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5-10-18刘兆媛

天津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院校高职

刘兆媛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 300451)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目前,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从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结构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1 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要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现状和绩效评价有一个更加详细、准确的认识,就要进行实地调研,考虑到数据采集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本文针对天津市 7所高职院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主要从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目的、制约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外部因素、对学院教育科研工作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设计。

调查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173份,回收率为93.5%,其中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为98.3%。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1 教师科研工作的目的

关于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目的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 1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职称晋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重点都是完成工作量。据了解,很多教师在临近职称评审的前两年就开始准备相应的科研材料。而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评选先进等原因则相对较少,通过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的科研工作,其质量不会太高。

图1 关于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调查Fig.1 Teachers’ purposes of carrying out a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1.2 制约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外部因素

制约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外部因素调查结果如图 2所示。

从图 2可以看出,“缺少有效的教育科研社会环境”、“学校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及“缺乏自主研究的科研环境”是制约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主要外部因素。特别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对于科研能力的有效评奖机制,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重要外部因素。

1.3 对学院教育科研工作的要求

对学院教育科研工作要求的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对学院教育科研工作要求的调查Fig.3 Investigation result of requirements on the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从图 3可以看出,“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或研究时间”成为教师对学院教育科研工作最为期盼的要求。“创设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成为第2个重要选项。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服务工作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影响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高职院校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模糊

自1997年我国第1所“职业技术学院”获批挂牌以来,高职院校在我国迅速发展。截至 2014年 7月,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2,452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 444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 1,131所,高职院校 1,321所。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研工作本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工作之一。但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还未得到普遍重视与关注。“晚起步、薄基础、难发展”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大力提倡科研,通过科研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由于培养人才的特殊性而与本科院校存在显著差异。如果说本科院校科研的本质是研究、探索科学原理和技术,那么高职院校的科研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要求其与地方企业和产业紧密联系,将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通过院校与企业的横向课题,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还可以了解生产一线工作的前沿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高职科研要体现应用特色,注重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而目前高职教师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无需像本科院校一样开展科研工作,即使从事科研工作也仅仅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2.2 高职教师的科研素质不高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主要是专科院校专职的或由中职升级的高职院校,还有部分是民办院校,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不高的现状。通过本次问卷调查,表现出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其中本科占 56.5%,硕士占 38.9%,而博士仅占 4.6%。这是制约教师科研素质的因素之一。此外,有58.7%的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职称晋升,希望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的比例较低。在高职教师的整体工作中,教学任务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科研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往往不足20%。除了以上这些因素,科研培训的短缺也是制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2.3 缺乏相应的科研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在评价体系的建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虽然有的学校已经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科研要求,并且也建立了科研管理制度,但是评价体系比较简单,不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不能科学、合理地对教师科研绩效进行评价。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侧重点不同,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系统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有的高职院校建立的评价体系仅仅是照搬本科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 髙而忽视了 职与本科的本质区别,没有充分考虑高职的特色,故照搬本科院校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而教师的产学研结合研究、应用性研究应该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侧重点。

3 提高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分析

3.1 提高高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教师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很多新问题,接触到很多新知识,由此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整体提高教学水平。传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有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探讨,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由此提高授课能力。

3.2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在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时,要做到区别对待。在制定科研工作量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性质的教师(如专任教师、行政科员、行政管理者、教辅人员、教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兼课行政科员等)科研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即便是同一类型的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的不同阶段,其科研重心也不尽相同。由于学科领域及科研类型的多元化,每个学科领域都有其规律和特点,在研究方法、价值、成果表现等方面具有各学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为了发挥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导向作用,各指标要相对稳定且具备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此外,为了保障学院朝着既定目标方向发展,设置指标时应结合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设置一些与之相关的指标。

科研工作关系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和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但评价体系的构建标准是唯一的,选取的指标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虑影响科研活动的因素,防止遗漏重要指标,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度量评价客体。

3.3 建立科研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比,对于不同的申报项目级别,学院应该给予相应的配套投入。同时,应鼓励教师实行“校企联合搞科研”,采取积极有效的奖励措施,按照项目比例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同时,加强科研人才队伍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努力为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好制度保障。

目前主导的科研激励方式是科研论文奖励制度,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奖励的标准不应太高,过多苛求高职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才给予成果奖励将打击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此外,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让教师感到这份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激励机制是构建合理薪酬的必要条件。对于高职学院来讲,完善以关键指标为核心内容的绩效考评体系,有助于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当今社会,薪酬的内涵已经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尊重、公平竞争、职业自我认同等内在含义。只有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绩效激励机制,才能使院校拥有和长期保持高质量和高绩效水平的人才。绩效激励机制体现在分配上,应打破原有的职务、等级界限,学校应根据每个岗位责任的大小、能力和学历要求、工作强度来确定岗位绩效考评体系。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由此突出科研的重要性,打破学校论资排辈及分配上的大锅饭现象。■

[1]李胜利.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130-131.

[2]覃兵,莫明琪,唐巧.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0(1):31-34.

[3]孙丽娟,胡丽娜.谈谈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途径[J].民营科技,2008(9):63-66.

[4]郝永林.山西省高职科研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院校高职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布新局,结硕果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2021年科研工作结出丰硕成果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