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分析

2015-10-20马俊祥

关键词:休克溶栓成功率

马俊祥

(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上海 2011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分析

马俊祥

(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上海20110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急救治疗。对比两组心力衰竭、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发生率和治疗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心力衰竭、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采用急救治疗,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再次休克和诱发出血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治疗

心肌梗死指的是患者机体冠状动脉持续出现缺氧、缺血情况进而导致心机坏死的症状,此类疾病会引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最后造成心脏骤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过往通常给予患者溶栓治疗,但此方法起效缓慢,而急救治疗可快速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70例给予急救治疗,对比静脉溶栓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0.18±4.98)岁。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0.51±5.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吸氧和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前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236)300 mg和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300 mg,同时给予尿激酶(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276)150万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 min;12 h后再给予肝素钠(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05)40 mg,1次/12 h,肌肉注射,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急救治疗,治疗前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急救过程中需给予肝素钠持续静脉滴注;并给予冠脉造影和梗死血管介入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治疗,按照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经桡动脉入路或者经股动脉入路;急救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急性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同时给予肝素钠持续治疗7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心力衰竭、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发生率;同时统计两组治疗成功率情况。成功:患者在后续治疗2 h内,胸痛症状完全消失且出现再通性心律失常,后续治疗14 h内发生肌酸激酶同工酶酶谱再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心力衰竭、再次休克和诱发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力衰竭、再次休克、诱发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力衰竭、再次休克和诱发出血发生率对比 [n(%)]

2.2疗效比较

观察组成功30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85.71%(30/35);对照组成功19例、失败16例,成功率为54.29%(19/3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静脉溶栓治疗中溶栓药物可有效溶解血管栓塞部位,恢复血管中的血流流畅[3]。但在给予患者溶栓治疗时,需重点注意患者心肌梗死发生至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通常发病后6 h内给予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病情恢复越好[4]。但溶栓治疗的缺点在于溶栓药物的药性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容易出现ADR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症状,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溶栓药物的使用剂量[5]。

在本研究中,采用急救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采用溶栓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救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疗效。其原因主要为急救治疗通过放置支架直接使阻塞的血管再次畅通,进而有效恢复心肌血液流通,促进血液循环,最终改善临床症状;急救治疗通过电击除颤可有效起到急救效果,并且在心脏骤停2 min后实施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较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李丽[6]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其原因主要为急救治疗中对于心肺复苏操作不受时间限制,进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采用急救治疗,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再次休克和诱发出血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

[1] 闫学斌.急诊介入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171-172.

[2] 王 微,宋 维,陈文腾,等.基于Utstein模式下的院内心脏骤停原因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01):24-28.

[3] 张晓丽.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03):232-234.

[4] 张思光.“四步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颤动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 67-69.

[5] 赵 勇.应用急救一体化措施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04):193-195.

[6] 李 丽.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3):87-88.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2.22

B

ISSN.2095-6681.2015.22.043.02

猜你喜欢

休克溶栓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