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交通问题与对策 ——以南昌为例
2015-10-21胡建勇
胡建勇
上海同济大学
摘要:私人车辆的迅猛增加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混乱,空气污染加重,能源形势严峻的罪魁祸首。文章通过对南昌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讨论先建地铁还是先建高架的问题,进而引出对城市交通发展时序的思考,以期对我国其他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地铁;高架桥;发展时序
城市道路交通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面临的共性难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全球各城市对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所形成的共识。我国人多地少,能源资源人均指标很小,城市环境容量有限,发展公共交通是未来我国城市的不二选择。但同时针对不同规模的城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是先解决公共交通问题,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还是先解决私人交通问题,以缓解交通拥堵和混乱,即是先建设地铁还是先建造高架,笔者认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南昌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随着南昌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车流量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以八一广场为中心,沿着八一大道、洪都中大道、阳明路、南京路、北京路、洛阳路及解放路向四周发散,这些路是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路段,目前市中心的平均时速仅为23公里,远低于人们心里的一个理想时速要求。
根据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的计算,截至2011年年底最新的数据显示,南昌市城市道路公里数为700多公里。根据国际通用的路网最大容量计算方法,南昌市目前的道路情况最多能承受64万辆机动车,但从南昌市车管所得到的数据是,截止至2012年,南昌市民用车辆拥有量57万辆,而这个数字还在以平均每天200~300辆的速度增长。其中年末实有营运车辆55492辆。南昌市的汽车保有量从2001年起开始大幅度增加,2003年是13万辆,2006年的汽车总量约达27万辆。2009年南昌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近45万辆。城区近90%道路超负荷运转。道路资源不足,机动车辆数量又在快速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且不断加重,高峰时段的车水马龙不但使道路“堵得慌”,南昌人心里也“堵得慌”。
研究交通问题30余年的华东交通大学交通管理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查伟雄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南昌市的道路,以八一大道为例,8个车道,最大容量为双向7000辆/时,而根据其最新的调查结果,即使在2008年限号之后,高峰时期八一大道的车流量依然达到8000量/时(公交车算为2.5辆),道路拥堵可见一斑。
现状交通存在问题
1、交通拥堵问题
由于车多路少,造成市区交通越来越拥堵。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每年的汽车拥有量在快速增加,造成道路资源相对紧张。目前南昌市平均每天还在以200~300辆的汽车销量在增长。二是城市发展还是以单中心模式为主,大量的人流、物流、车流都聚集在八一广场附近,造成老城中心路面交通拥堵。纵观整个南昌市区,除现在刚形成的红谷滩万达广场商圈相对成熟外,大部分南昌市民的购物地点还主要集中在八一广场、中山路、步行街这带。
2、交通混乱问题
大量交通违章。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在交通行为上表现为我行我素,任意违章。特别是在没有交警管理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结果是越乱越堵,越堵越乱,形成恶性循环。
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由于南昌市中心城区还有一些支行道路属于早年设计道路,部分道路路宽为4米左右,在路面加宽已不可能的情况下,道路上还划有停车泊位,当有公交车通过时,容易造成路口的拥堵。
管理有时还不到位。在早晚上下班车流量高峰时,由于几乎所有路面警力都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从而造成了路面巡逻警力的减少,一些次干路、支路经常处于失管失控状态,有时当某些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等到事故总台通知交警赶到事故现场时,事故路段及延伸路口、路段几乎已经造成了拥堵。
道路施工加剧了现阶段交通拥堵混乱。现在我市正处在城市建设的发展时期,一些道路改造及占道施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
3、交通污染问题
南昌市环保局副局长章美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昌主要有五大污染源。其中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重要的污染源,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还将加大。目前南昌市空气污染已经由煤烟型向煤烟、扬尘、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转变,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南昌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污染物的20.9%。
二、城市交通发展对策
近期南昌市道路交通主要是拥堵和混乱两大问题,远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小汽车的增多,空气污染可能会成为另一个主要交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交通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城市的一个发展阶段,来合理选择未来要发展的一個交通类型,而不是模仿一些超大型城市,人家搞地铁建设自己也跟着建造地铁。
首先从建造成本来讲,南昌市近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小汽车拥堵的问题。如果近期先建高架桥远期修筑地铁,不仅能改善南昌现阶段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用节省的投资来改善民生,岂不一举两得,因为地铁建设成本远高于高架桥,根据建设部公布的资料数据,地铁造价约每公里5.5亿元,所牵涉到的房屋拆迁量大,市政管线改迁数量多。高架桥的建设成本每公里大概1亿元左右,而高架桥途径地所涉及拆迁的房屋将会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于地铁,高架桥的建设工程要比较简单,其在地面上作业也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次从地铁运营维护成本来看,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除我国香港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通常采取政府补贴来弥补亏损。南昌地铁的客流与香港地铁无法比拟。此外,南昌地铁有何种地面的商业开发价值与之捆绑开发,这一点也无法和香港媲美。南昌运行地铁的效益前景会如何?南昌市市域人口552万人,预计地铁平均日客流仅20万人次左右,显然地铁运行难以保证收支平衡。南昌地铁运行的效益前景不容乐观,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告诉记者,南昌是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二线城市,南昌要想回收地铁建设成本,基本上难以实现,同时在运营中,政府仍要不断地投入,南昌的财政是否能贴得起?地铁的票价相比公共汽车要贵些,市民尤其是在市区的市民是否会选择乘坐地铁也是政府要考虑的。如南京投入试运营的地铁客流量就远没有达到设想,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最后南昌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应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城市规模、发展阶段,来选择未来有利于城市发展的交通类型。近期南昌市的道路交通主要问题在于主城区的拥堵,和与周边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问题,笔者建议最现实的解决方法应该是修建造价比较低的高架桥来解决城区的拥堵问题,等城市建设到一定的程度再发展和周边组团联系的地铁线路。所以城市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来选择所需要发展的交通类型。
三、总结
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应因地制宜,选择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布局的交通方式。根据各城市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优先选择造价比较低的高架桥,以解决近期面临的小汽车拥堵和混乱问题,其次选择造价比较贵的地铁,以解决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