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5-10-21张志轩
张志轩
【摘 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核心的一环,它的实施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从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而后又深入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的极大要素。最后,针对现代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及其后续养护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影响要素、浇筑技术、养护策略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可谓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施工中,是当代土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对结构物的功能性有很大影响,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因此,在日常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制定严谨科学的施工规范,不断地提高混凝土整体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的要素所在
在建设工程中,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中不难看出,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在此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标识符号千万不要搞错。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碎石表面与卵石表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但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是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也就存着一定的差别。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控制粗骨料的混凝土控制在3.2厘米左右,细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没有柔软效果的具体公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砂石的质量要求,针对施工现场砂石质变化相对较大的情况,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应该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强度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确保正常的发展,应按照混凝土养护施工的条件。比如根据气候的变化,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同的,夏季要防暴晒脱水、冬季要保温防冻害等等,目前冬季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的情况较为普遍。
三、新时期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3.1 底板反粱及墙体浇筑技术
地下墙体第一次浇筑底板,反梁及相应高度墙体,其墙体施工缝留在反梁以上30c m处,浇筑前先填以5~10cm与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厚度根据现场使用振捣棒的实际情况而定,通常针对具体高度的现场实际使用情况为其有效长度的1.25倍,同时采用尺杆配手把灯并浇筑厚度加以控制。
3.2 墙、柱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墙板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在分层浇筑的同时并循环连续浇。每次堆料高度≤1米,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2米,否则应用串筒或溜槽下灰;墙体洞口处两侧同时下灰,同时振捣,混凝土高度应保持一致,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补充振捣,以防漏振。浇筑柱、墙体混凝土前底部先剔除软弱层,填以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小于初凝时间,浇筑混凝土时连续进行,每浇一层混凝土都要振捣至表面翻浆不出现冒气泡的情况为佳。
3.3 梁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梁板混凝土按流水段分别浇筑。严格控制顶板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找平,以便于墙柱模板支立。梁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振捣,板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最后用木抹子从前往后退着抹平,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清理落地灰及沾污在成品上的混凝土颗粒。
3.4 楼梯与柱墙交接处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楼梯和柱壁同时,混凝土浇筑,底部臺阶存在着一层楼约2米高度差和防止混凝土底部侵蚀和堆积的步骤,施工过程中可以结的步骤和壁板网络临时遮挡。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无局部空洞。在浇注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应在12小时内及时采取覆盖水分保护措施,以防止脱水和裂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其上部安装模板的强度等应符合现行规范。采用塑料薄膜养护,应覆盖封闭严密,采用养护剂,应保水性好、喷刷均匀.不污染面层,防吹风敞露,保持膜内潮湿。采用浇水养护,应设专人喷水,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
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后养护策略分析
4.1 浇筑过程中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的现象十分常见,为了提高混凝±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的浇筑施上过程中有必要及时清理表面的积水。因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情况更为严重,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2 应及时按温度技术进行保湿养护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保证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养护工作,施工人员应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以确定混凝士的具体养护措施。首先,为了预防裂缝,保温养护措施应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的程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其次,在保温养护过程中,主要为了预防温差裂缝,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是要一直保持的状态。最后,根据温度应力,当拆除混凝土表面的保温隔膜时,要逐层拆除。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养护时间不少于15天,温度保持持续的时间。总之,保温养护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保温养护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以预防裂缝的产生。同时也是为了再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提高整个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预防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核心技术内容,这是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通常来说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寿命,这关系到一项建筑工程的命脉所在。相关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了飞速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工程就是对其最好的证明。然而,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很多统计的数据中也表明了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不是十分完善,还有很多问题在其中。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小艺.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82-83.
[2]孙子健.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11.
[3]周益民.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 科技资讯,2012,25:49.
[4]陈依依.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2,06:102-103.
[5]陈子健.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6]孙子健.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4,35:168+236.
[7]陈益民. 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 价值工程,2015,0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