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
2015-10-21朱新安
朱新安
摘要:介绍了后浇带、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和后浇带的适用范围,详细论述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总结了后浇带的施工体会,以完善后浇带施工工艺,充分发挥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后浇带;施工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埋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1后浇带
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小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其宽度常为800mm~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2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2.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2)调时间差。3)调标高差。
2.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小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部分可以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3后浇带的适用范围
后浇带的施工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以及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
4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应用
4.1模板支设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4.2地下室顶扳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冈浇筑厚度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K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分层浇筑。为了防止混凝土搅拌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3)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采用钢钎捣实。
4.3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1)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IT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
2)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
3)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
4)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
5)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清理表面。
4.4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1)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
2)为防止底板四周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 cm宽处,用浆做出宽5cm高5cm~10cm挡水带。
3)后浇带施工缝处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面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
4)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叮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
4.5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1)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42 d~60d;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留。
2)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 h,并排除混土表面积水。
3)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町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仍应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 d。
4.6地下室底板、侧壁后浇带的施工
地下室因为对防水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后浇带的施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GB 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范中也有专门的要求,其中第4.1.9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该条为强制性条文。另外,第4.5.7条施工对后浇带的防水措施也作了如下要求:
1)后浇带应在其两面三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 d后再施工。
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7.4条施工缝的防水施工的规定。
3)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在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
4.7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
1)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应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理整形,施丁的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和产生有害裂缝。
2)所有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3)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上试件留设的要求留置试块。有抗渗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5几点体会
1)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后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污水等进入后浇带内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
2)垂直的后浇带表面要粗糙干净、凹凸不平,新旧混凝土粘结力才能保证达到要求,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3)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久留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4)后浇带的混凝土应减小水灰比,控制坍落度。
5)混凝土的拌制浇捣必须认真,严格配合比计量,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浇筑顺序宜从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斜面赶进,这样有利于析水排出和混凝土的结合。
6)后浇带应待主体完成,主体沉降或伸缩基本稳定后再封闭后浇带,浇筑时应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6结语
鉴于后浇带的范围日益广泛,不仅用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处,对于超长的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虽不存在差异沉降问题,但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也采用后浇收缩带或后浇温度带,因此,后浇带的施工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一定要留企口缝,并按规定时间灌注混凝土,灌注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将钢筋加以整理或施焊,然后浇筑早强、无收缩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或膨胀混凝土,浇筑后加强养护。施工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与检查,以确保后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