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15-10-21蒋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应用

蒋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获得提高,因此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的房屋建筑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由于施工质量等其他问题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从而对房屋建筑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需要在房屋建筑中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其进行控制。该技术可对混凝土整体结构的连续性给予保证,在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同时,还能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使房屋建筑的质量获得提高。本文阐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望与业内人士共同交流。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应用

前言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中可有效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从而使工程质量获得保障。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房屋建筑中的裙房和主体的连接部位,后浇带设置于超长的框架结构中可使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收缩变形等问题得到解决[1]。该技术是将产生裂缝的底板、墙体等结构暂时分离,待各结构的性能稳定和伸缩现象结束后使用混凝土对裂缝进行填充,使各个结构连接起来形成整体。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未能全面了解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应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其注意事项给予重视,以使该技术的作用能够在房屋建筑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功能

1.1解决沉降差问题

在房屋建筑中,其基础设计和结构是一个整体,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会暂时将其分开,直到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成后,其沉降量大部分会在50%以上,混凝土在进行浇灌的地方将高低层连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对这两个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该技术的实施对地基的要求较高,这样可保证在施工时间内完成房屋建筑的沉降。

1.2减小温度收缩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及收缩会使其结构产生变化,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1~2个月就会发生硬结收缩的现象,这时房屋建筑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甚至会令建筑物构造出现裂缝。若设置后浇带,则混凝土就可在施工时进行合理收缩,不会受收缩应力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房屋建筑结构抗裂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2]。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在选择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材料时需要根据其结构特征来进行,混凝土材料应选择不具有收缩效应的,并在其拌制过程中添加适当的掺和剂和减水剂等,使混凝土的配合比获得保证。同时,为了使后浇带的结构强度获得提升還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对模板的侧向压力进行严格控制,以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在施工的时候应注意保证模板钢筋网的完整性,对垂直后浇带进行浇筑,并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给予重视,对其振捣工具以及模板位置进行合理安排,以避免混凝土发生流失等问题。

2.2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

(1)确定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并且要保证后浇带和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形式相同,目前的断面形式主要有企口缝、平直缝、V形缝和阶梯缝四种。断面形式的选择可根据板墙的厚度进行选择,若厚度小于30厘米,则应选择平直缝;若厚度在30~60厘米之间,则应选择阶梯缝;若厚度大于60厘米,则应选择企口缝。但是,在后浇带的浇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选择平直缝,因为该断面形式的承压能力较差,在压力作用下极易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3]。

(2)对后浇带的实际浇筑位置进行确定后,就要对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确定,将混凝土中受力最小的构件作为浇筑位置。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板、梁的反弯点是进行浇筑的最佳位置,剪力墙的中间区域不宜设置后浇带,因为该区域可承受较大的剪力或者弯矩,在应力作用下,不会使结构产生严重变形。

(3)对后浇带的距离进行合理划分后,如果施工图纸上没有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明确,则应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和相关的施工规范对后浇带进行现场设置。大部分图纸都会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预留,所以施工可根据图纸进行操作。可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设置预留缝间距而不必完全按照图纸的规定来进行。矩形建筑的后浇带距离最小不应低于30厘米,最大不应超过40厘米。另外,还可参照气候条件、房屋建筑的环境温度等来对后浇带的最小间距进行优化。

2.3对后浇带的浇筑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由于后浇带的类型不同,所以对其进行浇筑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是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的浇筑时间控制:

(1)后浇沉降带主要存在于高层房屋建筑的裙房、基础和主体中,在完成了地基沉降后才能对后浇沉降带进行浇筑。对后浇沉降带进行浇筑的时间是由高层建筑的施工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成本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对其进行浇筑。

(2)在完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后,建筑结构会发生至少60%的收缩,若收缩较快可达到100%,因此,可在两个月后开始对后浇收缩带进行浇筑。

(3)后浇温度带与后浇收缩带的浇筑时间相近,都是两个月后就能对其进行浇筑。

另外,根据建筑所处的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和施工材料等情况可适当地调整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但是必须详细注明于施工图纸中。

2.4切割钢筋

在房屋建筑中,各个结构的后浇带配筋设置都是通过连接钢筋混凝土而得到的,在对后浇带进行设置时肯定会遇到切割钢筋的问题。为了使房屋建筑结构的质量获得保证,各个结构之间的联系不能切断。所以,房屋建筑中有部分结构的钢筋是不能进行切割的,如基础结构和楼板的钢筋,它们需要承受整个建筑的荷载,其钢筋的连续性必须保持,否则极易出现安全问题。若后浇带的跨度较大,则必须要对受力钢筋进行切割,然后在浇筑前将切割的钢筋焊接起来,以此来使房屋建筑结构的强度需求获得满足,避免楼板、地基等受力结构产生变形。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对后浇带进行浇筑前,必须全部排出后浇带内的积水,并保证其表面湿润,持续一天后清除干净后浇带内的杂质,以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获得提高。

(2)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对后浇带的模板进行安装,以保证其强度,模板材料通常会选择直径相同、分布均匀的钢丝[5]。

(3)完成后浇带的清理工作后,运用合适的围护材料对其进行封盖,并构筑挡水带以防止由于钢筋受到污染而出现腐蚀的情况,同时还能避免后浇带位置有垃圾堆积的现象发生。

4.结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已在房屋建筑中获得了广泛使用,该技术可使房屋结构由于变形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良好解决,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完整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给予重视,以保证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菲.探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24):51.

[2]李刚.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180.

[3]周生朋.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09):61.

[4]刘刚.论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与发展,2014(08):682.

[5]李小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新材料新装饰,2014(12):256.

猜你喜欢

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应用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的相关探讨
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体会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研究
试论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