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事业的起源、演进及其完善
2015-10-21施展宏施威
施展宏 施威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天气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性持续提升,开展深层次的气象科普教育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气象科普事业的起源、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气象科普事业的若干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科普;气象服务;公益性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提出:“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設、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气象事业蕴含着丰富的科普资源,加快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对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科教兴国战略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气象科普的起源与发展
气象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对气象知识的把握,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受自然驱使而本能的适应;有了初步经验而加以利用和防御;有了感性知识而进行祈求与卜揆;有了科学知识而加以预测和改造。
(一)古代气象科普的萌芽
远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卜辞中还反映出人们对天气预测的设想和尝试,显然这是当时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其后,随着气象知识的不断积累,至迟于战国时期,中国已经进入气象科学观测与预报的初级阶段。汉代,历法、节气等气候知识系统臻于完善,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长时段天气预测的能力。同时,气象谚语、节气等气象科普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人们开始根据历法安排农事、日常生活。唐代李肇《国史补》云:“暴风之候,有炮车云”。宋代孔平仲在其《谈苑》中,也提到过类似的气象谚语:“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很重视测雨,要求全国州县负责此项的官吏按月向中央上报各地区的雨水情况。至清朝,1849年俄国教会在北京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气象台站——北京地磁气象台。太平天国时期的“太平新历”也具备了天气预报的功能,群众性的气象科普事业得以发展。19世纪末,中国遭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不得不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西方先进的气象科技文化等也得以传入中国,其中诞生了译著中最有价值的一本《测候丛谈》,也是近代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气象学的译著,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清末民众的思想,在我国近代气象传播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现代气象科普事业的开启
辛亥革命后,1912年民国政府在北京设立我国自办的第一个观测台,内设天文、历数、气象和磁力四科,开展相应业务,为中国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1924年10月10日,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气象学会,吸收了大量气象爱好之士,并编辑出版了大量气象科普书籍。20世纪50年代起,新中国气象部门与电影厂合作拍摄《台风》等气象电影,在农业方面进行气象科普宣传,编写了《农业气象》、《渔业与气象》等杂志和读物,协助学校建立红领巾气象站,安排指导教师,组织气象知识竞赛,举办气象科技展览等,在培养气象专业型人才、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气象科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展开,很多气象类报刊杂志如《气象学报》等都遭到了停刊,中国气象部门的科普活动遭到严重摧残,但仍有不少气象科普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气象科普活动,除撰写短篇科普稿件外,还编写出版了《气象知识》等科普书籍,并于1974年成立了第一个气象科教电影小组,拍摄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气象科教片《观云测天》。气象科普工作在艰难的情况下得以缓慢前行。
(三)现代气象科普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在中央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气象学会得以重新恢复活动。1979年6月,《气象学报》恢复出刊,并于1981年创立《气象知识》,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本在国内外发行的、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彩色科普期刊。随着气象科普事业现代化的发展,广大气象科普工作者紧紧围绕气象公众服务,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为核心,进行一系列的气象科普活动。气象科普活动得以稳步前进。
二、气象科普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普政策和机构
为加强对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与引导,1980年1月中国气象学会正式成立科普工作委员会,1996年中国气象局专门成立了“科普工作协调小组”并下设科普工作办公室,2008年又成立了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行业、部门和学会共同推进气象科普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得以初步形成。同时,为促进气象科普规划体系不断完善,2002年6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普法》,为气象科普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一系列法律法规、机构的设立,对气象科普工作的展开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现阶段的气象科普政策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气象科普事业的诸多层面,科普产业发展、科普基金、捐赠、科普激励、税收优惠政策等都还比较匮乏。气象科普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的经费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的,这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承担。当前,气象科普的实施主体单一,除气象行政部门外,教育部门、媒体及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经常会出现以气象宣传活动来代替气象科普的现象。
(二)气象科普基地
近年来,为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水平,众多气象科普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并纷纷对外开展社会活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大部分省局建成的气象科普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一些市局、县局以及起步相对晚的地方也在进行不断的改建和扩建。气象科普基地的总体建设正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
但是,我国的气象科普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基地运作尚不规范;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档化的倾向开始显现,脱离了气象科普的本意;绝大多数基地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日常运营难以为继;气象科普人才严重匮乏,工作人员科普职业素养偏低,导致科普效果较差等。
(三)气象科普的方式与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气象科普工作不断创新形式、途径,丰富科普内容,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层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普工作。
本课题组针对该问题就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3份,均为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江苏、上海、宁夏、贵州等地区的普通民众,年龄层次较低,78%的受访者为在校学生。调查显示,61.7%的人经常关注气象,这源于气象信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上,网络渠道比重最大,为76.6%;广播、电视其次,为17.8%;横幅、展板和杂志、书刊的比例则相对较小(如图1)。
在对气象公共服务工作的评价上,76.6%的人认为一般,尚有待改进;在气象科普宣传方面,34.1%的人觉得力度偏小;对于气象节目和气象媒体的熟识度,61.7%的人仅知道1~2个,了解6个以上的仅有10.6%,公众普遍认为气象科普的内容枯燥、乏味。基于此,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气象科普不能一味利用传统科普媒介和渠道,而应在新媒體科普上加大力度。
三、发展气象科普事业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气象科普制度和机构建设
各级地方政府和气象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气象科普机制和机构的重要性,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监管部门,推进气象科普制度实施,努力将《气象法》、《科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各级气象部门应规范和完善气象科普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能,加强对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与引导,把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当地气象事业发展的全局规划中,并将成果列入目标考核体系,并且加强与世界气象组织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多边合作,推动气象科学的发展。
(二)完善气象科普体系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66.1%的人认为气象科普的体系尚不完善,表现为专、兼职科普人员的严重匮乏。因自身业务、科研任务的束缚,气象从业人员在气象科普上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而气象部门也无法提供更多的专职科普岗位。因此,为完善气象科普体系,应制定扶持奖励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吸引更多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社会人员兼职气象科普工作。一是选拔部分在职气象从业人员,使其融合到现有的气象科普机构中;二是邀请已退休的气象从业人员加入以发挥余热;三是建立各级各类气象科普培训班,针对社区、高校、农村等科普志愿者进行定向培训,建立一支强大的气象科普储备军。
(三)创新气象科普的形式、途径和内容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4%的人认为气象科普宣传的内容、形式过于单一。在新媒体语境下,气象科普工作应着力于形式、途径和内容创新:一方面,要通过大型网站及网络社交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充分占有更广泛的人群;另一方面,要创新气象科普的内容组织方式、丰富度和表现力,注重服务性、实用性和娱乐性。在进行科普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天气预报外,还应加强气象灾害预报,如现在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城市积涝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等,以及利于健康、家居、饮食等方面的信息和趣味资讯。
(四)推进气象科普事业市场化
为推动气象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公益性为出发点,解放思想,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通过创新形式、产品和项目开发气象科普市场;拓展延伸服务链,通过提升“文化附加值”、“服务附加值”来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气象科普事业;还可以考虑引入竞价机制,通过企业冠名、公益赞助和大型文化节庆等方式来获取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忠明,张姜知,黄媛.从我国气象科普史看文化传承[J].语文学刊,2013(21).
[2]何学勇.气象科普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陕西气象,2005(06).
[3]郑国光.中国气象现代化60年[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4]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
[5]薄芳珍.晚清译著《测候丛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李忠明,施威,查庆龄.气象科普文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语文学刊, 2013(21).
[7]刘林霞.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气象,2005(02).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GYHY201306064)。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