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贤祠里访三贤

2015-10-20李训刚

档案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富弼青州后人

李训刚

青州是古代“九州”之一,位于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今年夏天,有幸造访青州古城,不免发思古之幽情。在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有范公亭公园,因范仲淹惠政青州而得名。园内楼台参差,湖水潋滟,花木阴翳,溪流蜿蜒,古木参天,竹柳翩翩,曲径通幽,得趣天然。

范公亭为六角飞檐,顶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天光下射,水光潋滟。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别具风格。井亭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展示了后人对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品格的慕念。

亭东有三贤祠,为后人祭祀三位青州知州富弼、欧阳修、范仲淹之所。范公祠居中,建于范仲淹离开青州不久,富公祠与欧阳公祠故址均在城西瀑水涧之侧,明末皆移建于范公祠左右,始称“三贤祠”。

富弼(1004—1083),河南洛阳人,官至宰相。北宋庆历七年(1047)五月,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知青州,兼京东路安抚使。当时黄河以北大水泛滥,大批灾民逃至青州,富弼均妥善安置,于是灾民互相转告,聚集青州达60—70万人,富弼改变以往的安置办法,筹划公私房十余万间分散安置,并组织灾区的官吏发给俸禄,分区管理灾民,并常派员慰问。灾区的官吏极为感动,皆尽力救灾。同时,富弼劝说青州富户献粮,允许灾民利用帮工换粮,山林坡泽中可食用的任凭灾民采集,由于措施得力,救活了五十余万人,并从中为国家招募精兵万余人。至皇祐二年(1050)底离任。富弼知青州3年半的时间,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深得州民拥戴。

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1051年,范仲淹从杭州调任青州,接替富弼任知州。范仲淹知青州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很快。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众百姓感激不尽。恰在这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百姓以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并在泉子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人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欧阳修(1007-1072),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1068年,欧阳修曾以兵部尚书知青州。任职一年半的时间里,欧阳修实行“宽简而不扰”的政策,并抵制了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使得青州出现了“年丰千里无夜惊”的祥和局面,赢得了青州人民的爱戴。

清顺治18年,青州知府夏一凤于祠后崇台之上建后乐亭三楹,以示继承范仲淹先忧后乐之遗风。民国初年,在台南侧建“澄清轩”8间,前后均亮窗出厦,为游人休憩之所。三贤祠内有唐楸2棵,宋槐3株,均老干虬枝,枝繁叶茂,历经千载,生机盎然。古树下,翠竹旁,耸立着一块块石碑,或为重修井、亭、祠、堂的铭记,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石刻。

民国23年5月的一天,爱国将领冯玉祥拜谒范文正公祠,缅怀先烈,感概时事,亲笔题写下一副对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对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和执政清廉的一番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三贤祠内,如今有“廉政青州”历代清官故事展,成为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猜你喜欢

富弼青州后人
豁达大度的富弼
富弼的不争
富弼的不争
青州艺术产业发展优化路径
富弼大度
论后人和陶“归去来”辞之缘由
红丝砚美甲天下 即墨侯俊冠九州——论青州红丝砚
山东青州云门山大云寺历史考辨
霍家的败亡带给后人的警示
身残创基地 呕心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