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2015-10-20张元华凌东兴江秀聪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9期
关键词:产业链

张元华 凌东兴 江秀聪

【摘 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地位,创新驱动已是大势所趋。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经过多轮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脱节背离,容易导致科技创新孤岛现象。本文从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结合入手,探讨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结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 创新链 政产学研用 组织方式

1形势和背景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地位,真正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当前科技工作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中央的重视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各方面的期待日益强烈,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对科技事业来说,既是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不能回避的一场“大考”。

(1)“三个怎么办”:刘延东副总理在2013年12月20日听取科技部全面工作汇报时强调指出:在研究部署科技工作时,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一是在我国科技创新“跟踪、并行、领跑”三者兼有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该怎么办?二是在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方式调结构两个“大势”历史性交汇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该怎么办?三是在技术路线多变和商业模式多样互相叠加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该怎么办?

(2)“四个不适应”:在2014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万钢部长在报告中指出,当前科技工作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不适应:一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与加快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二是科技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不足;三是科技管理方式与快速增长的科研资金和日益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不相适应,面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的分类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四是政策环境与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亟待加强。

(3)“五个脱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科技地位与经济地位还不相称,虽然经过多轮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归根结底存在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相互脱节、背离现象。

政:一些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过度行政化,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存在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

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面临着“需求与能力相矛盾”的尴尬。

学:高校集聚了大量科技资源和人才;科研评价导向不够合理,许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难以与市场接轨,造成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叫好不叫座。

研:科研院所科技资源相对丰厚;专利申请量虽居全球前列,但质量有待提高,专利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很弱,大量专利处于休眠状态;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手上空有技术成果,却苦于没有资金开发”。

用:市场需求旺盛,资金充足,但找不到好项目、好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九次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专题的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因此,落实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回答好刘延东副总理的“三个怎么办”,改变万钢部长提出的“四个不适应”,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必须紧紧抓住“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这个核心,切实围绕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使更多的优势资源向产业、企业集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2 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创新链。创新链是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结构模式。是指围绕某一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节结构模式。按参与主体及活动形态,通常包括“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产学研是内因,政、用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研是科技资源集中的地方,研发活动源源不断,形成强大的对接产业的动力源。产的技术需求,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瓶颈的破解,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导和推行者,是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宏观引导者。市场,也可理解为面向用户需求,是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风向标,也是产学研结合最终成绩的检验者,对产学研结合起着重要的需求牵引作用。

(2)产业链。产业链是不同企业生产或合作形成的动态网络。产业链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西方经济社会逐渐将其演变为生产系统、商品链、增值链等概念。近年来国内引进产业链概念并对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产业链组织的形成主要企业是基于价值增值、分工协作、产业内自身考虑和选择的结果,以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为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而与其他企业或产业部门围绕不同中间产品的生产或交换横向或纵向合作、联盟而形成的动态网络组织。

(3)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从两者的概念定义来讲,创新链中的“产”和“用”已经融入到产业链,以产品、商品的用户体验为内容形成对创新链活动的牵引。产业链中价值增值包含最多的应是智力支持和创新成果。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两者的结合问题始终备受学界与业界的关注。一是两者结合的不紧密,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即创新链重“学”、“研”,崇尚学术成果,不重视“产”、“用”所提出的用户需求,制约了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产业链重资本积累、重企业逐利,而不重视产品创新、产业升级。二是两者组织活动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最为突出的就是科研创新的“不确定性”实施与产业“确定性”的组织运行。三是当前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瓶颈凸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只有依靠科技创新这一条路。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作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战略构想显得格外重要。

3如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1)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责成有关部门牵头,加强对相关产业的调研分析,提出重点扶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产业发展搭建虚拟产业链。

(2)编制各产业链的技术创新规划和创新路线图,明确各产业链重点研发的领域和技术需求,以及需要培育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平台、配套体系。

(3)提炼挖掘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和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

(4)确立重点项目实施计划。改变项目自下而上的申报方式,采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运作。根据产业链发展需求和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确立研发方向和重点,设立一批重大项目,组织相关企业公开招投标,按期组织实施。

(5)政府出资组织成立科技投资担保公司,为链内承担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产业化示范项目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同时为企业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政策,共同构成“创新联盟(技术支撑)—创新技术(项目)—资金支持—贷款担保或贴息”的投融资扶持模式,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协同藕合。

参考文献:

[1]刘贵富.产业链基本内涵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8):95.

[2]游振华,李艳军.产业链概念及其形成动力因素浅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1):100-103.

[3]张换兆.发达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及启示[J].中国科技金融,2012(2):9.

作者简介:张元华(1975—),男,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工学学士,现工作于山东省临沂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纺织非遗,保护链+产业链
铲除论文造假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产业链春之奏鸣
手机恶意软件产业链博弈及演化分析
孵化电商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