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2015-10-19卢晓榆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发展

卢晓榆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国力的标准之一。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以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开发(如音像制品、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综合世界各种艺术手段、运用最先进视觉科技手段并能最生动地表现出来,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宣教服务等。

一、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

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完全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有限的产业化改革。2003年,我国电影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市场准入门槛也进一步降低,中国电影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产电影开始向着文化产业的时代摸索前进。此后几年中,国产电影票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国产大片层出不穷,提高了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

2007年,国产电影加大走向世界的步伐,78部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总计202亿元人民币;先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南非等33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68次中国电影展,展出国产影片605部次;29部电影在19个国际电影节上夺得49个奖项。国产影片的品种开始丰富,多元化的电影产品结构开始初见规模,开始有年轻导演的作品打入了“亿元票房俱乐部”。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电影的格局。

2013年我国城市影院观影人次总和已经超过6亿,城市影院观影人次已经连续4年同比增长超过30%。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 88%。根据数太奇电影大数据平台2014年的数据,每年在影院观看12次及以上电影的观众占比最高,占到26.1%,其次是每年观看3次以及每年观看2次的,分别占14.2%和 12.7%。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维持高速度扩张态势,但是电影产业的发展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还存在着问题。

(二)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

1、融资具有局限性,产业内利益不平衡

股本融资是投资者认为电影业有利可图而出资制作电影,我国电影业主要以股本融资为主。投资者聘请可以为影片获取利润的电影创作和经营管理人员,负责监制、导演、发行影片。因此,投资者承担了大量的风险,为了减少自己的投资风险,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很难很好的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因此,这种融资方式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我国电影体制中的制片、发行、放映往往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不平衡分配状态的收入关系,严重阻碍了电影企业的积极性,造成了电影市场的疲软。近些年,我国电影市场虽然发展速度较快,形式比较多元,但是我国的电影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电影制作的人员数量和素质都还比较稚嫩,还处于学习阶段,制片、发行和放映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2、电影类型单调,质量良莠不齐

近几年,我国电影类型逐渐丰富,但电影题材还比较单一,引发关注的国产类型片稀少,离观众的需求和趣味相去甚远。电影创作中缺乏一些社会性题材类型片种,如科幻片、史诗片、音乐歌舞片、人物片等,中国类型片种类相对较少,除了古装武打片之外,并没有自己的类型品牌,题材、种类与表现手法的单一造成此类型片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我国电影在国外屡获大奖的影片艺术质量较高,但通常被视为导演的自说自话,不能捕获国内观众的心,市场竞争力极低;屡创票房奇迹的商业大片其创意与立意往往成为观众诟病的靶心,艺术质量让人不忍直视。我国电影创作正是在这种矛盾的两极间左右摇摆着前进。商业片虽然比较重视市场的需求,但大部分影片能够让观众满意的艺术质量却只剩下精美画面和宏大场面。如此下去,将无法培养起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

3、政策、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电影的市场交易是一种版权使用的交易,理应得到尊重与保护,但我国各种的盗版、盗播、盗用行为却屡禁不止,虽然政府已出台政策法规,效果却不尽人意。在各种新媒体中,由于技术的先进性,肆意盗播和免费下载电影,损害影片权利人利益的非法行为更是极为普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真正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已迫在眉睫。

二、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增强融资能力,引导优化电影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要增强电影产业投融资能力。加强政府对电影产业投资的扶持力度,政府投资是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提升电影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才能充分吸收国外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而推动中国文化真正走向市场;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的资金融入机制。

通过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来引导电影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就得使制作、发行相连接,内容与渠道相结合,强化产品与市场的联结,有效地提高电影产业的投资产出比,均衡利益关系。

(二)提高影片质量,类型多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深化发展,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导致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多样化。制作什么类型、什么题材的电影完全有人们的需求为主导。导演在制作高质量的艺术电影自话自说的同时,还要与普通大众的思想相融合,从一般中突出个性,在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表达自己的思想。

除了在思想需求上满足观众外,还要满足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需求的心理。尊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因此,电影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类型多元化,不能局限于几种商业性强的类型电影,忽略了对其他类型的需求。

(三)优化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就得集所有有利的力量为其所用。政府应该降低电影行业的准入标准,鼓励民营资本注入电影领域,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一些社会效益比较高的影片给予一定的减免税,对资源充分的优化配置,促进电影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加强立法,严厉惩处盗版侵权行为。盗版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威胁之一。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这种威胁更为恐怖许多电影在首映结束的下一分钟在互联网上就会出现,这对电影企业危害非常大,更会阻碍电影产业正常、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