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2015-10-21石立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抗震设计民用工业

石立斌

【摘 要】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其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地震自然灾害具有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于工业与民用建设能够造成的损害也就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不能够对地震灾害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测。若是民用与工业建筑不能够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必定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无論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就是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浅显分析,希望对相关设计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关键词】工业;民用;建筑;抗震设计

地震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具有很强危害性的自然灾害。无论是在二零零八年汶川发生的地震,还是在二零一三年芦山发生的地震,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定性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但是我国的工业与民用抗震设计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对于地震的抵抗能力不强。所以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进行研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叙述。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一)柔性抗震设计

柔性抗震设计是相关人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终产生一种抗震设计,是以消能减震技术和隔震技术实现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程度非常的广泛。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柔性抗震设计时需要注意一下内容:首先,柔性抗震设计在多层和低层建筑中的应用成效较为良好,在土质结构较为坚硬的区域设计隔震建筑。主要是因为当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对于隔震建筑而言,建筑的形变主要集中在隔震层,利用隔震建筑最终达到抵抗地震灾害的成效。能够使得水平加速以及建筑上部结构的反应降低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能够有效的减少地震自然灾害对于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害。其次,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设置阻尼器或者应用阻尼具有的非线性滞变能耗,减轻或者是消除地震自然灾害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造成的损害,这种抗震设计具有很多的优势。效能减震技术具有很强适用性,不会受到建筑结构类别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认识到消能部件不承受结构重力,而且消能减震技术能够缩减建筑结构在风能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和不良建筑位移。但是柔性抗震设计还处理进一步的研究阶段,某些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柔性抗震设计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上升,所以对于这种抗震结构设计的应用也增加了很多限制[1]。

(二)刚性抗震设计

刚性抗震设计属于传统性的抗震结构方式,主要就是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的结构具有的强度进一步的强化,提升建筑对于地震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对于建筑的塑性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良,使得建筑的延性以及建筑的抗倒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刚性抗震设计对建筑的结构刚性设计进行强化,提升建筑对于不良形变的抵抗能力。刚性抗震设计是现阶段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例如在建筑的柱体、梁等结构中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并且在建筑结构中配置钢筋,使得建筑本身具有的延性和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取得良好的抗震效果。刚性抗震设计具有的优点在于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应用,已经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不仅相关的施工技术越来越为成熟,同时还具备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刚性抗震设计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是该抗震设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结构自身无论具有多大的刚性强度,但是对于地震灾害的抵抗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较强级别的地震中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而且还会增加地震的加速度,导致地震自然灾害对于建筑造成的危害加强,对于地震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非常的有限。

(三)局部抗震设计

局部抗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地震的破坏机理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发现,地震纵波的传播速度要比地震横波的传播速度要快,地震纵波对于建筑结构的主体部分,以及建筑各个构建之间的连接处造成严重的破坏。当地震横波降临时会直接的作用在建筑的主体结构上,导致工业和民用建筑会产生不良的坍塌问题。对于以往地震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造成的危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后砌墙结构,以及建筑的楼板结构非常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产生建筑结构坍塌。所以对于建筑主体结构和建筑各个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处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科学的、规范的对截面的形式,还有截面具有的面积进行设计,对于后砌墙和模板之间的连接要格外的注重,从而全面的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的抗震性能[2]。

二、强化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形式,现阶段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形式较多,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砌块结构等众多形式,不同类别结构具有的抗震性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想要有效的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的抗震性能,必须要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良承载性能、形变抵抗能力的抗震结构形式,降低或者是避免地震自然灾害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造成的损害。要选择合适的工程建设用地,对于我国的抗震减灾法进行全面性的了解,特别是我国地震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对于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必须要给予更高的重视。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的抗震性能进行科学性的评价,必须要使其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选择时,必须要选择能够降低或者是消除地震影响的工程建设区域。工程建设用地的选择不能够选择在软土区域,这一区域在地震灾害的影响下会产生液化现象,使得工程地基的抗震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3]。

结语: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要明确抗震设计是一个高度复杂、系统的工程。想要不断的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抗震性能,那么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必须要选择科学的、规范的、实用的抗震设计方法,同时采用多项措施全面性的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的抗震性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明.论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研究[J].四川建筑.2014(2):166-167

[2]李迎春.浅谈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223

[3]彭闫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4):96-97

猜你喜欢

抗震设计民用工业
国外先进民用直升机FMS导航模式研究
民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初探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探析
楼梯间的抗震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吉国宣布美军基地转为民用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