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畜消化不良的防治措施
2015-10-19
农村百事通 2015年19期
幼畜消化不良是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总称,是幼畜哺乳期间经常发生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具有群发性的特点,但是此病没有传染性,一般以羔羊、仔猪、犊牛等最为常见。
一、治疗
将幼畜放置于干燥、洁净、温暖的环境内,期间加强母畜护理工作,供给营养全价日粮,确保母畜哺乳乳汁洁净卫生、营养全价。
早期治疗一般可采用饥饿疗法。将其禁喂、禁饮8~10小时,之后供饮温红茶水。一般情况下,马、驴等供给250毫升/天,3次/天;猪、羊等可酌情减半用量。
腹泻轻微时,可考虑用油类、盐类泻剂缓泻,达到排出肠胃内容物的目的。同时,借用人工初乳、稀释乳,补充流失的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人工初乳由10~15毫升鱼肝油、5克氯化钠、3~4个鲜鸡蛋、1000毫升鲜温牛乳,混合均匀搅拌而成。人工初乳饲喂初期,需要稀释到1.5倍,之后逐渐过渡到1倍稀释,幼驹、犊牛饮用500~1000毫升/次,羔羊、仔猪饮用50~100毫升/次,5~6次/天。
二、预防措施
加强母畜管理。营养补给是关键,尤其是妊娠后期,要增喂脂肪、蛋白质等优质饲料,和补充微量元素可取11.5克氯化钴、1.62克硫酸铜、235.6克氧化锰、1.625克硫酸铁,混水饮用,母畜100毫升/天。另外,经常擦拭母畜体表,确保母畜乳房卫生洁净。保证母畜运动,2~3小时/天,可有效增强母畜体质,提高其抵御各种病害的能力。
加强幼畜管理。自幼畜出生后,要尽早尽量让其吃好初乳,体质孱弱的幼畜要辅助人工补饮,让其尽量吃足。母畜乳汁不足、质量不佳的,建议人工哺乳,做到定时、定量,且温度适宜。重视卫生护理,幼畜常用用具定期清洗,严格消毒。生长圈舍落实好保温工作,避免幼畜受寒。圈舍及时清扫,定期消毒,垫褥定期更换,为幼畜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广东 李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