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具体,习作才会“有血有 肉”
2015-10-20何长平
何长平
有一位同学在 《夏季里的一件趣事》中,写了和爸爸去水库钓鱼这件事,重点段是这样写的:
到了水库,我们就开始钓鱼了。我总着急,一会儿就提鱼竿看看,钓不着就换个地方。我换了许多地方,可还是钓不上来鱼,只好向爸爸请教。爸爸告诉我,钓鱼要有耐心,才能有收获。我就按照他说的做了,果然钓上了许多鱼。回到家里,我吃着自己钓的鱼,可真香啊!
此片段写得很空洞,干巴巴的,只有骨骼,没有血肉。对钓鱼的过程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记叙,缺乏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学钓鱼的过程写得太简单,看不出钓鱼有什么乐趣。特别在如何培养耐性上,没有深刻的立意,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既然写的是钓鱼,就要围绕钓鱼来展开事情的情节,比如“我”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写出波折,写出钓鱼特有的动作,体现出钓鱼的乐趣,突出文章的中心。
在老师的启发下,小作者努力回忆当时垂钓的情景,修改成下面的样子:
起初,我心里真着急,一会儿就提起鱼竿看看有没有鱼咬钩,可是,好半天也没见个鱼影儿。这时,爸爸却钓上了一条大鱼,我看着急得直跺脚,索性换一个地方钓。爸爸对我说:“钓鱼最要紧的是耐性,要‘稳坐钓鱼台,沉住气。”接着,他又教我怎样观察鱼漂,何时提竿等等。这回,我决定锻炼自己的耐性:我先把鱼钩向外一甩,然后提着鱼竿静静地坐在岸边,两眼死死地盯着鱼漂。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鱼漂抖动,我有点耐不住了,轻轻一动鱼竿,觉得挺沉,心想:一定是一条鱼。于是我大喊:“爸爸,有鱼了!”说着,我把鱼钩提出水面,但一看,原来是一团破布。我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时,爸爸又鼓励我说:“贵在坚持,再耐心一点。”
这回我下了决心,鱼漂不动我不动。还别说,不一会儿,鱼漂就突然下沉。我猛地一提鱼竿,鱼线绷得笔直,鱼竿弯得像弓一样,一抖一抖的。接着,一条鱼被我拽出水面。鱼在水面蹦来跳去,拼命挣扎,我死死地抓住鱼竿不放,真是既刺激又过瘾。我激动得大喊:“我钓着了!”爸爸立刻跑过来帮我,那条鱼很快就“束手就擒”了。
看着自己的战利品,我深深地体会到:钓鱼,不仅能给人带来乐趣,还能磨练人的意志。
修改后的片段,充实了很多,文字由原来的一百多字增加到四百多字,详细地描写了钓鱼的过程,再现了当时的场景。钓鱼过程中的心理描写生动逼真,符合初学钓鱼者的想法。爸爸的两次鼓励,对培养我的耐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甩钩、提竿、看漂等动作和鱼上钩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现了趣在其中,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