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深井采掘运输新工艺及新设备研究与应用
2015-10-19陈冬冬
陈冬冬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安徽 阜阳236153)
1 概况
口孜东矿属于典型的千米深井,煤层埋藏深,井下巷道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环境下,加上巨厚表土层及薄基岩等诸多复杂地质因素的影响,致使围岩呈现出明显的软岩特性,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已成为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口孜东矿在巷道掘进和支护支护方面经过了一系列的试验、改革及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井下巷道的不断延伸和增多,巷道间的扰动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形成应力叠加,从而造成巷道的进一步变形,“前掘后修”、“边掘边修”、“多次返修”等问题加剧,严重制约和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开展减小巷道开挖后的扰动影响、一次成巷及时支护等试验研究,实现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稳定性势在必行。
2 采掘运输系统
2.1 优化巷道设计建立连续快速作业线
在设计巷道布置方案时,充分结合围岩地质特征,选择层位较为稳定的岩层布置巷道,为掘进生产线获得较高掘进速度提供适宜的巷道顶板条件,进而获得较大的控顶距,减少掘进与支护之间的相对影响。
为更大程度上减小巷道开挖后深部围岩受扰动效应影响,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采用EBZ200型综掘机由下而上左右截割的方式,对巷道进行分层截割;通过综掘机自移式转载机连接出矸皮带系统,出矸皮带系统由SSJ-1000型皮带机构成,皮带系统连接主运矸石系统,通过矸石缓冲仓转运至副井矸石仓,通过矸石箕斗升井,形成连续出矸系统。
2.2 侧卸式铲车的运用
引进德国DH-L2000侧卸式装岩机,该装岩机是德国DH公司全新一代的产品,属履带行走的无轨装载设备,操作方便灵活,主要用于煤巷、半煤岩巷、全岩巷中煤、岩及其它物料的装载。
该产品具有插入力大、机动性好、全断面作业、安全性好、一机多用等特点。其装卸能力最大为2.2m3/分,功率90kW,可以实现软岩一次性卧底800-1000mm,排矸效率大大提高。除完成装载作业外,还可充当支护时的工作平台,完成工作面短距离运输、卧底、清帮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3 合理确定施工组织
在巷道掘进成巷后,综掘机后撤至安全区域,迎头进行一次锚杆支护,同时采用侧卸式装岩机对迎头后方进行出矸和清理浮货,滞后迎头进行锚索支护,形成各工序平行作业格局,实现支护时间的压缩,最大限度重叠工作空间。
1)加强各机械化设备的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发挥机械化设备的优越性。
2)将各工序进行分解,固定工种、固定岗位、固定人员进行同一工序的操作,使工序达到标准化配置,使工人重复操作同一工序,从而熟练化,达到流水线作业。
3)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工序与工序之间尽量做到交叉、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和单产单进水平。
2.4 干式除尘风机运用
整套设备是为巷道掘进机或全断面掘进机除尘服务,设备通过管道或风筒系统将含尘风流吸入并输送到干式除尘器那里,在过滤器内含尘风流首先经流经粗颗粒分离器分离出来。随后经过初步净化的含尘风流通过风道均匀地分配到紧凑型滤芯上,风流由外到内流动,从而将粉尘挡在紧凑型滤芯外壁上,实现净化清洁风流。
矸石除尘风机的运用,极大程度上优化了采掘工作面的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实现了最大程度上的以人为本效益。
2.5 加强人员培训及现场管理
1)该快速自动化掘进作业线建设前,矿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与现场会,组织技术人员结合图纸资料等,仔细研究设备技术参数、尽快熟悉设备的各项性能、操作技巧。与此同时,施工队编制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贯彻到每一位职工,要求基层管理人员要深入学习先进设备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加强对设备的现场管理。机电技术人员要切实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转。
2)高度重视先进设备的引进、安装调试、入井使用及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重要作用,为矿井建设再提速,为建设高科技、自动化、安全高效矿井保驾护航。对到矿的新设备,安排各单位优秀职工进行集中培训学习。
3)在队伍结构和人员配置下功夫,从班队长到特殊工种,必须做到证件齐全,新老员工搭配合理,不断加强“导师带徒”工作,充分提高职工的综合操作素质和业务技能;完善区队质量体系,加大标准化班组建设力度。
3 几点体会
1)深井支护是全国乃至世界性难题,必须与地质条件相结合,没有一种支护方式能解决所有矿井问题。各个地区,各矿都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其所处的板块、地层结构、地应力大小、方向、围岩条件及岩石力学参数、裂隙发育程度等地质条件都有差距,必须针对各矿具体实际,研究采取相应对策。
2)口孜东矿巷道变形之快,压力之大较为罕见,必须坚定不移地选择综合机械化掘进方式联合采取复合支护技术,推进口孜东矿深井支护系列研究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口孜东矿矿压规律研究。
3)巷道支护必须优先从设计源头考虑,尽量选择砂岩类顶板,以采取工艺相对较为简单的支护形式,若条件不允许时再考虑其他支护形式。
4)必须坚持掘锚注、修锚注一体化工艺。锚注一体化是深井支护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解决深井软岩支护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实现锚注一体化,才能使松动圈内软岩重新形成一个整体,提高围岩本身的支撑力,最大限度减少围岩变形。推行掘锚注、修锚注一体化施工工艺,根据实际可进行二次锚注和多次锚注。注浆工艺要进行优化,也可试行深浅孔交替注浆方式,即先进行浅孔灌注,提高浅部围岩强度,为深孔高压注浆创造条件后,再进行深孔注浆,大范围提高巷道围岩强度,提高支护效果。局部巷道底板实施注浆。局部地段可进行底板注浆及施工墙角锚杆及底部锚索,封闭底板,防止巷道底膨。
5)要正确处理好支护效果与掘进施工进度的关系。复合支护工序复杂,必然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为了保进度、保投产仅采取简单的锚网索喷支护,甚至深部巷道都不采取注浆工艺,时间一长,施工巷道损坏严重,无法使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巷修队伍进行修护,而围岩破坏后,支护难度更大,形成恶性循环,其投入远大于一次到位的支护方式。
6)产学研结合,与科研院校进行深井支护试验,成功后推广。产学研结合是技术研究的方向,国内所有深井与科研院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合作的前提必须是真正的解决现场问题,即使不能全面解决,也能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为我们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