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本粘性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

2015-10-21吴成慧

2015年36期
关键词:成本粘性未来展望文献综述

吴成慧

摘要:本文在阅读了大量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这些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分成国内国外两个部分,从成本粘性的存在性、特征、影響因素、经济后果和控制对策这几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成本粘性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目前我国成本粘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可供我国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成本粘性;文献综述;未来展望

自从2003年美国学者Anderson明确提出“成本粘性”这一概念开始,人们发现传统的关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是线性关系的这种看法可能并不是正确的,这种看法偏离了实际成本的状况。成本粘性研究的兴起对传统理论发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权威核心文献的梳理,对成本粘性的存在、特性、影响因素、经济后果与控制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为后续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提供经验参考,同时也要求人们以新的观点来看待成本变动的现象,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成本粘性的存在性研究

传统的观点认为成本会随着业务量增加1%则上升一定比例,随着业务量减少1%则减少相同比例,呈同比例变化。然而,美国学者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2003)[1]首次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Sticky” ?》,在该篇著名的文章里,他们提出,成本与收入的变动并不成比例,尤其是在收入下降的时候,成本降低的幅度是有限的,并首次提出了“成本粘性”这一个概念,同时运用大样本实证证明了美国上市公司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存在粘性现象。Chandra Subramaniam和Marcia L.Weidenmier(2003)[2]将销售成本加入到销售、管理费用中,将其称之为总成本,并以在美国上市的9592家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成本以及总成本都表现出粘性现象。其中,企业销售收入每增加1%,总费用增加0.93%;而当销售收入每减少1%,总费用仅减少0.85%。Balakrishnan等学者(2008)[3]在研究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医院时,发现医院整体上的营运成本也是具有粘性的。Farzaneh等(2013)[4]研究了在德黑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2001至 2010年的财务数据,同样给出了成本粘性存在的证据。随后Banker Rajiv等学者(2014)[5]依据全球普数据库,认为非对称成本的行为是一个普遍的全球现象。然而Dalla Via(2014)[6]以1999到2008年意大利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为大样本进行抽样,研究发现,成本粘性只在劳动力的总成本中出现,而不是表现为销售、一般以及行政费用都出现成本粘性现象,同时经营成本粘性也只在上市公司的样品中检测到。最近的研究显示,Ibrahim等学者(2015)[7]以探讨2004到2011年三项费用的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目的,再次证明了成本粘性的存在。因此,可以发现成本粘性的存在是普遍的。

(二)成本粘性的特性研究

企业的成本粘性是指业务量等额增减变动时成本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即成本表现“易增难减”的现象。然而,学者Dan Weiss(2010)[8]则指出业务量增加时成本的边际增加额小于业务量下降时成本的边际减少额,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成本的反粘性”。HONG-JUNG YONG等(2015)[9]研究韩国国防工业成本的行为发现,国防部门的样品中,SG&A费用和总制造成本呈现出抗粘性;其次,在商业领域,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总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中,也表现出成本的抗粘性。

(三)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Subra maniam和Weidenmier(2003)[10]分析了固定资产密集度、员工密集度、销售收入连续下降、存货密集度和利率这五个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了它们对成本粘性都会产生影响。Balakrishnan(2004)[11]验证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全负荷运转的企业,其成本粘性程度更高。Calleja(2006)[12]研究发现,法国和德国公司的成本粘性比英国和美国公司的成本粘性更显著,从国家的角度探讨了影响成本粘性的因素。Rajiv D.Banker等学者(2006)[13]以19个OECD国家12666家公司为样本,研究这些公司在1996年至2005年的财务数据,结合国家和劳动力密集度这两个因素,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对公司成本粘性会有重大影响。Balakrishnan等学者(2008)在研究加拿大安大略省189家医院时,发现不同部门的成本粘性是不一样的,与病患服务相关的核心部门的成本粘性最强,而医院的辅助和支撑部门的成本粘性则较弱,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影响成本粘性水平的因素之一。Yang(2015)[14]发现CEO是否过度自信会对企业的成本粘性造成影响。Zhai Sheng-bao等(2015)[15]验证了不同类型的银行链接会对成本粘性产生不同的影响,银行持有企业股份的这种链接会导致最小化的成本粘性,因为这种银行连接作为一种监督机制,有助于减轻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成本粘性。HONG-JUNG YONG等学者(2015)研究了韩国国防工业成本的行为,结果表明国防部门的劳动成本的变化率比商业部销售门表现出更多的成本粘性变化。KAMA ITAY(2013)[16]研究发现,管理者面临激励机制或满足金融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时,企业成本粘性水平会得到降低。Shust Efrat(2014)[17]发现折旧成本会提高成本粘性的水平,营业费用折旧后明显比为折旧前更具有成本粘性。

(四)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

Anderson(2007)[18]考察了成本粘性的信息传递作用以及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他们认为企业当期的销售额下降而企业管理者预期企业未来的销售额会增加时,成本粘性的增加会对管理者预期未来会计盈余增加产生积极效应。Weiss等学者(2010)[19]认为,当企业的业务量下降时,成本粘性水平较高的企业,其会计盈余下降得会更显著,因为这些企业的成本下降得较少,而会计盈余较大幅度的下降会增加会计盈余分布的波动性,所以,他们认为成本粘性会对企业下期盈利能力、企业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Baumgarten等学者(2010)[20]将企业的销售和管理费用比率与行业平均值的关系作为管理销售和管理费用成本控制的代理变量,如果前者低于后者,被认为成本控制有效,反之则成本控制无效。在销售和管理费用成本控制有效的公司,提高销售和管理费用比率对企业未来经营利润有正的影响。随后Banker Rajiv等(2014)[21]指出成本粘性的存在会影响管理者的最优决策。Balakrishnan(2014)[22]通过研究成本粘性的特点发现,长期成本结构决定确实会影响短期成本管理决策的能力。Labro(2015)[23]则指出医疗保健成本的成本粘性的行为变化会对医疗监管费用产生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成本粘性的存在性研究

孙铮和刘浩(2004)[24]以1995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292家公司的1994——2001年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为样本,通过研究发现销售收入增长1%,费用增长0.5597%;销售收入减少1%,费用只降低0.0578%,在我国首次提出和证明了“费用存在粘性”的观点。随后,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25]对我国在沪深A股上市的927家公司2001——2005年的数据分析研究后再次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成本粘性这一结论。韩飞和刘益平(2010)[26]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加到成本中去,将其称为总成本,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着总成本的粘性行为。周国强、文颖、熊延超和王涛(2011)[27]以营业成本代替业务量,通过对442家制造上市企业测试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存在成本粘性的行为。苏文兵、李心合、段治翔(2012)[28]以2007——2009年沪深2652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成本粘性的存在性。王东清和王煜姣(2013)[29]以及周丽,李水力和许琼月(2013)[30]同样发现我国上市企业确實存在较为严重的成本粘性行为。章贵桥(2015)[31]通过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成本粘性与企业自由现金流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成本粘性的行为。刘萍和何巍(2015)[32]在交通运输业证明了总成本存在显著的成本粘性的现象。陈宏明和黎紫红(2015)[33]证明了我国电力企业存在成本粘性。可见,在我国不同行业不同时间成本粘性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二)成本粘性的特性研究

朱乃平和刘志梧(2009)认为产生成本粘性的根本原因是成本的没落性,即成本已经实际发生。同时提出成本粘性具有普遍性、反转性和反向性三大特征。韩飞和刘益平(2010)选取我国42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3588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成本粘性的反转性和反向性的特征。王东清和王煜姣(2013)提出,成本粘性和成本反粘性在我国上市公司是普遍存在的,不同行业的粘性水平差异较大,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成本的非对称性会越来越不显著,说明了成本的反转性这一特点。孙泽露、洪荭、林嘉斐(2014)基于营运能力视角对成本粘性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制造业企业的收入成本关系中表现出成本粘性和反成本粘性两大特点。刘萍和何巍(2015)在交通运输业验证出成本“反粘性”的特点,但是并没有检验出成本粘性的反向性这一特点。陈宏明和黎紫红(2015)在我国电力企业中检测出成本粘性反转性的特点。

(三)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武(2006)[34]分析了A股上市公司1998 ~ 2005年年度财务数据,发现费用粘性存在行业差异,且制造型企业和信息技术业的费用粘性程度最高,证实了行业因素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孔玉生,朱乃平和孔庆根(2007)的研究指出成本粘性受时间范围、业务量、所在公司和行业的影响。同时时间范围越长,成本粘性水平越小;收入的大幅下降,成本粘性变小;同时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成本粘性水平较高。苏捷,苏宁和周莉(2012)[35]通过对成本费用粘性成因的分析中发现,管理者的素质行为对成本粘性有较大影响。崔亚男(2012)[36]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成本粘性行为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时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程度也与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并且这种影响程度也因为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的不同而有差别,市场化程度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的影响更大。周丽,李水力和许琼月(2013)认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提高会改善费用粘性水平;法制水平越高,成本粘性效应越低;同时指出股权集中度的降低有利于成本粘性效应的缓解。刘媛媛和刘斌(2014)[37]认为《劳动合同法》加剧了人工成本粘性。谢获宝和惠丽丽(2014)[38]将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对成本粘性问题的研究,在控制了企业自身经济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等因素后发现,CEO的任期、更替、薪酬结构和企业自由现金流水平都会对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江伟和涂柳媚(2014)[39]研究表明,差异化战略会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而成本领先战略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孙泽露、洪荭、林嘉斐(2014)认为成本粘性会受到企业所处行业、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影响。江伟,胡玉明和吕喆(2015)[40]发现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江伟和姚文韬(2015)[41]指出,在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的任期越长,企业的成本粘性越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高管临近离任时,企业的成本粘性会有所减弱。章贵桥(2015)研究发现,企业收入呈负增长,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快,成本粘性加剧。张剑英和王姣(2015)[42]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成本粘性水平负相关,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影响更为明显。刘晋和赵丽萍(2015)[43]指出寡头市场的企业成本粘性显著强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梁上坤(2015)[44]研究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未来的现金流,低估未来的风险,从而会导致公司具有较高的成本粘性。陈宏明和黎紫红(2015)指出,在我国电力企业中,成本粘性会受到管理者悲观预期的影响,管理者悲观预期程度加深,则企业成本粘性程度降低。聂建平(2015)[45]实证检验表明,存在盈利目标激励时,会使得成本粘性程度降低。

(四)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和控制对策研究

孔玉生,朱乃平和孔庆根(2007)认为,成本粘性的存在有利于公司的经营者获得更加准确的决策信息,有利于建立更好的计划与控制系统,同时在计划与控制阶段就考虑成本粘性及其影响因素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朱乃平和刘志梧(2009)提出,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有影响,成本粘性过低会造成企业长期绩效偏低;成本粘性也对企业经营决策有影响,成本粘性能帮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获取更加准确的决策信息。苏文兵,李心合,段治翔(2012)从管理会计角度构建了一个基于本量利分析、成本形态分析和成本粘性的盈利预测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基于成本粘性的预测模型比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将诸如成本习性等管理会计工具引入财务会计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谢获宝和惠丽丽(2014)指出,成本粘性程度过高会降低经营效率、加剧经营风险。刘晋和赵丽萍(2015)从经济决策角度拓展了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指出成本粘性的存在会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层经济决策的快慢,并且寡头市场企业的管理层其经济决策时滞显著长于垄断竞争市场企业。

為了控制成本粘性的程度,减少成本粘性的负面影响,李霞和韩彦峰(2009)[46]提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冶金行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开拓产品竞争市场、实现冶金装备的全面升级和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竞争机制这五个方面来减少成本粘性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周丽,李水力和许琼月(2013)认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对成本粘性与成本反粘性予以重视,并希望企业管理者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成本粘性对企业的消极影响。谢获宝和惠丽丽(2014)认为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加重企业成本粘性程度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指出高管应该强化受托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进行有效投资,并且合理利用资产,以缓解成本的粘性特征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梁上坤(2015)通过区分债务来源和债务期限,指出银行贷款债务等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关系能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同时短期债务的约束效果更佳。

三、总结和未来展望

2003年美国学者Anderson明确提出“成本粘性”这一概念,2004年我国学者才开始关注并研究成本粘性这个现象,随后,虽然我国学者对成本粘性的存在、特性、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和控制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够的,研究的方向大多也是在国外研究基础之上展开的,缺乏创新性。成本粘性这个话题是近年来才被人们了解和熟悉的,我国关于成本粘性这一现象还有很多未知之谜没有解开,因此,关于成本粘性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下去,以便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好的指导企业进行成本项目的管理。

目前我国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

1.在成本粘性的存在性的分析上,是否可以不要局限在个别几个行业中,能否证明在不同行业是否都存在成本粘性的现象?有没有例外?同时,每个行业成本粘性的程度是否不一样?影响成本粘性的因素在不同行业中是否又存在不同原因?同时,我国学者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基于上市公司的研究,然而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又有很大区别,能否证明非上市公司中也存在成本粘性的现象?我国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成本粘性现象也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2.在成本粘性的特性的分析中,是否只有普遍性、反转性和反向性这三个特点?能否继续深入研究出其他特征,同时特征之间又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成本粘性的特点将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在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都只是拘泥于在证明某个因素会对成本粘性水平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影响粘性水平,它们又是怎样影响的,因素相互之间有没有关联却很少在文章有谈论。

4.在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的分析中,成本粘性对企业的影响仅仅是对于企业盈利预测、企业绩效、企业决策这些方面的影响么?还会产生其他什么影响?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之间有没有办法转化?

5.在成本粘性的控制措施的分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对于这一方面,我国学者的研究就更少了,如何有效的抑制成本粘性的负面效应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未来研究方向。

6.在其他方面,比如应该怎么定性评论成本粘性这一现象,它的出现到底是好还是坏?既然成本粘性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能否将成本粘性用于更广泛的地方来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Anderson,Mark C.,Rajiv D.Banker,Surya N.Janakiraman.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oum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41

[2]Chandra Subramaniam,Marcia L.Weidenmier,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Sticky Behaviour of Costs.Working Paper,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2003

[3]Balakrishnan.Ramji,Gruca.Thomas s.Cost Stickiness and Core Competency:A Note.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25

[4]Farzaneh.NASSIRZADEH,Javad.Sael Mohammad,Mahdi.Salehi,Ali Haddad.BAYEGI Sayyed.A Study of The Stickiness of Cost of Goods Sold and Operating Costs to Changes in Sales Level in Iran.Studies in Business & Economics,2013;8

[5]Banker.Rajiv D.,Byzalov.Dmitri,Ciftci.Mustafa,Mashruwala.Raj.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rior Sales Changes on Asymmetric Cost Behavior.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4;26

[6]Dalla Via,Nicola;Perego,Paolo.Sticky cost behaviour:evidence from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Accounting & Finance,2014;54

[7]Ibrahim,Awad Elsayed awad.Economic growth and cost stickiness:evidence from Egypt.Journal of Financial Reporting & Accounting,2015;13

[8]Kama I.,Weiss D,Do ManagersDeliberate Decisions Induce Sticky Costs[Z].Working paper,2010.

[9]HONG-JUNG YONG,TAE-SIK AHN,HYUNG-ROK JUNG,JIN-HA PARK.Costing Rule and Cost Behavior in the Korean Defense Industry.Seoul Journal of Business,2015;21

[10]Chandra Subramaniam、Marcia L.Weidenmier,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Sticky Behaviour of Costs.Working Paper,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2003

[11]Balakrishnan,Ramji;Petersen,Michael J.;Soderstrom,Naomi S.Does Capacity Utilization Affect the “Stickiness” of Cost.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 Finance,2004;19

[12]Calleja,Kenneth;Steliaros,Michael;Thomas,Dylan C.A note on cost stickiness:Som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6;17

[13]Rajiv D.Banker,Lei(Tony)Chen.Predicting Earnings Using a Model Based on Cost Variability and Cost Stickines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

[14]Yang,Daecheon.Mergers,CEO Hubris,and Cost Stickines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2015;51

[15]Zhai Sheng-bao,Chen Zi-wei,Liu Ya-ping.Study on th 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nking connection and the cost stickiness.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2015;:35

[16]KAMA,ITAY;WEISS,DAN.Do Earnings Targets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Affect Sticky Co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3;51

[17]Shust,Efrat;Weiss,Dan.Asymmetric Cost Behavior——Sticky Costs:Expenses versus Cash Flow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4;26

[18]Anderson S.,Lanen W.,Understanding Cost Management: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Evidence on “Sticky Costs”[Z].Working paper,2007

[19]Dan Weiss.Cost Behavior and AnalystsEarnings Forecasts.The Accounting Review.2010.

[20]Daniel Baumgarten,Ute Bonenkamp,Carsten Homburg.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e SG&A Ratio.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0.

[21]Banker,Rajiv D.;Byzalov,Dmitri.Asymmetric Cost Behavior.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4;26

[22]Balakrishnan,Ramji;Labro,Eva;Soderstrom,Naomi S.Cost Structure and Sticky Cost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4;26

[23]Labro,Eva.Health-Care Costs:Discussion of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Regulation on Cost Behavior.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5;32

[24]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经济研究,2004;12

[25]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会计研究,2007;11

[26]韩飞,刘益平.关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总成本粘性的实证分析.财会月刊,2010

[27]周国强,文颖,熊延超,王涛.制造型企业成本粘性研究.财会月刊,2011

[28]苏文兵,李心合,段治翔.基于成本粘性的盈利预测及其精度检验.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

[29]王东清,王煜姣.上市公司成本习性测度与统计分析.财会月刊,2013;16

[30]周丽,李水力,许琼月.宏观政策抑制了成本粘性效应吗?.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8

[31]章贵桥.人民币汇率波动、成本粘性与企业自由现金流——来自A股上市公司2003-2011年经验证据.财经论丛,2015;2

[32]刘 萍,何 巍.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运输成本粘性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8

[33]陈宏明,黎紫红.管理者悲观预期与成本粘性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以电力业上市公司为例.会计之友,2015;13

[34]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35]苏捷,苏宁,周莉.成本费用粘性水平与管理层評价初探.会计之友,2012;29

[36]崔亚男.市场化程度、所有权性质与成本粘性——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会月刊,2012;33

[37]刘媛媛,刘斌.劳动保护、成本粘性与企业应对.经济研究,2014;05

[38]谢获宝,惠丽丽.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与企业成本粘性——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简.管理评论,2014;12

[39]江伟,涂柳媚.金融危机、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财会月刊,2014;18

[40]江伟,胡玉明,吕喆.应计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吗.南开管理评论,2015;2

[41]江伟,姚文韬.所有权性质、高管任期与企业成本粘性.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4

[42]张剑英,王姣.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商业研究,2015;2

[43]刘晋,赵丽萍.市场竞争程度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深沪主板上市企业的数据.会计之友,2015;11

[44]梁上坤.管理者过度自信、债务约束与成本粘性.南开管理评论,2015;3

[45]聂建平.管理者预期、盈利目标激励与成本粘性.财会通讯,2015;18

[46]李霞,韩彦峰.冶金行业成本粘性的成因及其控制.财会通讯,2009;02

猜你喜欢

成本粘性未来展望文献综述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成本结构对短期成本决策的影响
不同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差异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