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成为“狼”还是“羊”?

2015-10-20陈晋颖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9期
关键词:萱萱同伴事情

陈晋颖

情景一

一次午睡时,男孩初初被隔壁床的女孩萱萱咬了四口,两边的脸上各一口,左右手臂又各一大口。红红的牙齿印清晰地印在了初初脸上、手臂上,并且都快肿起来了。更令人不解的是,从头到尾,初初都没吭一声。老师阿姨发现后问他:“萱萱咬你的时候,你疼不疼?”他点点头。“那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他又摇摇头。

情景二

辰辰拿小椅子进教室的时候,撞到了天天,天天二话没说直接一拳打在了辰辰的鼻子上,辰辰顿时鼻血直流。老师批评了天天,天天委屈地说:“是他先撞我的!”

片段一中的初初是属于内向型的孩子,平时言语不多,反应也很迟钝。片段二中的天天又是个急性子,不肯吃亏,爱欺负小朋友,平时较容易有暴力行为。两个孩子的行为都比较偏激,一个过于温顺,一个过于强势。

有很多家长反映:家里是孩子的天下,我觉得孩子胆子也挺大的。可是,在幼儿园里却温顺得像绵羊,遇到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保护,身上也时常会挂彩回去。

现在幼儿园普遍以女教师居多,对于男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缺失,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造成个性上的许多问题:懦弱、不够勇敢等等。对于孩子受到欺负,我们究竟是应该教育孩子做“狼”主动攻击,还是当“羊”默默忍受呢?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一般是不让孩子对欺犯行为作出反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们不希望孩子在学校做个霸王,专门欺负别人,但不能把自己善良、文气被人当做弱点,任人欺负。

一、传统方法大PK

1.以牙还牙PK打不还手。

家长:“别人打你一拳,你不会也打他一拳啊!”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遇到此类问题的态度就是以暴制暴。这种立意本身并没有错,让欺负者尝尝被欺负的滋味,他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

教师:“被人打不要还手,先告诉老师。”老师的初衷可能是怕孩子还手得厉害,超过了对方打的程度,反而两个都要批评。本来是以受害者身份出现的,后来却又造成了新一次的伤害,也成了伤人者。可是如果受欺负的一方过于忍让,不仅助长了对方的攻击行为,还会让霸道更加“有恃无恐。”

2.故意PK不小心。

家长:对方是不是故意来打你的?

教师:当时对方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的!

在一天当中,渝渝会惹哭许多的小朋友,会有很多人来告他的状,一会儿是他抢了别人的玩具,一会儿是他从背后推了别人使人摔跤了……老师去批评他时,他总是说:“我不是故意的,我已经跟他们说了‘对不起了!”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会说:“对不起,没关系!”但有些孩子就认为只要承认了不是故意的,好像就能减轻或开脱所做的错事,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让这件事情一笔勾销,对方也要表示原谅,说没关系。孩子分不清对方是否有意伤人,这就需要老师对事情原委进行了解,并正确地判断。

二、正确的教育方法

孩子在幼儿园与同伴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总是有的,宽容地对待一些小事,学会相互谦让,但在遇到别人真正或多次的欺负时,可以这样做:

1.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先问问孩子和同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先有不当,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对错。

2.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绘本《咕噜牛》讲的是一只小老鼠遇见危险后,以假想的咕噜牛智慧地逃过想要吃掉它的敌人,并且在这个假想的咕噜牛真的出现后,采用了一招“狐假虎威”的方法,成功地化解了自己的危机。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我们不可能凡事都帮他们去避免伤害,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在遇到危险、遇到别人伤害的时候作出相应的反应、对策。幼儿在成长中还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大人的保护伞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为孩子挡去危险。大班的孩子不能凡事都依赖大人,要学着自己去处理同伴之间一些简单的问题。

(1)避开不必要的摩擦

不要去随意招惹那些喜欢打人的孩子。有时候,适时地避开对方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大声警告对方

当对方超出了普通的打闹范围,对自己实施武力攻击时,你要大声地警告他:“我不喜欢你打我,你不可以再打我,我不是好欺负!”

(3)增强自身的力量

让自己变得强大,教给孩子适时反击的能力。如怎样防御对方打人的动作。

(4)学会与人交往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开朗、大方的孩子比较受大家的欢迎,朋友多了,自信心也强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同伴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风靡一时,我让孩子们选择喜欢当狼还是羊?孩子们首选的是羊。其实是狼是羊本身都没有错,把握“度”很重要。羊和狼相比,羊是弱者,但是每次遇到危险,羊都能运用它的智慧化险为夷。我们不做凶残的狼,也不做任人欺负的羊,做一只智慧、勇敢的喜羊羊那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萱萱同伴事情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