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10-21张敏胡远东杨眉许大为孟祥庄张俊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风景园林课程改革

张敏 胡远东 杨眉 许大为 孟祥庄 张俊玲

摘要 针对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以创新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拨尖复合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及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 风景园林;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4-371-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1]。高校是创新人才的重要输出地之一,在高校展开教育改革责无旁贷。2011年风景园林专业成为全国110个一级学科中的一员,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社会需求对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2]。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作为培养风景园林设计人才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风景园林学科教学体系及学生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乃至整个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训练设计的各项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然而在新形势下,针对传统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适应社会对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是当前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探讨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是继风景园林导论开课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风景园林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前导作用。通过以往的教学发现,传统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培养目标单一 原课程培养目标单一,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绘图表现能力,主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园林图纸的基本能力,掌握平面、立面、剖面以及局部透视和鸟瞰图的绘制方法,同时掌握一定色彩表现方法,如水彩或彩铅、马克笔彩色渲染。显然,此培养目标与培养独具该校办学特点且兼具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人格(Quality/Personality)为目标的卓越风景园林师的差距相差甚远[3]。

1.2 学时不足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原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开课时间较晚,该课程在大一下半学期开设,而大多数专业课集中在大三、大四,导致与考研、就业产生冲突。同时,该课程也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原教学计划的48学時已不能够满足现代风景园林多元化的需求。

1.3 学习内容重技巧轻人文

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课程主要包括制图模块和表现模块,过于强调表现技能。针对风景园林专业艺术与技术并重的双重属性,显然仅仅注重科学与技术是不全面的,需要在哲学、美学、艺术和人文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1.4 教学方法单一古板 通过横向对比发现,教学方法较国内外先进院校有较大差距。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创造性思维。惯性思维、知识和经验的匮乏、个体封闭式学习以及模仿与样式主义是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4];教学方式多以模仿范式进行;教学结果呈现机械化,流水式作业。国外院校通过开放式教育如鼓励、启发、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通过现场调研、速写、测绘、摄影等途径引导学生对景观环境的认知的理解;通过汇报、讨论、桌面辅导推进课程设计进度[6]。

2 课程改革后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

2014年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启动了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针对现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专业技能。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目标多元化发展

2014年课程改革后,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此轮教改内容突破了往年单纯注重制图基础和技法表达作为授课重点的局限,将培养目标逐渐拓展到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综合掌握基本制图方法和设计表现技法,如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制图规范、钢笔徒手表达、电脑软件及摄影基本知识、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色彩及景观材料等内容,使学生能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创意模型设计、风景摄影比赛、实地测量等实际动手环节训练,启发创造性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环境感知能力,设计语言以及图纸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为其后续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奠定较宽厚的基础。

2.2 课程内容体系逐步完善

2014年教学培养计划调整了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的授课学年与学时。授课时间由大一下学期提前到大一上学期,分为风景园林设计初步I和风景园林设计初步II,授课时间分别在大一两个学期进行授课,总学时由原来的48学时调整到72学时,为教学内容的充实提供保障。

从课程内容总体设置上看,新一轮的教学内容中突破了原有的专业基础(工具线条练习、仿宋字练习、景观小品平面、立面和剖面绘制、小型绿地透视图、鸟瞰图绘制、分析国内外景观设计师各一名及代表作品)与技能表达(钢笔徒手线条练习、中央大街建筑及环境钢笔徒手表现、“我眼中的东林校园”、小型绿地色彩表现如彩铅、水彩、马克笔表达)两个板块,拓展到环境认知(景观设施尺寸测绘、校园主要铺装材质调查、景观小品设施色彩运用调研)、实践创新设计(“景观印象”A4纸质模型制作、景观小品设计及模型制作、小型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及模型制作)及专项研究(新农村建设调研分析、居住区环境调研分析、生态建设主题调研分析、家乡地域景观及文化调研分析等)的五个板块。通过授课的内容由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拓展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现场调研、创意动手实践等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

2.3 科学与艺术并重 风景园林专业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因此在专业入门之始应培养学生具备素质。在该课程内容中,注重技术知识的训练,如制图基本知识,钢笔徒手表现,景观材料分类与运用等。同时,也将艺术教育引入到该课程内容体系中,加入了景观色彩入门基本知识介绍、摄影技术、电脑及软件介绍等内容,与美术类课程及形态构成等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奖赏能力和创造力。

2.4 实践教学多样化 风景园林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结合理论知识,通过设置多样化且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设计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引导、鼓励、启发以及通过学生个人及团队协作等教学方式激發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此外,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如抄绘、描绘、自绘、测绘、速写、查阅、调研、分析、摄影、设计、制作、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素质。学生提交成果方式为图纸、照片、文字及图册、各类模型、PPT等形式,有助于使学生了解专业成果的内容及形式,为日后设计课奠定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彰显。如“景观小品设计及模型制作”中,学生对小尺度的风景园林要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设计作品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有的造型新颖奇特,有的凸显地域特色,有的彰显文化魅力,有的体现可持续利用,作品呈现出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又如在“小型别墅庭院景观设计”课程设计中,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为面积为750 m2的别墅庭院做景观设计,最后通过A1展板展现模型,作品展现出学生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创意实践,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被激发,创新思维被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得以发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该课程探索更为行之有效且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兴趣引导的启发式教学,基于实践的互动式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个人与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3.1 兴趣引导的启发式教学

通过国内外教学方法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在该课程改革中,笔者尝试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专业情操,尽量避免填鸭式被动的学习过程,如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引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第一堂课后布置的课程作业“景观认知——A4纸质模型制作”,要求学生仅利用一张A4大小的纸质模型设计并表达自己对景观的认识。通过教学成果显示,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彰显,作品体现了学生多元化的设计创意。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2 基于实践的互动式教学

通过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汇报、演讲等教学环节,加强课堂的互动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个人的A4纸质模型创意介绍、景观小品创意介绍以及寒假作业的专项研究的汇报,都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整体对知识认识的拓展性、汇报的严谨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3.3 现场体验式教学 大一新生由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素质教育,对于风景园林专业入门感性化以及景观直观化是实践实施的有效途径[7]。现场的亲身实践对学生理解景观环境的景观构成要素、基本尺度、材质、空间限定以及意境的体会至关重要。该门课程通过设置环境认知模块(景观设施尺寸测绘、校园主要铺装材质调查、景观小品设施色彩运用调研),让学生通过实测参与到现场实践中来,具体为通过现场调研、尺度把握、材料认识等来加强对空间的理解,通过绘制落实为专业技术图纸,提高了学生对空间理解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制图和表达等基本技能。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风景园林课程改革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