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寄语的语境

2015-10-20晓光

大学生 2015年20期
关键词:校长大学生学生

晓光

校长在开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火起来,是从前几年华中科大校长根叔开始的,他引用了很多网络流行语,一下子让同学惊喜地感到校长与自己的心是相通的。后来诸位校长纷纷借鉴。也有人说堂堂大校长这种“卖萌”“扮酷”“玩潮”,是否有些不够严肃和庄重。不过如果把眼光投向更早,此前多年校长们开学毕业典礼上讲话多给人官样文章、简单说教的感觉。这样一看根叔演讲的价值就显现出来,很简单,他体现和表达了对学生的爱心,学生们能从他的语言和语气中感到校长真的在乎他们。

暖心就够了

现在再回看根叔们的这种暖心的演讲,我忽然觉得也是体现了那个时期社会的思绪。也许那个时期的大学生是不走运的,郁闷曾长时期是他们的口头语,天之骄子的身份逐渐褪色,“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话怎么听着有些让人心凉的感觉。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考研和留学成为热潮。很多留学生启程时会带着《大话西游》的光盘,《大话西游》最初在社会上几乎无人问津,是在高校才遇到了知音。从英雄消解为山寨草寇的大圣,大学生觉得这和自己的境遇多么相像。

面对高房价等生活压力,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面对人生失败可以从两个方向找原因,自己的和社会的:自己努力不够,才能不足是一种解释;社会不公,机会不等也是理由。从古到今这问题都存在,亚当·斯密写《国富论》,也纠结着想回答清楚。那时期流行的心灵鸡汤潜台词就是不管外部环境怎样,自己要寻找心灵的安静;励志故事也很泛滥,它“教育”人们哪怕工作环境多么严酷,也要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哪怕清洁厕所也要做到最好。

作为校长的演讲不是鸡汤文也不是励志故事,他其实只是表达了作为长者,我懂你们的所处所感所思所想所说,仅此就已让人感动不已。

回归?

不过到了这两年,校长们的致辞风格完全变了,他们鲜明地提出两点:一要道德情操,二要创新创造。这是又回到原来的说教了吗?表面有点像,但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讲道德情操,是反对“精致的利己主义”。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北大教授钱理群讲了一个故事:“一天我去上课,看到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他对我点头微笑很有礼貌,然后我开始讲课。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对教学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讲到哪里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学生总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点头、微笑,等等,就是说他听懂我的课了。我很高兴,我就注意到这个学生了。下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面前来,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对这样的话,我是有警惕的,我也遇到很多人对我的课大加赞扬,但我总是有些怀疑,他是否真懂了,不过是吹捧而已。但是,这个学生不同,他把我讲得好在哪里,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说明他都听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实说,老师讲的东西被学生听懂了,这是多大的快乐!于是我对这个学生有了一个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请你给我写推荐书。你说我怎么办?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

复旦前任校长杨玉良在2012年毕业典礼上谆谆告诫:“在当今的社会上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成功者,他们在递给你的名片上印着一箩子的头衔,他们有官场上的,也有商场上的,也有社会上各种组织的,所有这些头衔都代表了这些人在这个社会当中复杂的身份,复杂的社会角色。令你眼花缭乱。他们往往还极具创造性,能够创造性地去适应各种所谓的环境,他们长袖善舞,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呼风唤雨,所向无敌。……他们工于心计,圆滑世故,一举一动都笼罩着利益的影子,他们把利益当做唯一的驱动,原则、信念都可以为了利益而让路。”

尽管人们对大学对校园时有指责,但相对而言,大学校园还是社会上比较洁净之地,还是有很多维护它的人们,这是教育天命之所在。面对“居大不易”的生活压力,有人难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也会“安慰”自己,我也是不得已。但必须有人告诫学子,这是不可学的。曾看到一篇文章,讲理想的大学校长应该什么样,文中就说到,当社会出现失范的时候,大学校长和教授们要出来发警示之言。这也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吧。

校长讲创新创造多引用本校学子作为激励榜样。创业是时代的大潮,是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都一致拥护,拧成一股绳来做的事情。年轻人,有知识的年轻人,大学生是其中的主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公益、科研和商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今年新生开学典礼的致辞就包含这三点,虽然他的标题是“独立,成就更好的自己”,里面的三层意思是独立之自信、自励和自省,但举的三个自信、自励和自省的例子故事分别对应了公益、科研和商场(当然都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的故事)。

公益——一位学生“带着一把小提琴、一个背包和50元现金,通过火车上的表演和演说筹集到4850元钱,他完成了跨越15个省市的梦想,并把除去旅费的钱全部捐献给公益事业。”

科研——“2012年6月15日的凌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这位年仅25岁女孩的眼睛,发现了人类苦苦找寻半个世纪的希格斯粒子的存在!”这位发现“上帝粒子”的女孩就是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04级杨明明。“她赴MIT攻读物理学博士,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一待就是三年多。那一段时间,除去每天三四个小时的睡眠和休息外,她沉浸在实验室中,观测、研究、讨论,与数以千计的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交流、PK、碰撞。”

商场——“你们有这样的一位师兄,他叫戴文渊。他在校时曾在第29届世界ACM大赛中夺得全球总冠军,但荣誉和光环并没有让他迷失自我,反而让他自省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毕业后,戴文渊在自己的兴趣驱动下,先入百度,帮助百度建起了中国最大最成功的学习系统,被誉为迁移学习领域天才少年,获得百度百万美元最高奖。短短三年,年仅29岁的戴文渊就晋升为凤毛麟角的T10级百度科学家,这几乎是在百度工作的众多名校毕业生追求一生的目标。站在前进的路口,戴文渊又一次审视自己,询问自己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会在哪里。2014年,这位被IT界精英膜拜的大神再次选择自我超越,与全球顶尖的数据科学家一起创立‘第四范式公司,志在用数据刻画规律,让数据创造价值,‘用技术改变世界。”

好风凭借力

“时来天地皆用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校长鼓励同学们改变世界,仅仅就在几年前还难以打动人心。多少年来,在外来加工和房地产发展模式下,劳动力市场上技术工人受青睐,大学生竟和农民工一起沦为就业最困难的两类群体。在这种语境下提“改变世界”会显得不合时宜,那时孙大圣往往只能蜗居山寨。

今天的大学生能用“技术”改变世界,因为新科技革命步伐越来越快和有力。和同学们接触最密切的移动互联网忽如一夜春风来,点燃了创业的导火索,仅仅两三年时间就蔚为可观。现在想想三年前那是多么久远的感觉。和以往的下海潮不同,这次的互联网+触发的创业主力天然是大学生和刚毕业不久的白领。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以前他们被教育规规矩矩学习前辈的经验,这次浪潮,前辈们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如何在网路中游泳。

北京邮电大学一位同学的一个公益项目是组织大学生到养老院中教老人们使用手机,教他们发微博微信。而同时他们也从老人那学习了人生的经验和智慧。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寓言”,是社会从前喻社会向后喻社会过渡的“寓言”。而风险投资家们更是谦卑地追捧年轻人的好项目,希望有幸能投资给他们,即使连他们的项目是什么意思也看不懂,还自嘲:看得懂就不投了。

校长的讲话总是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也从中透露着时代的变迁,

今年,他们要表达的是愿同学们抓住这个充满创造机会的年代。

猜你喜欢

校长大学生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校长给力“九个一”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