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2015-10-21张天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张天阳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及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而且从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来说,施工中都需要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从混凝土的质量、运输、浇筑及施工细节等方面都要把握好,只有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避免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工程承包商的声誉,同时对我国整个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与创新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一、混凝土的概念

混凝土就是把砂子、石头、水资源和水泥通过一定的比例研究调制而成的一种在建筑施工和土木工程过程中大面积使用的材料。混凝土特点很多,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是易成型、连续作业以及较大的输送能力,有着其它建筑材料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势。运输混凝土的速度很快,节省了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把工程的工期有效快速地提高了。目前,各种中小层、超高层以及高层建筑中都广泛的把混凝土应用到了其中。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因此,必須严格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进行施工作业,还要进行有必要的质量控制,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因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各种事故,以及某些没有严格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施工方的质量要求的混凝土,是绝对不能投入到土木工程的建设当中去的。

二、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

1、混凝土的材料选择

水泥是混凝土配置材料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主要有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三种。不同种类的水泥,其性能也各不相同,水泥选择不当或用量不对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同时,骨料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因素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砂石,有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之分,其质量和用量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的配置比例

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混凝土生产者的技术水平较低或责任意识不强;在材料配备比例上,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或者材料配置的比例不科学。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3、混凝土的拌制

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对拌制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控制和重复核算,降低了混凝土的性能。出现这种问题,有拌制人员自身技术水平较低的原因,也有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材料加入不当的原因。例如,拌制后的混凝土加水过多,残留的多余水分会在混凝土硬化后成为水泡,水泡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上留下许多气孔,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

4、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不注重模板质量、浇筑过程不连续、振捣工作不合理等问题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混凝土的养护上,对温度控制不合理、养护方法不恰当、养护工作不及时等问题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

5、模板质量

模板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在:①许多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拼缝不紧密、表面沾有杂物、未涂隔离剂等问题,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出现坑洼现象。②模板拆除过早,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无法与钢筋进行有效的结合,还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导致缺棱掉角的现象。③振捣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因素。振捣时间不足,会使混凝土紧密度达不到要求,而振捣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大量的砂石沉淀、水泥浆漂浮等问题。另外,钢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振捣力度不够,会出现混凝土空洞、漏筋、蜂窝等问题,进而对工程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

三、控制措施

1、选择合适的材料与配比

在水泥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水泥的性能、应用方法和工程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另一方面,在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避免因温度变化而造成混凝土变形。

在骨料的选择上,一方面,要保证选用的骨料颗粒和杂质含量符合相关规定,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尽量减少骨料中细骨料的比例,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避免混凝土变形。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在国家规定的配合比范围内,尽可能进行多次比例调配试验,保证配合比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注意调整砂石含水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保证混凝土的收缩性。

2、混凝土拌制控制

在混凝土拌制中,首先,要确定一次投料量、投料的顺序和搅拌时间,保证拌制的混凝土均匀、优质;其次,在第一次搅拌时,注意砂浆的流失,在卸载干净已拌好的混凝土之后,再进行二次投料工作;最后,注意选择适合工程规模的搅拌机,且每次的投料量不能过多,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该符合规定,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均质性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3、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模板进行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再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持浇筑的持续性,不能间断,且要在前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凝固前完成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毕后,还要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混凝土污染,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

混凝土的养护是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问题的有效手段。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温度梯度、预埋管线设计不当、养护措施不当等。

对于温度梯度问题,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控制,减小内外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造成混凝土裂缝;其次,避免将混凝土置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尽量保证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的相对稳定;最后,要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不融合的现象。

在预埋管线设计上,一方面,要保证预埋管线直径不大于板厚的1/3;另一方面,对于较粗的管线或线管集中位置,可以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加铺200mm间距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

在混凝土养护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养护——对于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可以使用蓄水养护的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d内,应该保持混凝土周边环境潮湿;如果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则需要使用适当的养护剂来养护。

4、模板、钢筋施工技术控制

在立模的过程中,要以顶基中心为参照物确定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的找平层应该通过水准仪超平挂线的方式来确定。等到砂浆硬化后,再在线路中间的两侧立模。模板安装应该将人工辅助与塔式起重机有机结合起来,安装顺序应该先由外模板到内模板,使用M16螺栓来连接两层模板,最后安装拉螺杆。固定纵向主筋,并保证连接质量符合规范。对已连接的样品进行现场抽样测试,保证模板、钢筋施工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整个土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被广泛利用的,但是这项工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作为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严格的按照各道施工工序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及时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就可以减少和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另外在整个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完成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标准,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1年06期

[2] 张功,李留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华章,2012年22期

[3] 金俊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研究[J],建筑,2011年23期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