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饥饿的路》中后殖民状态下的身份焦虑

2015-10-21吴芳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后殖民奥克殖民

摘要 《饥饿的路》是奥克瑞的成名作,曾荣获英国文学大奖布克奖。在这部作品中,奥克瑞细致地描写了由于殖民统治所造成的政治伤害与经济伤害,其直接引发了当地人的身份焦虑。

关键词:《饥饿的路》 本·奥克瑞 英国文学 身份 自我构建 后殖民 帝国主义

本·奥克瑞是尼日利亚籍英语作家,其作品获得多项殊荣。《饥饿的路》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991年这部作品获得了英国著名的布克奖。《饥饿的路》以殖民末期及后殖民时期的尼日利亚为背景,从主人公阿扎罗的视角探讨了西方权力给尼日利亚这个国家及人民所造成的伤害。小说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探析后殖民状态中个体的身份焦虑,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及思想。

一 尼日利亚后殖民政治

后殖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政治畸形。类似于尼日利亚这样的非洲国家,由于长期受到殖民国家的控制,人民根本无法独立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为了继续控制被殖民国家,殖民国往往会培植自己的政治代理人,小说中的“富人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作为西方的代言人,“富人党”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援助,用民主手段来夺取国家权力。正如非洲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莫约所言:“只要将殖民地的本土人牢牢地压制在从属及边缘地位,帝国主义就可以抵制一切形式的变革。”

或许有人会疑问,后殖民国家不是都采用了西方的民主制吗?为何没有走上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文明之路呢?奥克瑞将小说取名为“饥饿的路”显然有此用意。所谓的政治改革不仅没有给国家带来发展反而让人民更加贫困和饥饿,原因何在?小说中的“富人党”为了获取西方国家的欢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小说中的“穷人党”虽名为“穷人”实际上也是由富人组成的,他们多数为民族资本家不希望国家被外国资本所操控。在竞选的过程中,他们都提出了发展方针,内容上大同小异,实则口惠而实不至。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发生肢体冲突。如果两派都是真心为人民的利益,完全可以携手合作,根本不可能冲突不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只是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人民只是他们达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借口。

小说中的“富人党”和“穷人党”都是标榜民主的,但是他们只是自己在发声,根本不让底层的民众发声。奥克瑞这样描写到:“我们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四种语言混在一起如同鸟语,嘈杂的声音把其他人的耳朵都给震聋了。”仅仅是为了宣传吗?如果是的话,应该让民众听清楚。恰恰不是。富人党或穷人党根本不希望底层人民明白民主是什么,而且更加不希望底层人独立表达自己的诉求。用噪音来掩盖真相,用噪音来镇压民众,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真相是什么呢?一個贫穷落后的国家。面对这样一个国家,他们不敢真的做出许诺,害怕让人听清楚他们的许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必须要将真相给揭露出来,这是一种写作伦理的要求。“我们的校舍是临时搭建的,没有屋顶,雨一下墙壁纷纷倾塌。我们上卫生课的时候蛇会游来。”看似平静的描写,却无法隐藏作者内心的愤怒。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落后是政治腐败的直接表现。不仅如此,当人民疲惫不堪地工作着,政客们却花天酒地,大摆筵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政客是腐败的,自私的,他们根本不会顾及民众的利益。然而这一切根源都是由于殖民主义造成的。即便在后殖民状态下,殖民主义的幽灵仍旧纠缠着孱弱的非洲国家,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变革,即莫约所说的“土地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放类似于尼日利亚的非洲国家。

二 尼日利亚后殖民经济

殖民经济是一种掠夺式经济,一种畸形的经济。殖民国家从本国的需求出发,将被殖民国家设计成一个原料供应国及劳动力供应国。被殖民国家往往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能从事一些基础的农业生产。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三大国家,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帝国主义的压榨下,一直积贫积弱。即便独立之后,其在经济上只能高度依赖殖民国家,长期无法形成自己自主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在竞选中,“富人党”或“穷人党”都提出了振兴经济的口号,但是无论是哪一派上台都是不可能有实际的作为。对于殖民国家来说,利用经济控制被殖民国家是后殖民时期的一个重要手段。殖民国家显然不会轻易放弃,更加不可能让被殖民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因此即便“穷人党”上台,其领导者很有可能与西方大资本同流合污,演变成另一个富人党。如果“穷人党”坚持所谓的底层利益,那么它根本不可能成为执政党。

殖民经济另一种破坏表现在人的精神领域。由于没有完整的经济体系,后殖民的尼日利亚国内日常生活用品是非常匮乏的。富人党在竞选中凭借资本优势,大肆收买民众。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由于极度贫困,人民怎么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疯狂呢?“人群汇集在搬运车的四周,冲向奶粉的狂潮爆发出百般刺耳的声响。人们拼命摇晃搬运车,被踩的孩子大喊救命。”这是一幅多么恐怖的场景,仅仅是为了一些廉价的物品,人就变得如此疯狂,原因何在?不正是由于物质的极度匮乏吗?除物品外,富人党甚至直接抛洒硬币,一些人甚至用自己的脸去接硬币。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暴力,对于富人党来说,人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完全可以用金钱来收买的工具。试想一下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一定会拒绝这种具有侮辱性的行为,但是在极端贫困下,人的尊严感彻底丧失了。更加令人可恶的是,富人党所发放的奶粉竟然是变质的,很多孩子食物中毒。

富人党的恶行激起了民众的愤怒,他们被暴怒的民众所驱赶。对于民众的愤怒,富人党选择了淡化处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他们卷土重来。令人奇怪的是居民们似乎淡忘了之前的种种不堪,并没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以为会发生骚乱,我以为房子会着火,我以为人们都还记得,可是他们都忘记了。”小说中的“我”感到非常不解。他们真的忘记了?当然不可能。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人们只能选择沉默,他们只能任由资本的摆布。

作为一个作家,奥克瑞当然不可能从经济学来探讨后殖民经济问题。但文学往往比经济学更加直观,更加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一个生活场景的描写,不仅将殖民经济所造成的伤害赤裸裸地暴露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而是更加具有说服力。资本是一种暴力,如果不能驯服这种暴力,那么它将给人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殖民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其资本暴力更加残酷,因此根本不存在好的殖民主义,所谓殖民援助论是非常荒唐和无耻的。

三 后殖民状态下的身份焦虑

在畸形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下,个体之人难免会产生各种焦虑,身份焦虑是其中之一,也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所谓“身份焦虑”是指在文化冲突中,个体由于文化认同所产生的焦虑问题,集中表現为“自我”建构障碍。美国学者哈克·古特曼曾说:“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女人想要建构出一个‘自我,首先要区分,将自己与世界区分开来。”在文化冲突中的个体往往很难作出这种区分,即便他在文化上认同原来的宗主国,但仍旧会因为种族,尤其是肤色等问题而被视为异类。同时,一旦他作出了这种区分,意味着他将与原来的世界分离,他将被孤立,从而无法在本国生存。关于“自我”建构,奥克瑞在小说中是这样写的:“因为路曾经是河,它一直没能摆脱饥饿”。“路”是一个静止的意象,它指向某个地方。而“河”则是一个动态的意象,它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改变一些事物,甚至改变自己的方向。“河”成为“路”暗示着生命力的衰竭,一种由饥饿所引发的衰竭。

在后殖民状态下,身份焦虑是一种普遍状态,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小说中“我”的父亲,他所经历的身份焦虑是从一个农民转变为一个失地农民,一个城市打工者的焦虑。近代以来,农业一直被视为落后的根源,工业才是发展和进步的手段。独立后的尼日利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大批如“我”父亲的农民被剥夺掉了土地沦为城市中的打工者。或许农业收入不稳定,但是农民比城市人更加自由。失去土地之后,每天枯燥的工厂生活,让父亲变得暴躁,意志颓废。小说中父亲讲述的“路之王”实则是一个资本隐喻,“路之王”就是资本家,他们掠夺资源,将具有生命之流的自然变成了一条又一条路。在父亲那里,“路”具有了另一种的含义,“路”是贪婪的,是危险的。

小说中的摄影家则是另一种身份焦虑的代表。摄影家是西方文化的认同者,他将自己视为西方人的一员。他有一个非常西方的理想,“走访五大洲,绕着宇宙飞,看看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但是无论他如何努力,距离他的理想总是有很遥远的距离。原因何在呢?即便宗主国撤出了尼日利亚,但它仍旧试图在政治及经济上控制这个国家,并不想让这个国家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然而仅仅依靠政治和经济是不够的,因为政治及经济问题都是暂时的问题,只有保持文化上的优势,才能让尼日利亚始终低人一等。对于向往西方文明的摄影师来说,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或是和本国融为一体,或是离开本国,在异国他乡开始一段痛苦的融入之旅。

小说中的寇朵大婶从表面上来看风光无限,但她仍旧有自己的身份焦虑。藉由与政客勾结,她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她与周围人,尤其是穷邻居的关系非常紧张。这种紧张状态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仇富心理,而是一种身份焦虑的表现。由于和周围人的紧张,寇朵大婶被边缘化。假设发生政治动荡,她很可能会成为政治牺牲品。

对于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身份焦虑,奥克瑞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关切,但只能是一种关切。事实上,奥克瑞如自己笔下的摄影师一样,也是一个西方文化的向往者。如果不是有如此深刻的焦虑体验,他如何能够将作品写得如此细腻。虽然他得到了西方文化的认同,但是他的同胞们仍旧在后殖民的泥潭里挣扎。现实是残酷的,也是反讽的。一个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家,最后获得了资本主义的文学奖。这种现象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这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一种策略,它将批判变成一个产品,从而削弱它的批判力量。当然此处并非是要在道德上批判奥克瑞,作为一个作家他说出了他想说的话,而且是真话,这已经足够了。至于资本主义用一种复合的权利生活符号系统技术来异化他的批判,这是他无力抵抗的。作为一个评论者,显然有必要揭露这种异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及作品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吴晓梅、孙妮:《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解读〈饥饿的路〉》,《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

[2] 朱振武、刘略昌:《“非主流”英语文学的历史嬗变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东吴学术》,2015年第2期。

[3] 吴晓梅:《论后殖民时期的文化身份认同——以本·奥克瑞的小说〈饥饿的路〉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8期。

[4] 黎跃进:《20世纪“黑非洲”地区文学发展及其特征》,《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5] 罗世平:《生态殖民主义与生态殖民文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6] 张毅:《来自黑暗大陆上空的星光——析尼日利亚第三代英语文学的成因》,《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吴芳,萍乡学院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后殖民奥克殖民
《自由国度》中桑托什的文化移置体现
消逝
传承共创共享文化 实现共和共荣发展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全球化后殖民语境下的《山河故人》
猩猩,我的伙伴
法国奥克IGP葡萄酒品酒会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