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烧香文化与龙泉青瓷香炉

2015-10-21雷国强李震

东方收藏 2015年12期
关键词:烧香香炉龙泉

雷国强 李震

“宋代盛极一时的龙泉青瓷,经过元代至明,有衰退之势。但在明代仍继续烧造,特别在明初,于全国制瓷业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注释1)这是2004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对明代龙泉窑的评价。随着近年来文物部门对龙泉青瓷窑址考古发掘调查工作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天人们对明代龙泉窑青瓷烧造业发展的历史状况、工艺制作水平以及产品地位及其影响均取得新的认识。特别是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龙泉青瓷博物馆为配合龙泉窑大窑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联合对大窑枫洞岩窑址进行发掘,获得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对元明时期特别是明代早中期的龙泉青瓷产品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明代早中期产品的分期研究及其性质定位有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注释2)。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明初,龙泉窑与景德镇共同承担官窑生产任务,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即为明初奉旨烧造宫廷用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本文为了整理和研究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生产发展的历史与工艺特点,我们将从讨论分析明清烧香文化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入手,然后在吸收近年来关于明清龙泉窑青瓷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目前业已出版或博物馆公开展示的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明初龙泉青瓷香炉作专题考察,并结合笔者收藏的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的部分收藏以及相关标本,对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的生产历史概况、工艺特点以及艺术特色展开讨论与研究,并就此讨教于大方之家。

明清时期烧香文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关注中国历代香炉收藏的人,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在文物市场以及藏家的收藏藏品中,明清时期的香炉的存世量和款式要比宋元时期的香炉多且丰富。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明清距今,相对于宋元在时间上较近,所以明清时期的香炉的存世量较多,而更为重要的是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的中华香文化发展至明清已成广行之势。明清时期的香已走下神坛,迈出宫门,走出书斋而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普通人家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酒”之外的第八件日常生活用品。焚香在明清时期已不再是祭祀之礼、文人雅玩、贵族的奢侈享受之物,而是广泛地融入百姓平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与社交的活动方式。所以我们如果要研究和讨论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生产历史与制作的工艺特点,就必须先了解明清时期与烧香相关的历史社会的文化背景。

香炉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历史背景格局之中,绝非是一般普通寻常的实用器物。在庙堂之上香炉是祭祀重器,代表着先祖英烈的神灵;在文人雅士的书斋案头,香炉是读书人把玩品香、寄托情怀雅趣的雅玩珍品;在民间风俗生活之中,香炉则是百姓避祸禳灾、祈福求平安心灵寄托之物。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认为,一个时代就有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社会生活。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异,必然意味着社会关系以及相关社会秩序、生活风俗,甚至生活中的使用之物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明清社会文化制度而言,清代在社会制度及其相关文化建设之上没有什么建树,其社会制度文化大都沿袭明制。所以要想了解明清时期的烧香文化必须从明代相关社会制度及其民俗演变研究入手。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展的转型时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社会以其极具变化特征而被史家所关注。就明代的行香文化特点而言,可以从朝廷制度、文人风尚以及百姓生活风俗三个角度讨论归纳分析。

图1,明初龙泉青瓷绳耳鬲炉,惜瓷草堂收藏。

图2,明中期龙泉青瓷刻花三足炉,惜瓷草堂收藏。

图3,明晚期龙泉青瓷刻花云纹兽足足炉,惜瓷草堂收藏。

图4,明《坐隐图》所绘明代各式香炉。采自明文震亨著,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山东画社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一)明代朝廷的用香制度

明代官方朝廷用香制度就其整体而言,呈现前紧后松的特点。明初朱元璋鉴于元末宗教烧香结社而导致民变事发,故明初对宫廷和民间烧香有严格法令规定。如洪武年间,官方对大祀礼仪中,虽然采用古人祭祀制度,用香、烛以达阴阳,上接神明,但罢去“上香之礼”(注释3)。明太祖出于严肃宫闱制度的考虑,在其亲编的《祖训》中明确规定:宫中之人不许去寺观烧香、降香、禳告,违者领送之人全都处死(注释4)。明初这种宫闱严厉的用香制度至英宗天顺年间才有所松动,而到了宪宗时,番僧、道士已有进入宫内诵经、作法以及宫中后妃通过左右之人,向宫外的寺观布施银物钱财的记录。成化元年(1465),每月朔、望,明宪宗都派宦官到白塔寺“奉香烛灯油”,这是明代朝廷烧香活动较早的官方活动记录。明正德皇帝信奉道教,其在正德十四年(1519)三月,下旨要到南北直隶、山东、泰安、神州等地“供献祈福”。在皇帝的倡导之下,北京民间的烧香活动就更趋兴盛,以致出现“鸣锣张旗、百数成群”的场面。嘉靖时,明世宗在宫中经常举行各种斋醮,举办安神大典,并不时派官员到京城各宫、观、庙行香(注释5)。此外,明代晚期在京城内外寺庙,还专设有烧香太监数十人。这些烧香之人都是由老弱病殘太监充任,这已成为晚明的一种特有的朝廷烧香制度。

图5,明龙泉窑刻花绳耳鼎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官方的用香制度以及香炉制作的具体规制,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宣德炉与明代吕震等编撰的《宣德鼎彝谱》。据《宣德鼎彝谱》等明清文献记载,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曾差遣技艺高超的冶铜工匠,利用暹罗国(今泰国)进贡的数万近优质黄铜,再加上各色金、银、锡、锌等贵金属,以及矿石宝石一并精炼,精工制造了一批精美绝伦的铜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为世人所珍的炉中极品——宣德炉。

《宣德鼎彝谱》,八卷,明吕震等编撰,《四库全书总目》 收录。该书是明代宣德年间礼部尚书吕震等人奉旨编辑而成的一本关于宫廷皇家寺庙所用祭祀香炉的专著。据说在宣德年间,有一位掌管铸造冶炼的太监,名叫吴诚,他曾与吕震等人一同搜集编排此书,上贡朝廷,此书当时并未刊行流传。后来于谦在明正统年间(1436—1449)任礼部祠曹(主祭官)时,才从吴诚那里得到副本,而文彭又向于谦的后人借来抄了一份,直到明嘉靖年间,这一书才得以刊印出版,在市面上流传。《宣德鼎彝谱》共八卷,第一、二卷为帝王诏令告示,礼部所呈进的图谱以及工部议呈所需材料的奏折。第三卷记载了工部在申请供给物料时所上呈的一些折疏,以及礼部、工部在商定各级地方政府及武学、武成两殿祭祀时所用的鼎彝的种类名称。第四卷记载太庙以及宫廷内苑所使用的鼎彝种类。第五卷记载帝王下旨赏赐给南北二京衙门、天下名山胜迹的一些鼎彝名类。第六至第八卷罗列了各种鼎彝名类,并加以详细订释,举凡某处的某项祭器是仿自哪一个朝代的何种款式,及其实际尺寸规格(注释6)。

图6,王世襄著《俪松居长物志》著录,“大明宣德年制”冲天耳三足炉。

(二)明代文人与香

自宋始,香学已成为文人雅士喜深究致力用功著述的一门学问。宋真宗宠臣丁渭,官居宰相,曾亲撰《天香传》;大文豪苏轼亦亲自合制“印香”以赠友人;诗人黄庭坚自称“香癖”爱香成痴,其外甥洪刍著有《香谱》一书。明代则是中华香文化的普及广行时期。泱泱大国,天香一脉,至明一朝,日趋繁荣。仅明人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就搜集著录香药名目达百余种之多。不过明代集中华香学成就之大成者,首推晚明学人周嘉胄编撰的《香乘》一书。周嘉胄,字江左,淮海(今扬州)人,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卒年约清顺治十五年至十八年间。《香乘》之“乘”者,取春秋时晋国史书名。《香乘》即指记载香名、香品、香类、香事诸门类的专业书籍。是书初纂于万历戊午年(1618),历二十四年,续辑洪、颜、沈、叶四家香谱成书,于崇祯辛巳年(1641)刊成面世。此书收集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以前有关资料二十八卷,凡香之名品、故事及赏鉴修合诸法,莫不详考备载。

《香乘》原二十八卷,合九万三千余字,其于前朝香学著述具有广采集成之意义。周嘉胄殚近三十年之力,广采南宋以来,洪刍、叶适圭所撰诸家《香谱》。故就中国古代香学著作,凡记香事专书,论搜罗之广、篇幅之巨,莫过于此书。

另,明代文人香学之作或记有香事之书有一定影响者,尚有高濂的《遵生八笺》、文震亨《长称志》、曹昭《格古要论》等。

图7,明代《顾氏画谱》收录的明人顾德谦画迹,描绘反映的明代文人雅士于书斋之中品香鉴赏书画古玩的场景。采自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山东画社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图8,明代木刻版《西湖二集》,所描绘的明代读书之人室内生活用具的陈设与布置。采自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山东画社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图9,明代《玉簪记》,《新镌女上贞观重会玉簪记》二卷中插图所描绘的明代之人赏琴品香的生活场景。明代《玉簪记》明万历间,观化轩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三)明代民间烧香

鉴于元末民变起事反元之事都与民间的宗教烧香结社活动有很大的关联,所以明初朝廷制定的法律对于民间的烧香活动有严厉的限制。但烧香是中国民间极其庄重的俗信祭祀活动重要的形式之一。一般平民,由于生活艰辛、疾病缠身,往往会去寺庙神佛前烧香许愿,一旦解难除厄,人保平安,就要去神佛前烧香还愿。所以,尽管明初官方对民间的烧香活动有严厉的禁止,但在民间烧香活动却屡禁不止。正如明代文人张岱所言:“佛法”往往大于“王法”。(注释7)明代民间的宗教信仰活动中的烧香形式众多,举凡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宣卷,或告天拜斗,焚烧夜香,燃点天灯,至寺观神庙许愿、还愿等均有烧香之举。

图10,明代崇祯(1610—1644)刊本,《李卓吾批评西游记》木刻插图中所描绘的佛堂场景与陈设。

图11,明代万历金陵富泰堂刊本《新刻出像音注范睢绨袍论》木刻插图中描绘的香几与香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

在明代各地兴起和出现季节性的朝山进香活动。为方便某一地方百姓朝山进香活动,而在民间开始出现自发结成的香社和香会等民间组织。明代民间流行的全国性的朝山进香之地,主要有泰山、武当山和普陀山。泰山为长江以北的朝山进香一大香火,其香客主要来自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泰山之得名以及香客的丛集,除了“无佛处称尊”的原因外,其中还是因为碧霞元君的信仰以及所谓“泰山奶奶掌管天下人的生死福禄”的民间俗信。武当山为湖北一带的朝山进香一大香火。武当山在均州太和山,供奉真武大帝且相当神显,于是“四方士女,持瓣香戴圣号,不远千里号拜而至者,盖肩踵相属也。”普陀山为江南一带的朝山进香一大香火。普陀山在浙江定海县外洋海中,相传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山上有善才岩、潮音洞等圣景。江南地区民间进香,大多以去普陀山为主。明代关于民间“烧香”、“进香”活动的记载,大多出现在明代中后期。这些见诸于史书、方志之中的民间朝山进香、香社或香会的组织者一般称“香头”,参与者则俗称“香客”(注释8)。

明代的社祭、社会赛神庙会等悦神娱人的民间活动的泛滥亦为民间烧香文化的鼎盛之势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

中国社会自先秦以降,即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社会。这种封闭性的社会形态结构,再加之以历代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必然决定了中国民间社团生活是极度贪乏,尤其是那种公开的社团活动,更是历代朝廷所明令禁止的。但四季的節日,以及一些社日的赛神祭祀活动,却是一个例外。

中国传统社会,有社必有社祀。所谓社祭,就是社神崇拜。从商周以迄明代,社祀一直载于官方祀典。明初立国,朱元璋就制定了里社祭赛的基本仪式。大社、国社而下,有千五百家至二十五家,均可立社祭祀。后世里社之设遍布天下,社神亦人格化、偶像化。至明代,社神偶像化的趋势就更加明显。社日即为祭祀社神的日子,按常规一般分春、秋二社,春为谓春祈,秋社称秋报。在社日期间,民间举行各种庆典,一村百姓聚集于社称社会。

除了“朝山进香”、“春秋社会”以外,民间有关香火活动尚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庙会。

庙会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社会”祭祀活动局限于社坛、社庙与土地庙,其活动主要以春祈秋报为主,而“庙会”则以形形色色的神庙、佛寺道观为主。庙会的兴盛,起源于“淫祠”的泛滥。何谓“淫祠”?唐人段成式言:“大凡非境之望,乃无吏无著绩,冒配于社,皆曰淫祠。”(注释9)自唐宋以降,尤其是到了明代,此类祠庙已遍布城乡。据明代《如梦隶》所记,明代开封一市宗教性的坛庙,分为寺、庙、杂神之庙、观、堂、阁、庵、祠、坛等有近百家之多(注释10)。

明初,朱元璋对民间的迎神赛会进行了限制,并制定了一套里社祭祀仪规。所以明初,民间只有春秋二社的祭祀活动。但明中期之后,由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各种庙寺道观的增加,再加之官方限制的松懈,因而明中晚期至清时期,各地庙会成泛滥发展之势。

明清时期民间社会的进香如上所述分“朝山进香”、“庙会进香”、“许愿进香”、“还愿进香”等。这些民俗活动在明清时期的辞本、小说以及戏曲之中多有描写讲述。就其程式而言,一般可简单地分“许愿”与“还愿”两个过程。“许愿”即在神佛前焚香祷告许下愿望;“还愿”即在神佐之后,心想事成后,再至神佛前兑现承诺。这种风俗自明清以来一直保留至今不變。

图12,明代刊刻《三才图会》中所描绘的明代家族祠堂布置陈设示意图。

至今,吾乡浙江金华宣平山乡,民间尚有春秋社会之举,称“春福”、“秋福”。是日,将社神所居之场所——社殿,打扫一新,张贴红字对联,并将其内一切破损之器具,如供奉之花瓶、祭祀之香炉等调换更新,再杀猪宰羊,举村老少齐会于社殿前造灶烹食,谓之“吃福”。而“许愿”与“还愿”则是个人与某一家族的行为,一般的许愿愿款有大小之分。发大愿,如替神佛重塑金身,即出巨资为所供之神佛重贴金箔以光其身;许小愿,则有替神佛之龛更换大红绣花帐幔,以及佛前插花花瓶、焚香时插香的香炉。在所敬之物中,依古风遗制均可题书“××年×月,弟子××敬供”字样的铭款。

正是,明清以来这种民间的进香“许愿”、“还愿”的古风遗俗,为今天我们研究这一时期龙泉窑青瓷留下了一部分难得的具有明确纪年铭款的花瓶、香炉等珍贵文物。

如图13,清龙泉窑三兽足青瓷炉,高8.3、口径21.7厘米。此炉釉色青翠透明,青中带黄,釉面开有细纹开片。口唇平整,敞口束颈,浅盘腹,三足成扁片形,其面压印有兽面纹。器底内中心括釉露胎,炉底设圈足,亦露胎不带釉,其底有墨书铭款:“雍正辛亥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立□□□范登卿立,远久发福。”此炉之造型,为明朝至清乾隆时常见(注释11)。

图14,清龙泉窑铭刻青瓷三足盆式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15,清龙泉窑刻花牡丹青瓷瓶,高26.8、口径12.8、足径11.2厘米。喇叭形口颈,圆唇,椭圆形腹,圈足外撇,足外墙壁直立,足底平。颈上部刻弦纹三道,颈肩部饰一圈凸棱,颈自右至左刻“孙坑村弟子还思范贞耀叩首百拜”十四字铭款。下腹近底处饰弦纹两道,腹刻牡丹、花叶纹。施青色透明釉,圈足外壁及底足露胎,呈紫红色。1984年龙泉市锦溪乡下井村征集,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1.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出版,P390;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青瓷博物馆编《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2009年5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

3.余继登:《典故纪闻》卷3,P51;

4.朱元璋:《祖训录·内令》,载张德信、毛佩奇主编《洪武御制金书》,P376;

5.《明世宗实录》卷260,嘉靖二十一年四月庚申条;

6.贾文忠《宣德彝器图谱·出版序言》,刊中国书店2006年出版《宣德鼎彝图谱》;

7.明,张岱著《琅嬛文集》卷《海志》P84—85;

8.陈宝良著《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PA507;

9.段成式:《好道庙记》载《金唐文》卷787;

10.孔宪易校注《如梦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11.朱伯谦编《龙泉青瓷》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出版,P306。

猜你喜欢

烧香香炉龙泉
七绝·门垂柳
程家玉
龙泉青瓷
写在六合金光寺
勇闯通天塔第一层
三个香炉
古柏
幸福龙泉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