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动心灵的情弦
——专题片《筑梦月亮山》的抒情叙事

2015-10-21■言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题片支教细节

■言 楠

触动心灵的情弦
——专题片《筑梦月亮山》的抒情叙事

■言楠

陈晓明与他的苗族妻子

《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纬成。”情先于辞,为情造文先于为文造情,古代的文艺总论已经明确了情与辞的主次关系。党员教育专题片的创作同样遵循这一原理。然而,道理很浅显,实行却不易,由于党教专题片先天带有的思想教育与宣传诉求,我们这些创作者难免在创作中被主观目的干扰,结果经常“为文造情”,见事不见人、辞真情不真。怎样才能以情动人呢?其实,《文心雕龙》也给出了答案:“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挖掘细节,以情感人

一部人物专题片要拍好拍生动,必须有充分的生活化细节。长篇大论的慷慨陈辞其实往往空洞无物,高端大气的赞美歌颂其实经常枯燥乏味,我们应有意识地挖掘人物在生活中的细节和真情流露,像春雨润物般展现人物的情怀,像随风入夜般触动观众的心灵。

在我们制作《筑梦月亮山》之前,已经有多家媒体用不同角度报道过陈晓明的事迹,还有电视台以他为原型拍摄过电视剧。我们算是炒了“冷饭”,但却不能因此拾人牙慧。为了拍出自己独特的视角,我们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捕捉细节上,期望以动人心弦的细节揭示人物的情怀。我们选择了陈晓明在老家呆了仅仅一周后又要远离家乡的场景作为片子开头,并刻意特写了陈晓明母亲流泪的表情,运用慢放的特写镜头展现人物内心的不舍。离家前最后一顿晚饭,活泼可爱的小孙女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欢笑,这时我们给了陈晓明父母一个特写,观众会发现他们在高兴的同时,眼睛里却含着泪光。送别的路上,陈晓明的母亲紧紧抱着小孙女,在车子即将开动的刹那再也忍不住,悄然落下泪水,却又赶紧偷偷抹去。这时再由陈晓明说出“奶奶哭了,你奶奶太想你了,当年我走的时候你奶奶都没哭”,更为直接地表现出母亲对他们的不舍以及对儿子远去千里之外的苗乡支教的不解。流泪这个看似平淡的细节,由于这种沿着情感逻辑行进的跟踪抓拍而显得更加意味悠长,细节背后的情绪因此浓得化不开、重得放不下。在片子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又抓拍了陈晓明在中秋节夜晚坐在都柳江边凝望着天空中的圆月时那若有所思的眼神,使陈晓明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与母亲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形成呼应。这种情感逻辑极为严密的细节抓拍使片子的情感回路特别清晰而真挚。

虽然这些细节所表达的情感并非片子的主题,但却是丰满主题不可或缺的养分。“好花还需绿叶扶”,一切真实的情感表达其实都与主题紧密相关。

诗性叙事,以情动人

在一部仅仅20分钟的党教片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物故事都包容进去,而且也没这个必要,因为这样的累加并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叙事拖沓,没有想象空间和抒情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才是专题片应该努力追求的叙事效果。

我们摄制组第一次到月亮山时就被那里的情形震惊了。月亮山的真实情况远远不像她的名字那么美丽,她地处十万大山中,交通闭塞,百姓生活贫困,很多现实场景可谓触目惊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陈晓明舍弃沿海地区的宽裕生活,离乡背井来到这里扎根呢?此前有不少媒体都问过他这个问题,他都没做正面回答。不过对我们这些江苏老乡,陈晓明很是热情,胸怀也多敞开了那么一点点。他向我们讲述了这十年来的经历:支教之初是懵懂的,没有想到会和这里结下不解之缘;初到此地的见闻让他开始沉重,开始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支教期满后他开始放不下这里,主动申请延长支教时间来到条件最艰苦的污讲小学;成为正式教师后他似乎开始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执拗地回到了月亮山。这个过程中没有唱任何高调,且曾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和意志的动摇,却更能突出主人公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观众理解主人公人生哲学的蜕变,感受到他思想深处的飓风。片子的主体情节就是按照陈晓明讲述的脉络来进行的,我们不做人为加工,一切都让陈晓明自己娓娓道来;我们也不做总结陈辞,把思索的空间留给观众。而在这种叙事诗般的故事演绎中,观众自会感受到其间蕴含的莫名的情感冲击。

人性关注,以情塑人

一部人物专题片成功与否,要看其是仅仅展现了生活的表象,还是将镜头深入到了人物内心。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向观众呈现出人物的灵魂;将人物内心的情感暗流揭示出来,像绘画般浓淡相宜地铺展在荧屏上,才能以心呼唤心。

破败木楼里的学校

虽然片子的情节脉络是以陈晓明的讲述为主,但我们拍起来却不能如此偷懒,必须以我们的视角寻找最佳素材来展现其经历,否则就会是流水账。如何揭示主人公情留月亮山的深层动机?我们需要做进一步挖掘,为观众做好引导提示。我们在创作中选取了两个反映人物情感波动的故事。一个是陈晓明迎娶淳朴善良的苗族姑娘后,仅依靠每月三百多元的代课费无法维持生活,他因此深深自责。这个故事反映了陈晓明作为典型人物的常人一面,也为陈晓明因思想动摇一度暂离月亮山埋下了伏笔。另一个是陈晓明在山中迷路,生死一线间,全寨的人打着火把漫山遍野地找他,找到他后回寨子时,全寨父老乡亲都聚集在路口焦急地等他归来。这使陈晓明内心受到巨大震动,对于月亮山的同情亦在此刻升华,终于向自己许下了“一生献给月亮山”的诺言。人物内心的变化与行为是相互依存并互为表里的,当主人公结束家访,打着手电,吹着口哨,沿着他熟悉的山路回到寨里时,全片达到了情感高潮,主人公的形象也顿时深深刻印在了观众心里。

以事塑人是专题片塑造人物的原则性手法,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讲故事时也要注意“事不在多,情动于中”。所以《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升华主题,以情育人

抒情只是叙事的风格或手法,而不是最终目的。抒情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主题的升华,而从故事展开到主题升华过程中所有的情感抒发,其实都是道路上的鲜花和荆棘,铺垫成一条通往人生真谛的道路。所以,在抒情叙事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故事中固有的平凡而高尚的东西,体现人物身上高于大众但又回归大众的高尚情操,从而启发观众将片子放在更广阔的视角下审视。

陈晓明这个人物之所以典型,就在于他的所作所为不是出于一时的情感冲动,而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持之以恒的意志,他看似平常的行为中蕴含着千古不变的高尚道德真谛和对这一真谛无怨无悔的坚持。体现出这一层境界,叙事才算圆满成功。为此,我们精心构思,在片子的结尾设置了一段寓意深刻的总结性叙事。首先用孩子们的清澈眼神和朗朗书声进行寓意式情景特写,从而启发观众联想这一情景背后站着的主人公形象,甚至于与主人公一样在祖国边陲、贫困深山中默默奉献着的支教青年的群体形象。接着,利用以往新闻报道中的资料图像配合解说词,迅速回顾陈晓明这平凡的十年中不平凡的生活经历。然后,孩子们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梦想,当最后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像陈校长一样的老师”时,片尾的情感积累已至“满格”。最后,镜头摇向苍苍山野、飞越莽莽林海,陈晓明的画外音响起:“我相信只要我留在大山,就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至此,片子的情感升华已经完成,观众将由审视陈晓明转向自我审视,从而再一次思考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者为江苏省东台市市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专题片支教细节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