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月笙子杜维善与丝路古钱币

2015-10-21赖浩然

东方收藏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古国上海博物馆古钱币

赖浩然

杜维善是杜月笙与四夫人姚玉兰生的第七子,他是一位知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专家,自1991年起,杜维善先后多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古钱币,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丝路古钱币。

夫妇爱收藏

杜维善、谭端言夫妇的收藏情趣可以说是其先辈的延续。谭敬是上海滩有名的富豪、收藏家,谭端言是其二女儿,杜月笙也有收藏文物古玩的雅兴。杜、谭二位收藏钱币,在沪港之间也颇有名气。

1949年,杜维善遵父亲之命来到了香港。不久,杜月笙携姚玉兰一同来到了香港。过了两年多,杜月笙在香港去世。1951年,杜维善随母亲受宋美龄的邀请,移居台湾,完成了中等教育后,又赴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留学的第三年,杜维善开始勤工俭学,到银矿当矿工,钻过矿井,画过图纸。杜维善毕业后回到台湾,做起了石油公司的地质师。

他生性酷爱收藏,曾搜集世界各地的地质标本,也收藏古钱币。1977年,他返港后经商,并收集古币,最丰富的是秦半两和五铢。

丝路沧桑

丝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早在殷商时期已有丝绢,周代有了罗与纱,战国时已有织锦,隋唐两代随着织丝工具的进步,彩锦和纹绫已如霞光云绮,美丽异常。公元前五六世纪,丝绸经陆路由东向西传播,经波斯、印度而至东罗马帝国(拜占庭)。

在东罗马帝国的丝绸市场,只有贵族才能徜徉于市,并视丝绸为奢侈品,价格非常昂贵,每磅上等丝料值黄金12两。东罗马帝国大量购入丝绸,导致严重黄金外流,国家财政出现了高度危机,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和丝绸毛衣有着密切的关系。

沿路的50多个古国,都把丝绸之路看成经济生命线,不惜为之发动战争,许多古国为此灭亡。沧海桑田,朝云暮雨,遗留下的只有残垣败瓦、枯草黄沙。丝绸之路逐渐不为后人所知了。

清末,瑞典地理学家及探险家斯文·赫定及匈牙利人斯坦因,分别在1895年和1900年,深入我国西部腹地沙漠高原考察,发现古楼兰遗址和敦煌藏经洞,运丝大道才又清晰起来。

后来,斯文·赫定写了一部专著《丝绸之路》,这是在文化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丝绸之路”的专有名词。从此,世界上研究者纷起,对丝绸之路进行专题研究。但他们多以文献、简牍、文书、武器、珍宝、丝绸等遗物求证历史。

而在中国,以钱币为媒介研究丝绸之路古国历史者,杜维善是第一人。

迷上丝路古币

20世纪60年代,在孙家骥、胡公鲁、蔡养吾、李东园、潘世强、欧子芸、陈萌、张寿平和李洪等人的指点下,杜维善开始收藏中国古钱,如刀、布、半两、五铢、开元通宝、大观通宝、大辽天庆、新疆红钱,到上世纪80年代已有20年的集藏历史。那时通过东方钱币学会的介绍,他认识了几位在美国的钱币专家,在交谈中说起丝绸之路古国钱币,他们都是这种钱币的收藏者。

丝绸之路的古币对杜维善来说完全是一门新的课题,他感到迷茫无头绪,但是自身的收藏经验告诉他,只要用功夫,是可以钻进去的。开始,他不是收集古国钱币,而是收集古国的历史资料,前后花了几年时间,对丝路诸古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后才开始对古币的收藏,而且是以波斯萨珊王朝为主,然后再收集一些和它有关的其他古国钱币。

他从国际拍卖会拍品目录上看到萨珊王朝古币参拍,就乘坐飞机到拍卖现场,购得这枚古币。只要世界上哪里有这种古币拍卖,他就带着巨额现款奔向哪里,并且一定要把它买到手。这种不惜一切代价收藏的豪气,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为了收藏丝绸之路古国钱币,他还卖了台湾两幢房子,以1000多万新台币的代价买回几枚珍贵的古币,当时他的月薪才1600元新台币。

1988年,考古学家夏鼐在《文物》上发表论文中谈到新疆萨珊王朝古币的资料时,杜维善对此种古币的收藏已甚为可观了。杜维善收藏的中亚古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质量之高,堪称中国第一。杜维善所藏中亚古币,不仅国内发现甚少,而且世界上也罕见。其收藏已远远超过了大陆发现的总和。

萨珊王朝的钱币

在“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古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波斯萨珊王朝(226—651)的金银币。据考证,唐朝的许多金银器都是仿萨珊的。古币上大多铸有头像,有的像君主,有的像勇士,对研究那一时代的贸易、经济、民俗、服饰、发型、胡子等,均有极高价值,所以这些古钱币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萨珊王朝是一个有4个世纪历史的波斯古国,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这个古国的文化不但透过丝绸之路深深影响我国,同时在外交、经济及文化上一直和我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萨珊王朝被白衣大食灭亡后,他们的子孙都沿着丝绸之路逃到我国,并受到当时唐高宗的册封为波斯王、武卫将军。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西安、洛阳,特别是新疆自治区出土了大量萨珊钱币,这足以证明萨珊王朝和我国贸易的频繁,当然,大部分萨珊古币是出土于伊朗、阿富汗的。

萨珊王朝钱币以银币为主,银铜合金钱币只见于早期几位皇帝,除了阿塔尔一世的较常见外,其他都非常少。金币主要是用于宫廷赏赐,铜币作为辅币性质,两者都非常稀少。所以,萨珊王朝的金银币,历来为国际货币收藏家所注目。以其年代久远、种类繁多、价值昂贵,素来被收藏家视为珍宝。

杜维善是一位有魄力、有眼光、勇于索求、精于鉴别的钱币收藏家,对萨珊王朝金银币,收藏之宏富、品种之齐全、研究之精到,已骎骎凌驾于全世界同类私人藏家的首位。

慷慨捐贈

遗憾的是,馆藏文物上10万件的上海博物馆,在1959年以前竟连一枚萨珊王朝的古币也没有,后来,好不容易才向新疆博物馆交换商调到一枚。

然而,在1991年10月,上海博物馆迎来了杜维善,他打开密码箱,一下子竟取出367枚“丝绸之路”上的金银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让人们惊喜万分。

杜维善这次捐赠的珍贵古币中,其中包括阿赫美尼波斯王朝、萨珊王朝、埃兰王朝、安息王朝、西突厥、贵霜王朝、哥疾宁王朝、萨曼王朝、奔多斯王朝、塞琉古国、金帐汗国、帖木儿汗国和蒙古帝国的钱币。尤其可贵的是伊利汗国的阿八哈汗、帖木迭儿汗、阿鲁浑汗、合赞汗、迄合都汗、阿八骞音汗、拜都大汗等9位大汗的金银币被他全部收齐。这一“丝绸之路”金银币系列,中国很多人从未见过。

那两大厚册的集藏集子,每页都整齐有序地嵌着10枚古币,367枚古币,无不发出历史的幽光。每一枚古币的护套上,都有杜维善手书的中英文说明,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这些说明。

从说明中可以得知,古币收藏范围包括西域55国中的20多个国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萨珊王朝的金银币。

伊尔汗国的钱币

杜维善捐献的一枚伊尔汗国的钱币,在其捐献丝绸之路古国钱币中也是颇为引人注目的。这枚伊尔汗国古币,上下两行都是蒙古文字,中间是阿拉伯文。

蒙古族是我国东胡族室韦的一支,有长达3000年的历史。13世纪初蒙古族开始强大,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后即分封四子的邑地,分别为钦察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大汗国中以伊利汗国和元世祖忽必烈关系较为密切,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双方都保持良好的往来。

四大汗国的钱币在中国本土都没有发现过。这些钱币的主要出土地区是在中亚地区,但数量也极少。太祖最初仿花剌子模钱铸,有小银币和大型铜币,这是史书所没有记载过的。

杜维善对四大汗国的钱币特别是对伊利汗国的钱币作过深入的研究,他研究出该币的六大特点,除了钱币上的文字、图案、重量、大小及流通时间有了精确说法,还从图案上发现铸钱的政治特色,他写道:“伊利汗国的钱币不但是贸易上的使用,在政治上也表现一些特色,从钱币的形制、图案上表现出来。1287年阿鲁浑汗因为要联合拜占庭王朝攻打耶路撒冷和叙利亚,特别在钱背上铸一个十字架并用阿拉伯文铸‘以天父、天子、圣灵之名,一位神主以讨好基督教国家,这在蒙古四大汗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次捐献

1992年1月,杜维善、谭端言将由香港移居加拿大,仍然念念不忘对上海博物馆有所奉献,以利乡邦。行前,他又给马、汪两位馆长写了一封信,对上次的捐献作了补遗,他在信中写道:“去加前夕整理行装,搜出补遗二目录及拓片资料,兹奉上请参考。补遗上目录中尚有遗漏,须待到加后清理方能奉告。本拟将补遗中诸录先奉上,俾便作拓图,然迄今尚未找到,可能在行李中已运送至加。目录中请注意蒙古帝国早期四大汗国中仅缺贵由汗一枚,伊利汗和萨曼王朝诸汗已齐全,其中阿不赛音当二金币非常少,萨曼王朝亡于黑汗王朝(喀喇汗),后者钱币在新疆大量出土,其形制和前者有关,故必须收录,花剌子模、蒙古帝国钱币皆受萨曼王朝钱币影响,故甚重要。纵观总目,贵霜、嚈哒、帖木儿诸汗国钱币尚有加强必要,期臻至国内博物馆最佳收藏。”为了使上海博物馆钱币成为“国内最佳收藏”,杜维善又向该馆作第二次捐献。

对于杜维善捐赠的这批珍贵金银币,上海博物馆辟出专室,全部予以陈列,并请杜维善撰文编印《丝绸之路古国钱币》专册,以广流传。

杜維善捐献的丝绸之路古币,填补上海博物馆古币收藏的空白,不但使上海博物馆拥有的古币超过全国其他地方所藏丝绸之路古币的总和,而且使之仅次于美国波士顿钱币博物馆,居世界第二位。

上海各界人士纷纷赞扬杜维善先生反馈家乡的爱国义举。但杜维善的处世准则一切都是低调处理,不愿宣扬自己,他说:“我的人生有两不愿,一是不愿在人们面前炫耀自己,也不愿让人说我什么都对。”

猜你喜欢

古国上海博物馆古钱币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神秘古国的传说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穿越千年 寻找梦中的高棉古国
第八章 神秘的古国传说
精美的古国图腾
国家文物局将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
古钱币被窃案
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