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卷·金克木自学成才的材料作文
2015-10-20周勇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5年9期
评析: 周勇(浙江省杭州育才中学语文
教师,杭州市作协签约作家)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周老师评】
这个题目的出处在2015年第6期《环球人物》,篇名《一次意外的指导》,作者为张小平,后被《读者》2015年第10期转载。原文说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列了校勘古籍用的参考书单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一位年轻的图书管理员请示馆长,结果刘没有借到。那个图书管理员记住了书单,一有时间他就看书单上的书,结果靠自学成才,成了大学者。这位年轻人就是金克木。
作文题的出题方向显然指向阅读。可以从“阅读与自我的关系”来确定基本立意。这个考题有意思的是,它把阅读的重要性作为抒发个人经验,立足当下,改变自身现状,服务于社会他人的意义呈现给了考生。
题目在审题难度上是没有障碍的,但考查的是考生思辨能力的层次。“阅读”话题在于人人都会写,人人都有感而发。这就是好题目的出发点。从区分度上来说,积极挖掘材料隐性信息,多维审题立意,将是文章成败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