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2015-10-21刘娜娜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2期

刘娜娜

摘  要: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是现代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时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其关系着现代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文章对临空产业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空港经济区的产业类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希望为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港经济区;产业选择;空间布局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6-0117-02

航空运输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辐射作用,成为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驱动力,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空港经济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主流形态。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希望对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有所裨益。

1  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选择

所谓的空港经济区,指的是由于航空运输产生的巨大效益,在航空港周边的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人口、贸易、资本、技术和生产的聚集,从而形成了空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以临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空港经济区规划的首要内容就是产业类型选择。

1.1  临空产业的重要特点

临空产业具有明显的临空指向性,具备三个主要因素:其运输的产品具有高价值性、运输的实效性和快捷性、便捷的航线连接性。

适用于航空运输的物品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急迫性、鲜活、价值高、技术精、体积小、重量轻。因此临空经济的特征为空间圈层性、全球易达性、产业聚集性、市场速达性、技术先导性、临空指向性。

1.2  空港经济区的重要产业类型

要保障空港经济区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流的高效运转,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传统临空产业、延续地方产业基础的产业、新生态环保产业以及其他配套产业等几种产业类型。其中既有临空产业又有与之配套的非临空性产业。虽然在理论上来说临空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之间能够将完整的产业网络构建出来,然而实际情况下空港经济区并不能形成大而全的产业网络,而会以自身的情况为基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类型,从而将特色的产业网络构建出来。

1.2.1  临空产业

临空产业主要包括四个类型:

①服务于航空枢纽的机场业,包括后勤产业,为驻机场机构、航空公司和机场设施提供服务的配套产业。

②配套产业,主要包括航空旅馆业、航空产业研发中心、航空食品加工业、航空维修制造业、航空维修制造业等。

③临空关联产业,包括具有航空运输指向性的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

④临空引至产业,包括空港休闲娱乐业、凌空教育培训业等。

1.2.2  延续地方产业基础的产业

在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初期,地方产业基础提供了重要的起步支柱,空港经济区可能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和拓展,从而形成与其他空港区别的特色产业类型。

1.2.3  新生态环保产业

空港经济区可以利用区域特有的优势和资源,来发展具有生态性、低污染性和可复制性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别的是,新生态环保产业必须采用非传统的技术手段或者利用特殊的资源,该类产业往往是难以复制的,有利于形成特色,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的鲜花产业。

1.2.4  配套产业

配套产业虽不是产业链中的主要内容,但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指加工业和配套服务,例如批发业、餐饮业、包装印刷业。

1.3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的要点就在于众多产业中选择合适的产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3.1  将共性产业确定下来

首先要选择共性产业,将其可发展的临空产业选择出来。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对国际成功的一起参考和借鉴,从而进行临空产业的选择。航空配套产业和机场业是空港经济区的存在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将部分可行的临空关联产业选择出来。空港经济区后续可以陆续发展临空引资产业,并逐渐完善相关配套产业。

1.3.2  确定个性产业

空港经济区要以地方化视角其他空港经济区不同的特色产业。首先,要以本地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将地方产业基础延续下来,使其成为空港经济区的运营基础。其次,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的特有优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从而提高功能经济区的特有竞争力。

1.3.3  设立入驻门槛

设置入驻门槛的目的在于对不合适的产业进行限制,这也是空港经济区产业选择的必然要求。必须限制进入的产业有低附加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产业和高污染产业。要以当地的限制标准为基础将产业入驻门槛设立出来,对产业门槛进行清理,使空港经济区的产业运行更加高效。

1.3.4  将产业网络构建出来

各产业在空港经济区内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通过产业网络的构建可以形成产业集群的最佳组合。这就要求经济区要重视其他空港之间的联系、与本城的联系和区域間的产业联系。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要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类型的不断丰富和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行动态选择,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2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所谓的空间布局,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交通环境下,综合产业之间的趣味问题。在地理空间内,产业资源的关联性、构成和配置可以称为产业区位,离心力和向心力对产业区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现代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规律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空间布局模式选择主要围绕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具有特殊性,其发展需要一些支撑条件,包括自然环境、教育研究环境、区域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便利的交通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机场的自身条件。

临空经济区以空港为核心,大多分布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 min车程内或者周围20 km的范围内,临空产业与空港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关系。传统的产业区位理论将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设定为“中心—外围模型”,也就是呈现圈层布局结构,体现出各经济单元与机场之间不同的联系紧密程度。随着通往市区的交通干道和联系承办的不同,该模型也会出现变形。机场周围可以分为四个区:外围辐射区、走廊沿线发达区、紧邻空港区和空港运营区。

2.2  对产业布局造成影响的因素

对产业布局造成影响的主要有六个区位因子:社会因子、集聚因子、市场因子、劳动力影子、运输因子和自然因子,在产业布局中无形、弹性和柔性的因素正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特定交通背景之下,影响力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到达机场的时间距离因素、自然条件因素、与主城区的距离因素、发展计划因素、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以及地域文化等。

空港经济区的主要发展动力就是到达主城区和到达机场的时间距离,其关系着空港的交通通达性。此外,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也非常重要。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基础设施覆盖和道路通达性,从而将空港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来。空港经济区的空间拓展阻力条件包括地质地貌、自然生态承载力、地形和河流,其影响的理想圈层结构的变形,特別是在山地城市中,与此同时,其他限制因素还包括电磁覆盖区、噪音区和机场净空区。将阻力条件分析和动力条件分析结合起来,就可以将产业发展适宜性的综合分析结果得出来,再结合地域文化和既定的发展计划,将空港经济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确定下来。

3  结  语

现代空港经济区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各地相继开展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本文对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从而提高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以及空间布局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空港产业区网络的形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钟仪,吴良亚,马斌.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2] 范富.“十二五”时期太原产业发展和产业选择刍议[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2).

[3] 赵晓军,陈国生,张瀚文,等.大湘南示范区承接转移的产业选择[J].经济地理,2013,(12).

[4] 廖鹏,邹礼瑞.城市远郊区县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