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015-10-20袁青锋郑新疆张静管利军徐宇强朱
袁青锋 郑新疆 张静 管利军 徐宇强 朱晓平
摘要:采用喷施化学打顶剂和人工打顶方式对棉花进行打顶,比较不同打顶方式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打顶时,棉花的株高、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高于人工打顶,单铃质量、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使用化学打顶方式,棉花有增产潜力。
关键词:化学打顶;棉花;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072-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生态条件适宜棉花的生长。打顶是棉花栽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其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目前,新疆兵团棉区机械化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棉花打顶仍无法摆脱手工操作。近几年,由于劳动力资源紧缺、用工成本上涨过快,棉花打顶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或打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机械打顶对棉株蕾铃造成一定的机械损伤,降低了棉花的吐絮效率,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
化学打顶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控制棉花的无限生长,从而达到类似人工打顶的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李新裕等在长绒棉上开展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缩节胺来取代人工打顶试验;李雪等研究辛酸甲酯、癸酸甲酯和6-BA对棉花打顶的影响,但效果不明显;赵强等研究含有缩节胺、缓释剂和助剂的化学打顶剂,在南疆棉花生产应用中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在东疆地区还没有开展棉花化学打顶方面的研究。本试验通过棉花叶面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研究东疆垦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上推广化学打顶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3年4-10月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院所进行,选取东疆棉花主栽品种大铃148为供试材料,4月22日播种,种植密度21.6万株/hm2,采用2m超宽膜栽培,一膜6行,株行距为12.5cm×60cm。试验田土壤为沙壤土,前茬为棉花,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7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5.16、37.15、249.63mg/kg。化学打顶剂禾田福可,主要成分为25%氟节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化学打顶剂东立信水乳剂,主要成分包括甲哌鎓、缓释剂、助剂等,新疆金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化学打顶剂禾田福可在棉花全生育期使用2次,东立信全生育使用1次,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试验共设9个处理:A1B1C1-6月15日和7月5日各喷施1.2、1.8kg/hm2禾田福可1次;A2B1C1-6月15日和7月5日各喷施1.5、2.1kG/hm2禾田福可1次;A1B2C1-6月20日和7月10日各喷施1.2、1.8kg/hm2禾田福可1次;A2B2C1-6月20日和7月10日各喷施1.5、2.1kg/hm2禾田福可各1次;A3B,c:7月5日喷施O.525kg/hm2东立信1次;A4B3C27月5日0.675kg/hm2东立信1次;A3B4C3-7月10日喷施0.525kg/hm2东立信1次;A484C27月10日0.675kg/hm2东立信1次;CK以7月10日人工打顶为对照,按照传统方法以1叶1心为标准摘除顶尖。试验采用随机排列,重复3次。
1.2.2调查内容在喷施药剂前、施药后10d和施药后20d,分别调查棉花的株高、真叶数、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结铃数等指标,每处理连续调查10抹,取平均值。
1.3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3和DPS3.01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株高、主茎纵向生长速度的影响
由表1可见,喷施化学打顶剂前,不同处理的株高与人工打顶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不同处理的株高均高于对照,喷药后10d和20d,处理A3B4C2的株高最高;从主茎纵向生长速度看,喷施化学打顶剂的棉花主茎生长速度均比对照的主茎生长速度快,处理A3B4C2喷药后10d的主茎生长速度最快,处理A1B1=C1喷药后20d的主茎生长速度最快;喷施化学打顶剂的株高均高于对照。
2.2不同处理对真叶数、出叶速度的影响
由表2可见,施药前,各处理与人工打顶的真叶数无显著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的真叶数多于对照;喷药后10d和喷药后20d,处理A1B1C1的真叶数最多;喷施化学打顶剂后,各处理的出叶速度与人工打顶存在差异,喷施20d后,各处理基本停止生长,喷施化学打顶剂可以抑制棉花的叶片数和出叶速度。
2.3不同处理对棉花果枝数的影响
由表3可见,施药前各处理的果枝数与人工打顶无显著差异,A2B1C1处理的棉花单株果枝数最多,为9.1台/株,A2B2C1处理最少,为8.4台/株;喷施化学打顶剂后,各处理棉花单株果枝数均高于对照。
2.4不同处理对棉花现蕾数的影响
由表4可见,喷施化学打顶剂前,各处理的棉花单株现蕾数均高于对照;喷施化学打顶剂后现蕾数均高于对照,施药后10d和施药后20d,A1B1C1的棉花单株现蕾数最多;施药后20d的现蕾数均比施药后10d的现蕾数少,这可能是因为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喷施化学打顶剂时间越长,药剂的作用效果会变差。
2.5不同处理对棉花开花数的影响
由表5可见,各处理的开花数存在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各处理的开花数均高于对照;施药后10d,A484C2处理的棉花单株开花数最多;施药后20d,A2B2C1处理的棉花单株开花数最多,喷施化学打顶剂没有影响棉花的开花数。
2.6不同处理对棉花结铃数的影响
由表6可见,喷施化学打顶剂前,各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棉花单株结铃数均高于对照,施药后10d和施药后20d,A4B4C2处理的棉花单株结铃数最多,喷施化学打顶剂没有影响棉花的结铃数。
2.7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7可见,除A4B3C2的单铃质量和A2B2C1的衣分比对照低外,化学打顶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无影响;A3B4C2单铃质量数值最大,A4B4C2衣分最高;各处理与对照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A2B1C1籽棉产量与对照相同,皮棉产量略低于对照。
3.结论
本试验中,化学打顶未能彻底抑制主茎顶芽的生长,与人工打顶相比,棉花株高和果枝数都有所增加,这与赵强的研究结果一致;化学打顶促进了生殖生长,棉花开花数和结铃数都有所增加。2013年,由于东疆地区枯霜期较历年早,棉花顶部棉铃未能成熟,导致籽棉和皮棉产量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化学打顶剂、合理的浓度和喷施时间是试验成功的关键,6月15日(盛蕾期)和7月5日(开花期)各喷施1.5、2.1kg/hm2禾田福1次可对棉花起到良好的打顶作用。棉花化学打顶时的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且有增产潜力。喷施化学打顶剂的费用为600元/hm2,人工打顶的费用为750元/hm2,化学打顶可节约成本150元/hm2。化学打顶作为一项新型简化植棉的措施,在明确其效果的同时,完善使用技术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对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