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5-10-21何秋杰魏泽宇
何秋杰 魏泽宇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投资金额较大、涉及面较广、以及影响因素比较多的系统工程,如何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有效的进行项目管理从而减少投资,节约成本,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建设项目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意义
要开展工程造价的全面风险管理,首先必须从造成项目造价风险的风险事件及风险特点入手,进而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处理。
1 风险管理的概述
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要押后处理。现实情况里,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做出最合适的决定。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机会成本的因素。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要进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而识别工程造价风险的第一步便是找出风险可能存在之处及产生的原因。在工程项目的整个实现过程中,一方面,风险性事件和完全不确定性事件是工程造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造成工程造价变化的根源。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造成的,而这种信息的不完备性既有人们在信息收集与信息加工方面的问题,也有信息本身具有滞后性的原因。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的主要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1)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在目标设计中,可能存在构思的错误,规划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内容不全,重要边界条件的遗漏;采用规范不恰当,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等。
(2)规划设计方案陈舊,目标优化错误或未进行优化优选。
(3)地基勘测资料不全,地下埋藏物未事先考虑,临时处理不当。
(4)承发包方式选择不当,合同类型选择有误。
(5)项目实施期间通货膨胀,材料、人工费用上涨;或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项目建设投资额外大幅增加。
(6)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现象,例如地震、火山爆发、雪崩、暴雨、飓风、洪水、泥石流等;也包括某些社会现象,如政府禁令、战争、爆炸、火灾等。由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如洪水、地震等灾害虽然出现的机会较低,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3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措施
3.1控制原理
以科学风险分析为基础,根据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目标管理进行工具合理选择后,制定出来的处理造价风险的总体方案,我们称之为工程造价全风险控制,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或者其最后收益。
3.2阶段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确定项目的建设标准,一个项目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不仅要分析项目的功能和作用,还要对于其所处地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衡量分析。在项目实际工作中,拟建项目技术的标注指标不能过高。对于可研报告中过于简单的数据要采用多方案比选。最后要对目标做合理的估算、概算和预算的编制工作。其中对于最后的竣工结算工作中,要做好结算费用,设备、工器具及家具购置、工程建设其他、尾工工程等费用审查的工作。对那些费用额度大的费用项目,要特别加强审查力度。
3.3传递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做好强化管理的设计工作。从可研报告开始,对于初步设计、施工图等等要要经过国家的相关部门合理的身体之后,在对于不同角色和责任进行不同的划分。并且要加强图纸审核和中途设计的变更监督工作。在项目觉得之后,对于必要的变更要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总体损失就越小。其次,就是要重点注意工程量的变更管理。在一个工程开始后,难免会出现与计划背离的情况,其中工程量变更的比重最大,对于此,一是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协调工作,二就是要严格工程量变更管理工作。最后,就是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涨价风险。对于原材料的价格要合理控制,尽量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在选择中,要采用招标的竞争机制。开工后,要对于冲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合理且
有序,尽量做到不要超标。
3.4建立工程造价的宏观产业调控机制
通过建立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机制,可以减少环境因素变动引起的风险。比如,政府可以通过行业预测的途径,不时地发布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信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可根据这些行业预报信息识别和分析是否是因为通货膨胀因素引起的工程造价风险,从而可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预测,把风险尽量消灭在萌芽当中。在许多工程中,比如桥梁工程、公路工程、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工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
3.5工程造价风险的监控与处理
工程项目造价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 ;而且这并不是在工程的验收阶段才出现的,它实质上是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都有存在的 ;主要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放松了对工程项目风险的的监控与处理,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而又没有这样的预警机制,从而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后果,才出现在“三超”现象。工程的不确定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多数风险事件是可以预料得到的,在工程计划实施之前就应该对风险作一个全方位的估计,做出预警规划机制,对已识别的项目风险采取已制订的预警机制进行监控与处理,这样就可以降低或消除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我们对工程造价风险的监控与处理,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
1)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2)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3)预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4)提出风险事件的解决方案 ;5)实施风险控制方案。具体的工程造价监控对象一部分是指已识别的风险事件,但是工程造价预期风险并不是都能够识别得到的,对于另一部分未可知的风险事件也要有不可预见费,这需要根据工程的规模来进行预期。工程造价风险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也具有全程性,为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工作也应该体现在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而对风险事件的处理,则需要对风险事件的控制来实现,因此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处理应该依托于对风险事件的控制来控制。
4 结语
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控制不仅可以替委托方降低成本,为投资节约资金,也是提高服咨询行业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只有加大对风险控制工作的支持和建设力度,不断纠风险控制工作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水平,规范其职业道德,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从而保证建设过程中造价风险一直在可控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夏志坚,黄德源.谈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4(10)
[2]张传玲.浅述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3(12).
[3]王志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建材, 2014, (1).
[4]贾文娟.建筑工程造价风险防范举措[J].房地产导刊,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