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若干问题的简要研究

2015-10-21曲培培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施工

曲培培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也备受关注,一般地下室工程底板面积大且厚,混凝土量多,而设计无后浇带、沉降缝等分隔措施,要求整体一次浇捣。因此必须制订合理的浇捣程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施工缝,以防止渗漏水现象。现着重阐述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简单施工工艺,并提出了具体预防措施来确保结构安全度及使用功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原因;措施

1施工材料

1.1水泥采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水泥应不结块,符合质量标准并有质保书和复验单。

1.2粗骨料采用尽可能大粒径,但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并含泥量不得超过l%。细骨料砂应选用中、粗砂并含泥量不得超过3%。

1.3水应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4盡可能按设计和规范掺用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外加剂应有质保书和复验单,配制计量要正确。

2混凝土的浇筑

2.1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斜面分层浇筑,一般400--500mm为一层,根据各层的工程量及浇捣速度,正确计算混凝土输出量。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衔接时间,都在初凝前完成。同时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将振动棒插入下层表面下50mm左右使上下层连成—体。

2.2浇捣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2m,否则应用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

(2)振动棒快插慢拔。插J 布置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应遗漏,移动间距一般不30--40mm。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应备足够的振动机械和人员。

(3)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和埋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基础梁和板不能同时连续浇注,在水平交接时,应适当间歇1—2h,待混凝土沉实再继续浇捣,以防“吊脚”。

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完12h内,应先盖塑料薄膜一层后盖草包或麻袋二层、面再盖塑料薄膜一层进行养护。为避免内外温度过大,在混凝土温度升高时不宜在混凝土表面浇水。

4施工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4.1大体积其浇筑量过大,整体要求性高,在浇捣和养护过程水泥水化发出大量的水化热,但因其体积厚大,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高于外层混凝土温度,产生较大的温度差,由于表里体积膨胀不一致,便会产生温度裂缝,故降低水化热,将凝土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的25º;C内,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控制在15º;C内,这是施工的要点,对于裂缝的防止,除在结构设计上采取措施外,施工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4.1.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

4.1.2严格合理选用砂、石级配,尽量降低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添加性能优良的外加剂,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等措施。

4.1.3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如夏季采用低水温或冰水拌制混凝土,对于泵送混凝土要对泵管或泵车进行必要的覆盖或降温。

4.1.4混凝土内可掺用适量的微膨胀剂(UEA等)替代水泥,以起到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的作用,同时在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一定

微膨胀,以补偿混凝土部份收缩。

4.15混凝土内可掺用适量的活性材料(粉煤灰等)以代替水泥用量,同时可加适量缓凝型外加剂。以延缓水化热释放时间,减少内外温差。

4.1.6对于体积特别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可以事先在混凝土土内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体内温度,以减小温差。

4.1.7设置测温点,在混凝土养护期内,随时观察温差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1.8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多层草包或麻袋、一层塑料布保温,防止表面失水及表面温度骤降。

4.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大,混凝土浇筑量大要求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故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浇筑方案。

4.3在厚大无筋(一般指工业厂房的设备基础)施工中,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掺部份毛石,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5施工中原因分析

5.1水泥选用不当,水化热过高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而产生裂缝。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每克水泥水化放热量约达120eal/g,混凝土内部升温约在3 以上。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差大时,就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应力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用量,品种有关,与混凝土结构尺寸愈大,厚度愈厚,温度应力愈大,引起裂缝的可能性愈大。

5.2混凝土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大体积钢筋混凝土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结构产生温度变形时,受到地基的限制,而产生外部约束应力,当混凝土升温时,产生膨胀变形约束,中心产生压应力,此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小,徐变和应力松驰度大,使混凝土与地基连接不牢固。当温度下降,中心产生较大拉应力,此时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于温度产生拉应力时,混凝土将出现垂直裂缝,此裂缝往往是贯穿性裂缝,这是影响到结构安全度和使用功能,是致命的裂缝。当混凝土内部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形成结构中心升温高,热膨胀大,中心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钢筋的约

束力,同时也会产生深层裂缝,使非贯穿性裂缝也会影响使用年限。

5.3外界气温度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受到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外界气温越高,浇筑温度也愈高,当气温下降,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会造成温差与温度应力,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6控制措施

(1)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应选用低水化热矿渣水泥,其标号不低于425#最好用525#标号,水泥用量少,水化热低,同时在混凝土掺些一级或二级粉煤灰,它是一种活性材料,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加强了粉末效应。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减少干缩。当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入适当粉煤灰,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裂缝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混凝土而增加,随着粗细骨料的粒径加大而减少,石子含泥量必须少l%,砂、用中粗砂、其含泥量应不少于2%,这是减少干缩应力,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重要措施。

(3)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是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因素,因混凝土中水份大部分蒸发引起混凝土内部形成很多毛细孔,降低混凝土抗拉强度、收缩变形也同时发生,因此采用减水剂、减少水灰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内约束应力产生裂缝。

(4)配制混凝土加入适量缓凝剂、来延长初凝和终凝时间,使混凝土内部升温和降温不出现温度梯度峰值,即是升温最高值,充分发挥混凝土自身强度潜力和材料松驰的特征,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于温差应力,减少裂缝产生。

(5)对浇注混凝土采用有效保湿、保湿的保养措施、在混凝土表面用麻袋或草袋覆盖,并用清水浇湿。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热扩散快、温差大、降低外界环境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值,减少温差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猜你喜欢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