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进高校审美教育功效的建设思路
2015-10-20程建强孟进赵明
程建强 孟进 赵明
【摘 要】高校审美教育的育人功效和重要性毋庸赘述,然而高校美育的功效现状并不乐观,呈现出实用化、物质化、功利化和娱乐化等错误倾向。为改善现状,须着眼于育人的全局视角,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生为本、统筹规划,针对新趋势、新问题,推进审美人际关系、提升活动内涵、探索育人常态等建设思路,有效发挥美育的育人功效。
【关键词】高校审美教育 功效 建设思路
【Abstract】It is needless to say the efficacy and importance of college aesthetic for education, however, its status quo of effectiveness is not optimistic, showing some erroneous tendencies, such as pragmatism, materialize, utilitarianism and entertainment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must focus o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further emancipate the min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dhere to Student-Centered, and overall planning. Against new trends and new issues, promoting aesthetic relationships, enhance activity connotation, explore educational norm and other construction ideas to effectively play aesthetic efficacy.
【Keywords】colleges esthetic education ;efficacy; construction ideas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受社会经济转型、西方思潮、多元价值的影响,在校大学生呈现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全面成长。美学之父鲍姆嘉登认为美学为一切内省的精神活动和一切自由艺术打下良好基础,爱因斯坦则认为学生只有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对价值才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但通过专业知识教育无法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美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学生人格素养。故高校不仅要重视审美教育对推进全面育人的价值功效,更要立足功效现状,在深化社会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期,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新潮流、把握新规律、转换新思维、开创新局面,探索推进高校美育功效的建设思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立体美育格局。
1 顺应时代潮流,占领校园网络审美教育新高地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助推着网络通信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社交、娱乐、购物等层次需求的主要工具和平台,高校学生是构成网络用户群体的主力军,几乎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他们掌握前沿的网络技术、遨游于网络信息海洋。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获取实时信息,各大搜索引擎成为新的“百科全书”;高校网络环境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进而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校园网络文化。然而,网络既是快速实现层次需求的“乐土捷径”,也是埋藏各种危机与陷阱的“是非之地”。
为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开辟网络美育途径,把网络纳入到高校美育实践的范畴加以有效利用。一是利用校园网站网页、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信息发布平台和社交工具,开设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栏目和板块,以创新的手段、丰富的内容、醒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参与审美和追求高雅网络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针对网络发生的时事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高校应及时地以审美的视角向学生加以阐述,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三是高校可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开设相应的网络美育课程,多途径拓宽大学生审美文化的视野,指导大学生认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审美文化,把握文学作品、美术艺术、音乐、影视等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观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眼光。网络美育路径,以先进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生为本、以“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持续创新,主动占领校园网络审美教育高地。
2 把握思想动态,实现校园人际审美关系新发展
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社会多元价值的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90后大学生展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特点,崇尚民主和自由但责任意识淡薄,标榜个性独立、张扬但心理素质差,注重集体参与但功利化、自我化趋势明显。高校应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趋势,实现人际审美关系新发展。
师生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建立人际审美关系是建设校园审美文化的中心环节。审美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朋友式的对话关系,以互相尊重为前提,贯穿于课堂和课外的一切活动中。这种对话要求遵循审美交流的原则,是一种侧重于内在美的情感流露,诸如语言、板书等外在的审美要素只能作为开展对话关系的一个辅助手段,如若过分刻意追求,则会扩大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势必会弱化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功效。因此,建立师生人际审美关系,根本在于教师提升自身内在的审美素养。只有教师以发自内心的真诚,才会唤起学生的真诚,如此,审美意义上的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建立。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学行为的外在形式才具有真正的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也只有这样,教学行为的审美化才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2]
任何对话的产生都是双方主动参与的结果,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师生人际审美关系建立的关键。师生间的对话不仅限于课堂,更要从课外做起,只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敞开心扉,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进行平等、真诚的心灵交流,才会触及学生的内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而,这种课外的良性影响会渗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和创造活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简言之,实现校园人际审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转变“角色”,抛弃“传教士”式的角色定位,在于能否切实提升自身内在的审美素养,在于能否由“课堂”回归“生活”。
3 着眼精神需求,赋予校园审美艺术活动新内涵
学业、成长成才、竞赛、择友、就业等多重现实压力,映射出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多样需要,他们不仅有求知的欲望,而且适时衍生出渴望得到人文关怀、展现艺术才华、得到别人认可和尊重、获取心理审美预期等精神需求。通过课堂教学无法充分地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必须要借助于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改善比较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以期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杜卫教授认为:“校园艺术活动是校园审美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课堂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更能体现审美层面的人文情怀,它不仅可以创造浓厚的审美氛围,而且能进一步推动校园审美人际关系的建立。”
目前,高校课外艺术活动明显存在一些问题:活动氛围过于严肃;深受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功利化倾向明显;充斥精英教育理念等。与美育所倡导的促进学生感性自由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审美艺术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自由发挥学生的感受力为重点,避免在活动参杂中“应赛”或“应奖”的功利化倾向;做好活动的策划宣传工作,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扩大活动受益面;教师要做好指导性的工作,帮助学生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新潮艺术及思想加以辨别的吸收,引导学生自主发挥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主观能动性。校园审美艺术活动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濡染功效,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针对学生精神层面的现实需求,依托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结合学校人文特色,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为学生个人或团体性的艺术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撑,包括经费、时间和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的创新、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美的创造、美的体现、美的感受;引导学生依据才艺特长、兴趣爱好成立艺术组织或艺术团体,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挥学生审美创造力、展现学生审美情趣的创造平台;合理利用各种活动载体,有效植入恰当地审美元素,比如某校定期开展的艺术节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美的质感,其中汇聚了诗歌朗诵、演讲辩论、心理场景剧、舞蹈等项目。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审美艺术活动而深刻地感悟美、理解美,增强审美自觉性,从而促进能力、个性及创造性的协调发展。
4 统筹有效资源,开创校园审美环境新局面
校园审美环境是校园审美文化和师生审美理想的物化形态。审美化校园环境是建立人际审美关系和开展审美艺术活动的载体,有着独特的美育功能,尤其对促进学生心灵、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升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审美化校园环境,要以符合学生身心自由和谐发展为目的,让校园审美环境成为学生个性情感诗意栖居和生长的居所。
在物质崇拜、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浮躁低俗的元素正在不断渗透到校园审美环境当中,如校园宣传栏被广告层层覆盖、商业促销行为充斥校园广场,培训考证宣传单页处处可见等情况。高校应立足现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审美环境的塑造,开创校园审美文化环境新局面。一是统筹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主要作用于校园审美环境的感染力,通过窗明几净、鸟语花香来愉悦人的身心,隐性资源有助于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追求美成为校园风尚,两者遥相呼应共同促进校园审美文化环境建设;二是整合内部建设和外部延伸,内部建设是在校园、教室、餐厅、寝室等场所倾注审美元素,以审美眼光着力打造学生活动中心、课堂审美课程、寝室生活环境,外部延伸是利用校园周边环境、社会资源等方式延伸审美文化资源,使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具有美育功能的社会资源作为延伸纳入审美环境范畴,弥补校园资源不足,增加校园审美文化环境的多样性;三是传统继承和文化创新并举,校园审美环境的建设需要传承优秀校园文化,同时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创新,美的追求永无止境,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合力打造与时俱进的校园审美文化新环境,比如“北大未名湖”既是传统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创新的灵感来源;四是兼顾共性需求和个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需求可视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新环境的营造既需要保障多数学生审美共性需求,开展符合大众喜好且乐于接受的艺术活动,同时也要照顾到少数学生群体的审美个性需求,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注重张扬自我个性,正面的、理性的个性需求应予以鼓励,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为“时代美”的代言人。高校审美环境通过整合分散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发挥校园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以提升美育在校园内传播和共享的广度和深度。
5 立足美育现状,探索“真”、“善”、“美”一体化的育人新常态
目前,高校美育课程体系薄弱、层次偏低无法满足学生对“美”的预期,存在“胡子眉毛一把抓”和“良莠不齐”的现象;美育实践活动或流于形式或千篇一律,抄袭模仿随处可见,雅俗不分一哄而上,不仅没有创造美,反而消磨了学生对于美的创造,误导了学生对于美的判断。
高校智育、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求真”和“向善”的优良品质,然而“崇美”的教育实践却没有达到出其应有的高度,造成了学生综合素养的片面性,容易造成精神层面“钙”的缺失,因此,高校需要立足育人现状,探索“求真”“向善”“崇美”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新常态。
探索有效的审美育人的新常态是高校顺应发展趋势、实现全面育人的现实需要。首先要重视审美课堂教育,优秀的高校审美课程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灌输,审美课程应具有发散性、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不仅是课堂上的审美理念传授,更与课外审美实践形成互补,一动一静,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理论和实践双层面认识美、感知美、吸收美;其次要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应向着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组建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尝试探索交叉学科的教学模式,开展具有审美高度的教学科研活动;再者要加大“美育”的经费支持,可以设立美育专项资金,支撑美育的科研和创新工作,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美育科研和教学实践;最后要建立多维度美育考核评价机制,设立科学的评价指标,设置合理的指标权重,研究可量化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评价,有利于认清现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改进。在“德育”、“智育”育人实践的基础上,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高校才能形成有广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全面育人模式。
6 结语
大学生的成长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美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美育实践永无止境、美育创新永无止境,高校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与时俱进地探索美育的新路径,着力打造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立体美育格局。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50-354.
[2]蔡元培.《美育人生》[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3]金雅主编《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60.
[4][美]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节选)[J].红蕾·教育文摘旬刊,2012,(1):21.
[5]杜书瀛.《论审美活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4).8-16.
[6]李滋熹.《艺术活动与审美距离》[J].艺苑,2008,(6).
作者简介:程建强(1987-),男,汉,山东人,助教,美术学硕士,201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孟进(1984-),男,汉,山东人,助教,管理学硕士,2012年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赵明(1988-),男,汉,甘肃人,助教,哲学硕士,2012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从事学生管理和素质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