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综述

2015-10-21金正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质量通病公路施工防治措施

金正日

【摘要】随着公路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质量“通病”,是指经常性或重复性地出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但由于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施工战线长,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大,具有季节性施工的特点,且加上在某些施工上管理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公路工程质量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易发生,可控制性差,甚至某些常见病给工程带来了永久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信誉。因此,本文将主要谈谈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管理通病

1. 盲目赶工

造成盲目赶工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工期提前;二是:由于某种原因影响造成有效工期减少。

防治措施:(1)明确造成赶工的具体原因,划清双方责任,并根据施工单位现有人员和设备结合工程量情况,由业主、监理及承包商三方提出增加人力、设备及科技投入等可行方案(2)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赶工,应明确由建设单位增加资金投入、赔偿损失;(3)因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赶工,应明确由施工单位承担损失,并且建设单位可采取明令施工单位加大投入或指令分包等措施确保工期,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2. 指定分包、指定采购防治措施:(1)正常情况下,禁止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和指定采购。(2)严禁建设单位及相应人员、监理人员向承包商推销工程构件、工程材料等物品。(3)特殊材料需业主统一采购的应在招标文件中说明。(4)合法的分包,不得以包代管,主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及工程管理负总责,应明确主包单位现场施工质量负责人进行现场盯岗把关。(5)劳务队伍不得现场独立进行施工,必须有承包人现场指挥生产

3. 监理独立检测频率不足

防治措施:(1)严禁监理在承包人的试验室内进行试验,如监理需使用承包

人的部分设备进行试验,必须经总监办批准,在总监办试验工程师现场监督下实施试验,并在试验成果上签字方可生效。(2)严禁承包人与监理一起进行同一项试验检查(路基路面弯沉、路面平整度、横向力系数检测等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的特殊性试验除外)。(3)对于监理让承包人代为试验的,视情节情况,给予承包人通报批评,相关监理清除出场。(4)对监理独立检测频率不足的,予以全省通报批评,直接责任人取消监理资格。

二、实体通病

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

防治措施:(1)首先,设计单位应认真调查、分析,根据车辆组成,行车特点,详细试验、计算,细化结构设计和组成设计,特别要重视路面防排水设计,尤其是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对中央分隔带做防水封闭。(2)原材料质量是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都要对沥青路面工程的原材料问题给予足够重视。(3)沥青拌和场及进、出场道路必须硬化处理,硬化标准是车辆行驶不粘土,存料场地不积水,装料不带土。(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设备要配套。(5)各结构层必须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并应按照规范要求的频率对各结构层检验实际的压实度和设计的孔隙率是否相吻合。

2.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防治措施

(1)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原材料质量不均衡是半刚性基层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2)水稳碎石基层应采用较低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不得采用早强型水泥。 (3)应定期检查拌和设备自动计量的准确性,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确定水泥用量,半刚性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仅要控制下限,而且要控制上限,保证强度均匀。(4)半刚性基层一律采用覆盖保水养生7 天,采用塑料薄膜和养护剂养生的,每天不少于2 次洒水。养生期后应及时进行透层、下封层的施工;不能马上进行上层施工的,应每天不少于3 次洒水养护。

3.结构物端部深陷

防治措施:(1)中桥、大桥、特大桥等有台帽结构的,要先进行桥头填筑施工之后再进行台帽施工。(2)当结构物端部填筑高度大于4m 时,应对原基底进行加固处理,处理长度视填土高度、岩石特性而定。软基路段应通过特殊设计确定处理措施,一般路段可采用土工格栅或强夯处理。(3)结构物端部填筑,对于压路机压不到的位置,必须换填灰土并使用机械夯进行夯实,严禁人工夯实。端部填筑必须加大检测频率,保证压实度全部合格。(4)工程完工时,结构物端部路面不得存水,有存水现象时,要增设排水设施。

三、工艺通病

1.混合料计量不准确、级配不合格、拌和不均匀防治措施:(1)拌和楼进料仓数量与作用料规格种类相对应,禁止先人工或机械掺拌后在送进料仓的施工方法,禁止人为强行对某个料仓进行补料。(2)严格控制各种集料的含水量,特别是細集料、白灰、粉煤灰的含水量,保证混合料含水量均匀,应根据各种材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供料数量,确保混合料级配的准确与均匀。(3)应采用配备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和设备进行拌和,拌和设备应采用可自动测试集料含水量的拌和楼,拌和楼的生产能力应与单位用量相匹配。(4)拌和楼进料仓数量应与所用集料规格种类相对应。(5)拌和时间应按拌和设备性能严格控制,防止拌和时间不足。

2.各类外掺剂品种选用、计量、掺配方法掌握不准

防治措施:(1)混合料若设计无要求,一般不得随意掺加外掺剂。如果掺加,必须经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并且所使用的种类必须是信誉良好的产品。使用前应对外掺剂进行检测。(2)根据掺配目的选用品种,但不可顾此失彼,为满足这种目的而失去另一种功能,监理和业主应严格掌握,杜绝为满足施工使用性能而掺加对质量有影响的掺加剂。(3)掺加剂掺加时间、数量严格按产品要求和试验数据而定,必须采用严格的计量和计时方法,并便于操作和检查。(4)一般情况不得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掺加剂。如确有需要,应进行全面的试验、验证。

3.各类结构养生方法不当、养生时间不足

防治措施:(1)所有水泥混凝土构件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 天,主要构件不少于14 天。(2)养生应采用覆盖保湿养生的方法,养生应有专人负责,保证构件表面在养护期内始终处于潮湿状态。(3)所有构件应采用草袋(麻袋)覆盖洒水养生,如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和喷洒养护剂养生,需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时,每天还应向膜内注水2~3 次,用养护剂养生时,每天应向表面喷洒水2~3 次。(4)冬期施工的养生,应严格按照冬季施工养生要求进行。(5)严格养生用水的水质检查,防止污水对构件造成破坏。

结束语:

随着公路工程施工经验的不断累积,在工程施工之后应该对相关的施工经验以及施工信息等进行不断的总结。并将得到的经验充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指导具体的工程实践。这对于解决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提高我国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娱,胡丽云. 公路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科技信息,2011年07 期.

[2]陈志强.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科学之友.2007,(05B).

猜你喜欢

质量通病公路施工防治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营改增”对公路施工企业分包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