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浪费是养猪生产效益下降的直接原因

2015-10-21田宗祥刘乾坤张玲清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养猪影响

田宗祥 刘乾坤 张玲清

摘 要:饲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60 %~80 %。养猪生产中,饲料浪费占饲料总用量的8 %~10 %,甚至可达20 %,直接影响养猪生产效益。本文概述了物理性浪费、营养性浪费、管理性浪费和环境性浪费四种饲料浪费类型,以引起养猪生产者的的关注。

关键词:养猪;饲料浪费;生产效益;影响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11-0032-03

饲料费用是养猪生产成本中开支最大的项目,饲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60 %~80 %。在许多猪场饲料浪费很高,平均浪费率为8 %~10 %,甚至有些猪场达到了15 %~20 %(表1)[1]。

引起饲料浪费的因素也较多(表2)[1]。

1 物理性浪费

1.1 饲料抛洒地面饲喂

饲料抛洒地面饲喂,浪费率可达12 %~15 %(表3)[1]。

1.2 饲料仓储

饲料保存不当,特别高温高湿季节,会导致生虫和霉变,从而造成饲料浪费。因此,应将饲料装入袋中放置在离地20 cm~50 cm高的木架或木排上的室内,保证通风、防雨漏、防潮;室内应清洁、干燥,相对湿度不高于60 %,也可加入防霉剂防止饲料霉变。

1.3 鼠和鸟类

猪场和饲料场周围有大量的鸟类和老鼠,一是传染疾病,二是盗食大量的饲料。据统计,一个有5年场龄的万头猪场若未灭鼠,全场老鼠每天可吃掉饲料500 kg,一年可吃掉180 t[2]。因此,应在通风口和窗户上安装纱网,防鼠防鸟。

1.4 饲料抛洒

在饲料机械加工、拉料、饲喂等生产过程中,要防止饲料袋破损、袋口未扎紧、取料喂料等饲料抛洒浪费,因此生产中应加强饲养员的管理。

总之,物理性浪费主要是由于饲槽装料量过多,或地面饲喂,或从漏缝地板洒落,或是混入垃圾粪便,也可能被鼠类和鸟类偷吃等,导致饲料转化率增加0.26∶1[1]。

2 营养性浪费

2.1 饲料类型及加工

配合饲料是根据猪的营养需要而科学配制的,能充分满足猪只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其营养全面、利用率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研究表明,用配合飼料和单一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前者可使育肥期缩短1~3个月,节省饲料25 kg/头~50 kg/头,饲料成本降低10 %~20 %。猪饲粮的阶段划分越细越好,划分的越细越能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同时饲料利用率高,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否则,不仅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

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饲料颗粒大小适当(一般为500 μm~800 μm)[4]。颗粒过大会降低猪的生产性能,过小会影响饲料的产出量,还会增加粉碎时的能耗,猪胃溃疡发生率升高。

2.2 饲料成分

避免适口性差的饲粮成分,特别注意谷物饲料中混有草籽(如芥末和臭草籽),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如棉籽中的棉酚、蚕豆中的血凝素、黑麦和黑小麦中的麦角等);还有过量的金属硫酸盐,防霉剂、抗氧化剂和药物添加剂等;发霉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饲料氧化酸败、动物性饲料的过量使用(如鱼粉)等。猪对粗纤维难以消化,当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CF≥10 %)过高时,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会降低。这些因素不但影响猪的采食量,更会造成饲料的浪费。

2.3 饲槽和饮水器

猪采食过程中会有饲料被浪费掉,成年猪每次采食浪费的饲料占采食总量的2.4 %,小猪为4.4 %。如果饲槽设计不合理或不符合所养猪的体型大小或猪的习性,就会降低猪的采食效率并会造成饲料的很大浪费。猪理想的料槽深度为20 cm~30 cm,宽度应该是既能使猪的头部自由进出,又不会宽的让两头仔猪同时争食,推荐饲槽的宽度为30 cm~36 cm,槽口高度为10 cm~12.5 cm[5]。使用长条形的饲槽或把饲槽用较高的隔板分开,会减少因竞争食物而导致争斗行为所造成的饲料损失。加料量过多或料槽放置过低,都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和污染。

饮水器应安装在猪常排便的地方,并有一定的高度,既方便猪采食干料后饮水,滴下的水还可冲走粪尿,同时注意饮水器不致划破猪只的皮肤。根据不同猪群,饮水器安装高度不同,公猪60 cm~70 cm,母猪55 cm~ 60 cm,仔猪15 cm~20 cm,保育仔猪25 cm~30 cm,生长中猪35 cm~40 cm,肥育大猪45 cm~50 cm[5]。猪舍内必须有充足的饮水器并保证猪每天的饮水量,否则猪食欲降低,生产性能下降,进而造成饲料浪费。

3 环境性浪费

3.1 温、湿度

猪生产的适宜温度依不同的类别而异。分娩舍环境温度一般以15 ℃~29 ℃为宜,仔猪活动区应局部供热(新生仔猪为30 ℃~34 ℃,随后每天下降0.5 ℃左右);育肥舍和妊娠舍内温度常年以18 ℃为宜;配种猪舍为13 ℃~ 29 ℃。若温度超过30 ℃就会出现高温应激,饲料消耗增加,其生产性能亦同时降低;若温度过低,猪为了维持自身的体热平衡,饲料消耗也会增加,因而饲料报酬相应降低。研究表明,育肥猪在适宜温度以外,温度每下降1 ℃,日增重减少17.8 g,多耗料30 g左右;温度每增加1 ℃,猪日增重降低30 g,多耗料60 g~70 g[5]。猪舍环境温度变化会使养猪生产成本上升,造成饲料浪费。

猪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 %~80 %。当舍内环境温度较低时,相对湿度大,会使猪增加寒冷感;当舍内环境温度较高时,相对湿度大,会妨碍猪的蒸发散热,从而加剧了高温的危害。因此不适的温、湿度环境对猪生产极为不利,影响其生产性能,甚至引起下痢、肠炎等疾病或死亡,从而造成饲料浪费。

3.2 有害气体

舍内的有害气体(如NH3、CO2、H2S、CO等)和尘埃都会不同程度的对猪造成危害。若浓度过高,则使猪采食量、日增重、生产力、繁殖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噪声是影响猪正常休息和睡眠的重要因素,高强度或突然产生的噪声会触发猪短期的兴奋和烦躁,也可引起猪因惊吓而造成意外伤亡。适宜的舍外运动、晒太阳能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相对地降低饲料消耗。

3.3 疫病与寄生蟲

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甚至死亡,间接浪费饲料,降低经济效益。因此,须制订科学的防疫计划,及时准确的隔离、消毒和治疗,确保猪只健康。体内外寄生虫对猪群危害较大,不但会消耗饲料营养成分,而且还会损坏消化道黏膜,造成猪消瘦、生产性能下降,使饲料白白浪费。研究表明,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定期驱虫,可提高日增重20 %~30 %,节约饲料10 %以上[6]。

4 管理性浪费

4.1 品种

优良品种,其生产性能高、潜力大,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饲料利用率也高。饲养杂种1代猪比地方品种猪,日增重可提高30 %,节约饲料40 %,发病率降低60 %~80 %[5]。据报道,优良品种猪平均出栏体重的时间比一般商品猪要早34d,并且少用80 kg饲料[6]。

4.2饲喂不同性别的猪

公猪生长最快,小母猪最慢,而去势猪的生长速度介于两者之间。研究表明,公猪的饲料转化率比小母猪高3 %,比去势公猪高7 %。猪去势后,可缩短育肥期20 d左右,节省饲料11 %[6]。因此,猪分性别(公猪、去势猪和小母猪)饲喂,更能减少饲料的浪费。

4.3 出栏

适宜的出栏时间不仅涉及到养猪的成本问题,而且还取决于什么时候获利最高。规模化猪场主要生产瘦肉型猪,一般在90 kg~100 kg左右屠宰较合适,育肥时间过长,不但每千克增重耗料提高,而且胴体较肥。同时在生产中应经常观察猪群,及时淘汰生长发育不良、病残、弱小有严重规癖行为的猪,可有效地节省饲料。

4.4 饲喂技术

猪更喜欢采食微潮粉料,其采食速度比采食干料快25 %,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干料饲喂。采用颗粒料饲喂,猪平均日增重比潮拌料饲喂提高10 %~18 %,饲料浪费量少,但颗粒饲料的价格高于粉料。用液体饲料喂猪,不但无粉尘污染,减少猪呼吸道疾病,同时适口性好,饲料转化率可提高5 %~20 %。试验结果表明,电脑控制液体饲喂比采用传统料槽饲喂颗粒饲料平均每100头育肥猪可省1.38 t料[1],饲料浪费减少了2 %~10 %。

4.5 摆尾

研究表明,成年猪每天摆尾消耗的能量占日代谢能(ME)的15 %,若用于脂肪沉积,可提高日增重2 %~3 %,或节约的饲料可饲喂一只产蛋鸡每天产1枚蛋[5]。猪咬尾在同群中达20 %~30 %。因此,断尾能防止猪的咬尾发生和无故的伤亡,同时能有效地减少饲料的浪费。一般采用钝钳夹持断尾法。断尾在仔猪出生后7 d~14 d进行。正确的断尾处理,猪的耗料量降低3 %[7]。

4.6 猪群密度

由于猪群饲养密度多大、饲养空间不足,容易相互争斗,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同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食和有效地消化营养物质,食欲减退,导致日常营养摄入量不足。因此,过度拥挤是引起摄入饲料的有效使用和消化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饲料间接被浪费。

参考文献:(7篇,略)

猜你喜欢

养猪影响
Vista看天下
养猪众筹平台的调查分析
母与子
欧盟出现养猪热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养猪小窍门
胡显丰的“分散养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