管理水平相一致,工、料、机取定计量单位与现行定额保持一致,材料价格与企业材料供应水平相一致.并考虑施工期限内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
(2)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专门机构以研究分析市场。施工企业要在招投标竞争中获胜.除了编制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最佳施工方案外。编制适应市场竞争的投标报价则是投标中标的关键,而且一旦中标.形成合同价格.这个造价数额即成为企业造价管理总的控制指标。投标报价的确定,要受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定额和跟其配套的取费标准等规矩的约束,还要受到企业实力、市场价格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影响.同时要求投标报价要在接近标底幅度范围以内-因此投标报价的确定.首先应根据标底价格的编制依据和方法.编制标准造价。然后结合自身实力、企业定额,做出适当调整.确定投标报价。这 (3)引进竞争机制,有效控制造价。通过招标投标和签订合同的造价,是具有竞争性和法律效力的价格.同时也是企业必须控制的不能突破的最高价格。施工企业应对其价格的构成,进行分解,做好细化工作,通过企业内部的招标投标方式,把外部的招标条件.竞争形势,以及中标价格的构成。以内部的企业定额和管理费用标准,分别编制工程施工、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台班使用等各种内部招标价格,把外部的竞争机制,转移给企业内部的项目经理、材料供应、设备动力部门。形成新的控制价格,从而达到不突破合同价格和有效控制的目的。对于工程内容的增减,设计变更,材料代用,以及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施工索赔等动态事宜.应由内部中标部门适时处理,及时偿补企业的合理消费,同时促进工程造价合理。
(4)工程中间结算,往往不容易被施工单位重视,基本认为有了工程竣工结算总帐,其他结算都无所谓,其实不然。施工企业建立中间结算制度,其实十分必要,它可以促进造价的真实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施工要素价格的市场变化,施工企业应对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价格做出适时调整,并取得甲方认可.使工程造价及时反映当时市场价格水平。既能促使工程造价真实合理.又能为企业收取进度款和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依据。一般以季度结算作为最宜的中间结算,为了做好中间工程结算.工程造价人员应掌握和熟悉施工工艺,了解设计变更部位、材料代用项目、现场施工情况和合同协议条款,及时收集月、季施工进度工程量、当期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公布的材料指导价格、费用调整规定以及与工程结算的有关资料,分析和预测结算时可能出现的异议。及早准备解决的依据和理由,以保证中间结算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公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仍将加大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做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改变公路建设过去存在的投资失控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涉及的学科较多,要完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建立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造价管理部门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宇春;贾绍明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造价控制[期刊论文]-广东公路交通 2003(02)
【2】陈志铭.张祺俊.功能性整理对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