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的互动

2015-10-21李艳丽

教育·综合视线 2015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师生笔者

李艳丽

每当打开教材,面对求知的孩子们,按捺不住的是一种教学探究的欲望。它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新课程的教师,笔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道路上,上下求索,致力于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激发情感参与,实现有效互动

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地悦纳自己并悦纳他人,在课堂交流中善于倾听,参与合作,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关爱、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能够实现有效互动。这些做法有助于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二年级语文时,笔者深深体会到课文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引导学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多多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或物去经历、去体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资源之间,实现有效互动。

例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自制与课文相关的头饰。还没到上课,他们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只有参与才能引起互动”。一个小小的头饰,已经让学生参与到了要学的课文中,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会细细地读课文,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用满腔热情去描绘剪裁,满怀喜悦地戴在头上,憧憬着怎样去表现这个动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大家开始进入自己的角色了,笔者就像一个导演在帮助演员们更好地表现自己,孩子们认真地读着,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捕捉,努力地去表现自己塑造的“小猴子”“猫头鹰”“小袋鼠”“狐狸”。笔者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去表现动物的特点,采用表演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并让学生互相评论。在阵阵读书声中,在句句评价声中,学生们有了进步和感悟。琅琅的读书声贯穿了四十分钟的课堂。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们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播着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为主体和伙伴;学生心中有老师,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导师和朋友,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分享。

互动是成功的关键

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出互动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是起点,也是沟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学困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正待奋起时,你能送去及时的微笑;当他们置身迷途时,你能及时给予指点;当他们失群、深感孤独时,你能及时给予关心,送去一份温暖……如果抓住了这些有利的教学时机,只要几句话,几分钟就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二,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目标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学是以促進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程活动之中,教师应坚持“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促使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第三,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间、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告语说:“让城市互动起来。”那么,在教学上也应“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都林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师生笔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