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
2015-10-21肖进
肖进
【摘要】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土建施工技术和土建质量控制对维护土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土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土建工程质量控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詞】建筑工程; 土建施工; 施工技术
一、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建筑企业在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土建施工技术,导致我国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种类特别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参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技术和施工状况有一定的差距,延缓了施工工期和达不到预期施工效果。
土建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统一管理,同时土建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负担,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快速完成施工任务,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监理力度不足,这不仅为施工的顺利进行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还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中几种关键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1 混凝土搅拌技术
严格依据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科学配制统一配合比,完全保证原材料的综合性能指标后,并依据环境、气候、运输路途、运输时间等情况,及时调整原配合比的水胶比,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应合理选择相匹配的搅拌机,制定严格、合理的搅拌制度,主要包括投料顺序、每次投料量和搅拌时间等。根据原材料投料顺序的差异,可分为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和两次加水法三种方式。
1.2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一定要对模板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模板的标高、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模板太干燥,还应该用水适当浇湿,但是切记不能有积水。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因为机械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量不均匀的状况,尤其是较高层混凝土浇筑中由于长管输送有一定的难度和技术缺陷,例如孔内存有大量碎石黏土等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构件混凝土不能完全固化成一个整体,从而影响浇筑的质量。混凝土浇筑还要注意气候和室外气温,在室外温度过低或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模板不能有空隙,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保证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美观。所以,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宜缩短,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1.3 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这三道设置的位置需符合要求,再经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在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层的混凝土50mm以上,移动间距在40cm左右,振捣棒需快速插入、缓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5到25mm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板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1.4 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作用是水泥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初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构建延缓水化反应作用的基本条件,称为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为混凝土自然硬化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一般采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自然养护、标准养护和热养护等三种方法,依据建筑工程基本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养护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及时洒水养护,让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因风吹、干燥、暴晒、寒冷等自然因素影响所造成的裂缝、非常规收缩等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中的水泥得到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硬化得到加速。
2、屋面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屋面施工是其重点内容。屋面施工所应用的建材原料大多数为防水卷材。其具有结实耐用,防水效果良好的优点,同时对人的身体没有危害。相关负责人员必须做好防水涂料的质量管理,选择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防水涂料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以下三类防水卷材较为常用: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在使用涂料的时候,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人们的健康安全,同时保证项目工程施工质量。
3、钢筋工程的技术要点
3.1 钢筋加工的要点
钢筋原材料要严格做好质量检验,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长度,钢筋下料时必须留足弯钩长度和锚固长度,弯钩加工时,在加工台上将所需钢筋弯点、位置划线标明。
3.2 钢筋绑扎的要点
在进行钢筋绑扎时,一定要确保扎丝朝向内侧,不允许其出现在保护层中。根据施工设计图,提前在模板上将钢筋的范围、高程及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标注,钢筋的交叉位置利用扎丝固定。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出现踢、压、踩踏情况,预防其出现变形现象。在比较容易变形的钢筋之间,可以采用加设支架的方法,确保钢筋不发生偏移问题。
三、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土建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标准,认真分析设计图纸,确保建筑结构和施工图纸没有大的矛盾,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气候条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选择经济性强、安全性高、可行性强的施工方案。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负责人要明确各施工部门的责任,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在施工前,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施工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阶段是土建工程设计图纸的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交底是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向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向各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组长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技术交底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明白质量控制点,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材料、设备方面、主体和责任方面、资料管理方面等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各项制度,这样才能杜绝问题的发生。建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完善质量检查体制
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自检、互检和交接检。自检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施工人员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查;互检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项目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交接检就是在这一环节的施工结束之后,在确认施工质量没有问题之后,下一个工序开展正常的施工。
3.2建立施工图纸会审体制
施工图纸设计与现场施工是分不开的,施工人员将图纸和现场进行分析,找到图纸和施工的矛盾点,这样才能够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施工质量。
3.3完善的技术管理体制
科学完善的技术管理体制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使工程质量达到规范要求,所以,应当尽量避免施工中同技术标准相背离的现象。对于同相关规定有较大出入的细节,管理部门与责任人要给予严厉处罚。
参考文献
[1]王鹏.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3(01):48.
[2]吴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222-223.
[3]覃成就.关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分析[J].中华民居,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