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2015-10-21周彬
周彬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发展迅速,地下工程在民用商品住宅的发展很快,但同时地下工程仍然存在一些渗漏问题,这樣不但影响了工程的使用时间,而且满足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下室渗漏是建筑物通病中的一大顽症。因此,从设计到施工层层把关,出现问题应根据渗漏的特征,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再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堵漏材料和堵漏施工方法,确保地下工程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防治;措施
1、地下室渗漏重点发生在以下部位
1.1地下工程设置的各种变形缝:变形缝处一般容易出现地下室渗漏水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止水带损坏。导致止水带破坏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因为施工管理不合理所致。①在埋设止水带时疏忽,没有固定好或者出现扭曲、移位等;②在浇灌止水带部位混凝土时,要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之间粘结的密封结实;③如果在焊接墙(板)钢筋时,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止水带,点焊渣这些东西容易将止水带烧坏,出现小孔,破坏止水带的防水功能;④选用止水带一定要得当,以免出现止水带不能承受结构发生移位。
1.2施工缝:地下室比较大的工程量就是混凝土了,施工缝的设置在混凝土浇筑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竖直施工缝的模板封堵经常漏浆,该部位应该采用竹、木模板严密封堵。
1.3后浇带:施工管理不善,一般会造成后浇带上的防水层和施工缝设置的橡胶止水条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施工缝和后浇带就成为了地下水渗入室内的通道,此现象在地下室渗漏水也经常出现。
1.4设计不合理: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地下水位的情况考虑设置多道防水线,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地下墙壁或地板开裂,导致地下室漏水;结构变形,产生巨大的力量,柔性防水层承受不住,发生破裂,致使地下水渗入。
1.5穿墙预埋管部位:由于地下室与外界管网的联接较多,墙上预埋管的处理对防上地下水的渗漏是十分关键。从过去的情况来看,穿墙预埋管部位的漏水,主要是由于穿墙预埋套管与混凝土的粘接不牢固,密封防水材料没能起到阻止地下水渗入的作用。
1.6混凝土桩桩头及设备预埋件部位:这些部位过去常被人们忽视,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打桩(预制桩、浇注桩)数量越来越多,桩头嵌入底板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目前我省的实际情况是,多数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对桩头嵌入底板部分应作防水处理还缺乏认识,对桩头可能造成的地下室渗漏还重视不够。目前国内的监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已经逐渐重视桩头的防水处理了,对于设备预埋件的防水处理也不可忽视。
1.7室外排水不畅:地下室外墙受到地表水的侵蚀破坏或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不当,也是造成地下室漏水的一个重要因素。
2、施工中应该特别注意的环节
2.1防水堵漏材料的选择:地下室渗漏水的治理、选择合适的堵漏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渗漏水的不同部位和渗漏水的严重程度,可考虑选择以下几种防水堵漏材料。
2.2速凝型和缓凝型堵漏灵、水不漏。速凝型堵漏灵,其初凝时间应≥1mim,终凝时间应≤10min,7天的粘结强度应≥12Mpa,缓凝型堵漏灵其初凝时间应≥30min,终凝时间应≤90min,7天粘结强度应≥14Mpa。
2.3聚氨酯密封膏、聚硫密封膏、硅橡胶密封膏、橡胶沥青密封膏及其它高分子密封材料。聚氨酯密封膏更适合于地下工程变形缝的堵漏,但是,丙烯酸密封膏则不适合长期有地下水浸泡的部位使用,因为丙烯酸酯密封材料在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下,会产生二次乳化,使密封材料逐渐丧失防水性能。
2.4化学注浆材料
目前市场较好的有水溶性聚氨酯(氰凝)、丙凝等,适用于各种裂缝、变形缝的防水堵漏。
2.5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橡胶止水带适合于变形缝的防水处理,遇水膨胀止水条适用于施工缝、后浇带的防水处理,其型号、规格视防水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
2.6掺有外加剂的各种防水砂浆、水玻璃胶泥以及高分子防水涂料、聚酯胎改性沥表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可视工程具体情况选用。
3、处理的施工方法选择
地下室渗漏水治理除了选用合适、优良的防水堵漏材料以外,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防水堵漏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细心和认真,必须通过凿找漏水点、线,对源头进行堵漏,对找出的点线采取刚柔结合,膨胀增强外刚内柔,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有专门的操作人员定岗施工,细化各环节,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对每一部的完成进行验收检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查阅大量资料,以下几种防水堵漏方法比较实用,效果很好:
3.1裂缝已经形成、施工缝及孔洞水压较小的慢渗漏水的处理:基层清理干净,在裂缝处剔凿开槽,槽宽不小于20mm,槽深不小于30mm,用水清洗干净,填入速凝堵漏材料压实,使其与沟槽粘结密实,抹掺入外加剂的防水砂浆保护层;对于裂缝变形仍在继续,水压较小的慢渗漏水处理可以选择弹性材料的嵌入。在槽中填入一半槽深的速凝堵漏材料压实再嵌填弹性密封材料至槽深的90%,外抹掺入外加剂的防水砂浆保护层;当裂缝较宽,孔洞较大的急流和涌流漏水时:同样开槽,槽宽不小于30mm,槽深不小于50mm,用水冲洗干净→埋管(φ5,φ10塑料管),埋设注浆咀(一条裂缝不小于2个,即一个咀注浆,另一个咀排气,排水)→封缝(用速凝堵漏材料把缝的其它部份封闭好,提高注浆压力)→压水检查(检查封缝和注浆咀的埋设强度,检查注浆管道是否连通,确定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等)→注浆(注浆顺序为:垂直缝自下而上,水平缝从一端向另一端或两端向中间进行。对于孔洞漏水应先对漏水量大的孔洞进行注浆堵水)→封堵注浆孔→做防水砂浆防水层或防水涂料。
3.2大面积的低压慢渗漏水处理。在基层清理干净后,可用:①赛柏斯(SYPEX)堵漏剂修补。它是一种结晶型的速凝、不收缩,高粘结强度的水泥混合剂。这种材料能在混凝土中很快地使水流阻断,并且能封闭裂缝,堵塞漏洞。②可抹一层水玻璃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为:水玻璃:水泥=1:05~06或1:08~09,这种砂浆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防水堵漏材料,但因其凝结时间快,从拌合到操作完毕以1~2分钟为宜,因此要求施工操作要迅速,拌合砂浆不宜过多,以免凝固结硬。③可用JS复合防水材料,硅橡胶防水涂料进行涂刷,因为这两种涂料都能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而且其防水性能还比较好。
结束语
地下工程渗漏以预防为主,充分认识地下防水工程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渗漏易发生的部位,在施工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和对成品的保护。事后的处理是补救措施,同样也要层层把关,选择合适的堵漏材料和施工方法以达到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国家标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