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压膜技术在墙体饰面工程中的应用

2015-10-21陶祝明陶祝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陶祝明 陶祝华

摘要:近年来,艺术压膜饰面层系统在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出现,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通过在墙体饰面工程中实际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本文对这一新型施工技术加以总结和系统阐述,为今后专业研究和工艺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墙体饰面,彩色艺术,压膜技术

The application of art pressed film technology

in the wall facing engineering

Tao Zhuming,Tao Zhuhu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rt pressed film facing layer system appea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and quickl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wall facing engineering,goo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results was achieved. This paper summarize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on this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process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wall facing, color art,pressed film technology

墻面装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墙体,改善和美化环境。传统应用较为广泛的墙体饰面施工技术有抹灰、壁纸、面砖、涂料、石材、玻璃幕墙、压型钢板、铝板、铝塑复合板等,根据常见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归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及铺钉类饰面等,这些施工技术由于其工艺和做法成熟,材料来源丰富,市场体系完善,行业管理规范,而为人们熟知,特别是建筑行业从业者耳熟能详,对每一类各自优、缺点均具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度。但近年来,在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的路面、墙面陆续出现色彩斑斓、怀旧亦或古典、浪漫亦或现代、立体突现,极具艺术观赏性和视觉效果的混凝土压膜饰面层系统,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也在我国的上海及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一项新的施工技术具有其明显的优点,据相关专家评估,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议推广使用。本文通过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故对这一新型施工技术加以总结和系统阐述,力求抛砖引玉,以促进行业内从业单位和人士特别是研究单位和人士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从而使这一项施工技术在未来建设领域中,成为实际工程的一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合乎自然和科学发展规律、工艺极其成熟和完善并广为认知和普遍运用的理想选择。

一、艺术压膜的概念

艺术压膜是一种全新施工理念的饰面技术工艺,其通过使用一种即时可用的强化料,进行色彩渗透强化处理,通过使用定型模具,采取压膜、整理和密封处理等多道施工工艺,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表面产生具有不同凡响的纹理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而构成装饰面层系统。

装饰面拥有几十种标准颜色,亦可通过组合呈现复合着色,能真实地模拟传统建材中的各种墙砖、木纹、石块、古代砖、花岗岩、砂岩、板岩、地砖等天然色泽及图案,形成一种自然、轻松、古朴、有艺术韵味的艺术饰面层系统。

强化料是由特殊耐磨矿物骨料(特定的金属和非金属)、高标号水泥、无机颜料及聚合物添加剂合成的高强度耐磨材料,这种高性能材料能满足较强艺术性和特殊装饰的需求。

压膜模具有钢制、铝制、塑料等多种材质,有十几种定制造型。

由于实际压膜施工过程中的难易程度不同,目前市场上和实际工程中常见艺术压膜技术用于路面和地坪饰面,此外,也可以用于对旧的路面、地坪及墙面进行装饰改造。

二、艺术压膜饰面的优势

(一)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效应。艺术压膜使用的强化料符合国家绿色环保要求,用于路面、地坪和墙面都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效应。1、吸收噪音,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2、防止雨天和夜间表面反光,提高安全性;3、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粉尘,减少扬尘污染;4、图案丰富, 颜色立体层次强,可根据环境及功能需要随意选择搭配或多重组合设计,充分与周围环境相结合;5、是自然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传统饰面板材的一种理想替代产品。

(二)具有优越的施工性能。1、使用范围广泛,可直接用于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表面,施工工艺容易掌握;2、施工一次成型,快速而且便捷,工期短,修复方便,省时省工;3、压膜形成的纹理与基层浑然一体,整体性好,不易松动,解决了传统饰面施工难以克服的表层松动和中空造成的易破裂现象;4、表体平整,保留了天然石材纹理又避开了天然石材因厚薄不均的铺装难题。

(三)具有良好的表观质量。1、压膜形成的饰面层可真实地模拟传统建材中的图案,具有很好的艺术装饰性;2、色彩和款式多样,可广泛选择,图案效果逼真,彰显个性;3、外观自然、造型美观、大方、真实、具立体感;4、由于其材料质感坚固、浑厚、色泽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完美搭配。

(四)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1、使用无机颜料,色彩稳定,色泽牢固持久,适应温度剧烈变化,防冻性好;2、具有抗酸碱抗紫外线照射等性能,经久耐磨、不易污染、不易起尘粉化、防水防霉,不怕化学制品腐蚀,抗污渗透力强,易清洁,表面不易褪色、变色、脱落;3、整体性强,耐冲击性强,抗压抗折强度高。

(五)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1、可根据不同要求,制造不同程度的粗细光面,形成凹凸立体纹理,光亮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2、使用周期长,其寿命远超过一般水泥混凝土装饰材料,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优越,无需经常维护,必要时加涂一次密封保护剂后又亮丽如新;3、其高强度性能达到天然建材的真实感,可以承受高流量人群和载重车辆的通行。

(六)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价格远低于各类天然石材,与各类饰面砖相比,性价比更胜一筹,自行施工造价更低。

三、目前广泛使用的范围

据统计,目前艺术压膜饰面层系统广泛应用于市政、园林、商住小区及其它商业和文化设施领域,包括各种功能的道路、道路两侧和中央隔离带、广场、社区娱乐场所、泳池、公园小道、园路、墙面、停车场、人行道、自行车道、轻型车道等,同时还对原有老旧路面、墙面进行修补、填充,以及各类景观创造等。

四、艺术压膜技术的施工工艺

(一)主要材料及工具包括:彩色强化料、着色脱模粉、密封保护剂、定型压模模具、专用工具等。

(二)施工工艺流程。表面提浆找平处理→撒布强化料→找平收光→补强化料→二次找平收光→撒脱模粉→用模具压印→养护→清洗→涂刷密封保护剂。

(三)施工步骤说明

1、表面提浆找平处理。在初凝前,由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表面进行提浆找平、收光,确保表面平整度,收光时应注意刮出表面多余浮浆、捡出浮在表面的较大骨料或去除泌水。

2、撒布强化材料:为保证强化料的覆盖面及渗透结合的均匀程度,分两次撒布完成。第一次将规定用量的2/3彩色强化料均匀撒布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表面,待强化材料吸水润湿而均匀变暗后用手工铁板找平收光完成第一次作业(此阶段应注意不宜搓抹过度,否则可能减弱色彩、出现色差或暴露出本色);在初凝阶段,表面水分基本蒸发但仍保持湿润状态时,再将剩下的1/3彩色强化料补撒在第一次未撒匀及露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本色的部位,待强化料强化料均匀湿润变暗后,进行二次找平收光。

3、找平收光:根据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硬化情况,实行至少三次以上的手工铁板收光找平作业,且收光操作应相互交错进行。

4、撒布脱模粉:在彩色强化料初凝一定阶段,表面干燥无明显水份的情况下,均匀撒布一层与强化材料配套的着色脱模粉。撒布脱模粉应掌握好时机和均匀度,在准备开始压模时进行,避开大风,并顺风方向撒布,其用量与均匀程度与施工人员撒布的熟悉程度有关。

5、压膜:即采用事先选择好规格图案模具,人工压制花纹图案。应由技术较好的人员进行作业以保证压纹深度一致和模具放置的准确性,首先确定好纹理的分布方向,选好第一块模具放置的位置和角度,然后其它的模具依次紧贴第一块模具放置。模具应配套使用,压制时,用力应均匀一致,保持模具固定平整,压制图案要一次成型不能重压。

6、纹理压印完成后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误入作业区,产生破坏。遭破坏的艺术饰面层难以完美地进行修复。

7、清洗:对艺术饰面层完全干燥凝固成型后至少封闭3-4天方可用水或去污剂进行清洗。清洗擦刷表面应保证整体清洗程度一致,可留有10%左右的脱模粉颜色,能产生很好的渐变效果

8、涂刷密封保护剂:压膜饰面层完全干燥无水分后,由施工人员使用专用密封保护剂涂敷于艺术饰面层,强烈视觉效果将立即呈现出来。

五、艺术压膜施工条件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基层必须密实、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混凝土基层应预留或及时切割伸缩缝,防止基层开裂现象的发生。

(二)施工时的气候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压模施工应回避雨、雪、风沙及冰冻天气, 施工环境温度一般应在日均温度5℃以上。

(三)应尽量避免与其它施工作业交叉施工及行人误入施工区域,必要时压模施工现场采取封闭措施。

(四)墙面压模水泥砂浆的强度应不低于M10, 厚度应不小于4cm,最大的骨料粒径不大于1.5cm为宜;混凝土的強度应不低于C25,最大的碎石骨料粒径不大于3cm为宜。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应尽可能小且不能掺有早强剂。

(五)提浆后,应确保表面没有砂石现象,提浆后的混凝土面层不满足压模要求,应加铺厚度不小于10mm、最大的骨料粒径不大于1.5cm的水泥砂浆层。

(六)施工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待铺筑的强化料,脱模粉应按铺筑方向,按序堆放及使用,各种专业施工工具及成型模具等也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七)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且相隔距离不得大于3米。

(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每班铺筑长度应配合艺术压膜施工,合理协调,每天(按10小时)施工面积必须控制在200㎡/班组,否则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九)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的表面处理必须按照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表层一定要达到所要求的平整度、横坡和宽度,质量必须保持一致,这样对最终整体效果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强化料在运输途中可能结块,必须用手捏散后在再播撒。

(十)压模前要事先研究并制订成型模具排列及提放的位置及方向,确保图案的整体性。将成型模具沿着放样图案参照线铺设,并将其垂直压进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内。掌握压模的时间非常重要,太湿或太干的表面都会影响最后的图案及效果。

(十一)成型模具之间必须排列紧凑以防止双缝的出现。起模后必须检查压过的地方并进行适当的修补处理。

(十二)如果施工时遇到有靠墙、边角或其它不规则处,可以使用配套边角软模,但使用时要注意与整体图案的一致与协调。成型模和边角软模可以重复使用,但必须备有足够数量,以提高施工效率。

(十三)施工后的艺术压模饰面层不需要洒水养护,但在验收交付使用前必须做好必要的保护工作。

六、实际应用艺术压膜的工程实例

湘江生态经济带沿江防洪道路(长沙段)工程北起长沙猴子石大桥东桥头,南至湘潭昭山脚下,全长约22公里湘江防洪大堤,原设计在临水面一侧堤顶沿线布置MU75砖砌防浪墙(C20混凝土基础),4cm蒙古黑花岗石贴面。后经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工程现场察看了防浪墙贴面蒙古黑花岗石、大理石、艺术压膜、青砖砌筑、麻石砌体五种类型材质的试验段,最终经充分讨论和认真对比分析,各方一致认为艺术压膜贴面方案最能满足节能、环保、美观等技术要求,同时据测算,使用该项技术直接使施工合同价减少(节约)282.24万元,根据综合效果最优原则,决定将原设计蒙古黑花岗石贴面变更为艺术压膜贴面。

在该工程实例中,使用的原材料为:强化料(选用德国进口品牌),材料用量4.0kg/㎡;着色脱膜粉(选用德国进口品牌),材料用量0.15kg/㎡;密封剂(选用德国进口品牌),材料用量0.2kg/㎡;高标号水泥,42.5#以上水泥拌制1:2水泥砂浆;钢丝网,选用10mm×10mm防裂钢丝网片。定型压膜模具为选用进口德国艺术专业软胶压膜模具。

七、结束语

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可以初步得出艺术压膜这一新型施工理念的饰面技术工艺运用在墙体饰面工程中技术和经济均可行的结论,相对其他传统施工技术而言,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故应加以推广和利用,以促进其施工工艺更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此外,据了解,目前建筑市场上部分专业公司已拥有该项技术,能对各类装饰面层材料实行较为可靠的售前、售后服务,而且可以进行各类装饰面层设计及施工全方位的技术跟踪、服务和指导,因此,这不失为具有远期前景的一种理想选择。

作者简介:陶祝明(1982-),男,广西桂林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第二作者:陶祝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