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分析

2015-10-21张亚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太阳能建筑设计

张亚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下城市建筑工程中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文章主要对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进行相关阐述,以便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太阳能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逐渐被人们所認识,绿色生态建筑及其设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一种发展趋势。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等概念在建筑界已经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是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

1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2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2.1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2.2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3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人毕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住宅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 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生态”住宅很难再有所发展。

3.2生态化原则

要保护自然,遵守节地原则,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材,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筑室外使用透水性铺装,以保持地下水资源平衡,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不得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运用环境亲和材料。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多使用地域的自然建材及当地建筑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无污染化。

3.3 整体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化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化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因地制宜原则

绿化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化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4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由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我国平均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4.1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三方面着手:①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②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③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4.2强力整治促进环保

房屋的建设和使用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被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过去只是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现在增加了防治声污染和光污染的内容。这是切合现实情况的。还有个问题,就是电磁污染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电磁污染已经出现,并有不断增长之势。电磁污染已纳入治污计划和措施之内。

4.3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和廉价。目前,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在三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据资料介绍,安装一套供300人全年用热水洗浴的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需投资约15万元,全年的节能费约为8万元,2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5-20年,那么这套设备的节能费就高达100-140万元。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研制开发太阳能起步较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及率仅为6%左右,且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较集中,云南省普及率最高达10%。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500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000h。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能量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4.4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一些地方,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开源节流”。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在住宅小区,根据两种用途设置A、B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包括冲荼、洗米、洗菜、煮饭)。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B系统专供使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将住户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住户的“使用水管”,供洗地、洗车、绿化、水景、冲厕和排污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用水。

结语

绿色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效军,陈翔. 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 建筑学报,2001,05:47-50.

[2]张姣.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发展与研究[J]. 民营科技,2010,07:244.

[3]宋晔皓. 从环境和建筑看生态建筑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84-89.

猜你喜欢

太阳能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太阳能维修等
太阳能汽车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便携太阳能充电宝
石油PK太阳能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