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业航天的光荣梦想与现实思考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 高红卫
2015-10-17贺鹏梓整理
+ 贺鹏梓 整理
发展商业航天的光荣梦想与现实思考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 高红卫
+ 贺鹏梓整理
大约六百年前,中国明朝有一个出身于木匠的高官。为了飞到月球,他将47支火箭绑到椅子下面,让他的随从把他绑到椅子上面,拿着两只风筝,让他的助手点燃火箭。但是很不幸,由于火箭爆炸,他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人的姓名无从考证,因为他纳万户之供,就称他为万户。万户被全世界公认为第一个尝试用火箭进行太空飞行的人。万户的登月梦想现在不仅已经实现,而且现在火星小行星着陆也已经实现, 人造飞行器已经抵达了太阳系的边缘,飞向遥远的星空。
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路径都遵循着以下程序:制定科学目标或选择科学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研究,进行工程技术公关,进行实用新产品研制和大规模生产,广泛的商业化应用。航天技术也不应该例外。
一、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刚刚开始
就全球而言,当前的航天技术发展已经进入第四个阶段,也就是大规模生产生产。下一阶段必然要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任何伟大的技术发明,只有进入到广泛的商业应用阶段,才能充分发挥它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就是说,一项技术是否伟大,要看它是否能够推动人类文明显著发展。航天技术被认为是伟大的发现、伟大的发明,它最终必须要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否则就不能被称为伟大的技术。航运技术、轨道交通技术、公共运输技术、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也是这样,航天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例外。
当前正是航天技术实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只有实现了航天技术的去神秘化,实现了社会机构和大众参与创新创业,让航天技术成果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像电力,水,空气和阳光一样的不可或缺的公共要素和生活要素,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才算真正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才刚刚开始。
目前,卫星的应用除了军事和公共管理领域之外,己经在通信服务,定位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方面大踏步进入到百姓生活之中,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已经初见端倪。前两天习总书记到英国去访问,专门参观考察了英国的Inmarsat卫星公司,如果说过去发展航天技术还只是一项伟大事业的话,那么当前我们就应把它作为一个伟大产业来发展,从事业到产业是一个质的变化,是一个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已经进入到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历史起点上。
站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如何规划我国的航天产业发展路径、技术路径,如何设计航天产业化应用模式,如何顺利走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第四阶段历程,如何展开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第五阶段的总体部署,与其他航天技术发达国家一道,共同实现发展商业航天的光荣梦想,将不仅仅是我们中国航天人所关心所关注的话题,也将是全世界、全社会有历史使命感和战略眼光的人士所关心、关注的话题。
万户虽然不在了,但是他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献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这些后来的航天人,不断探索飞天事业的新思路,新境界,新实践,新成果,大力发展我国当代的航天产业,其难度,其风险,以及所要付出的探索代价可能不亚于万户在古代登月所必须面对的挑战,但是我们这一代中国航天人别无选择,必须千方百计、群策群力,动员和吸引足够的社会之力和和社会资源,努力完成航天技术商业化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在推动航天产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同步前进,等待我们的将是与汽车产业,航空产业,计算机产业,当前所处的相似困境局面。我们的中国梦,航天梦,就会失色许多。
二、 中国发展商业航天的条件已经具备
应该说,以往在政府和军队的强力推动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扎实推进的光辉历程,取得了比较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的骄人成绩,但是在进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仅仅靠政府、军队的支撑还远远不够,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还必须依靠社会化,市场化的力量来推动支撑,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强烈地感到,虽然我国的商业航天产业梦是十分光荣的,但是我们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发展道路将会是艰难的,曲折的。
世界上航天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到2015年一月为止,共有在轨卫星526颗,其中政府拥有127颗,军队拥有160颗,民用卫星11颗,商用卫星228颗,商业卫星占美国在轨卫星的比例已经达到43.3%,说明美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已经显著的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另外,美国的民营卫星公司和运载火箭公司发展也十分迅速,承担了政府,军队,商用,民用卫星运载发射的任务,成效显著,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地。据统计商业航天产业,蕴含着巨大商业价值,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一美元,就拉动7~14美元的回报,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其中76%为商业航天的产出,由此可推算出,全球航天产业带动了数万亿美元的收入。
近年来我国已有2000多家技术成果移植到公共经济各个部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部门产生了诸多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航天产业领域,航天科技集团是主力军,航天科工集团是生力军,中科院集团教育所属高校是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研发机构是后起之秀。目前我国发展商业航天的大气候已经基本形成,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军方有关机关对发展商业航天产业,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支持的态度,有些扶植政策已经出台,有些支持政策正在制定之中,国务院领导对航天科工提出的发展商业航天的建议做出了重要的批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进程,我们会同有关各方,组织这次中国航天高峰论坛活动,也正是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的具体行动。
众所周知,航天科工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发射了快舟一号和快舟二号两颗对地观测实验卫星,使用了新一代的快速、机动、廉价可靠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系统,开创了我国用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之先河,这是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初步尝试,后续我们将持续开发并升级相关技术,进一步提高技术的成熟度,把快速运载火箭与发射系统提升到商业级水平,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灵活、方便、快速、经济的卫星发射服务。目前我们正在论证几个商业航天的重要项目,有些项目的关键技术攻关已经进行,有望在近期启动全系统产品研制,这些项目的发展,论证活动,从提出的那天开始,就已经受到社会投资机构、社会科研机构、社会各大企业、军方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后续我们将本着市场导向,总体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各方开展有效合作,以具体行动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健康发展。
三、武汉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简介
作为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另一个具体行动,航天科工正在同湖北省和有关市,共同筹建湖北武汉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这一计划己经得到国务院领导、国家部委和军方的充分肯定,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些支持和呼应,增强了我们高举航天产业发展大旗,以实际行动开创我国商业航天新历史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认为发展我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湖北武汉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将依托我国航天产业的主力军,生力军,重要力量和后起之秀,所蕴藏的巨大创新创业能量,及国内外巨大的市场空间。努力打造重开放、大协作、重特色、上水平、重创新、强国力、重应用、出效益的商业航天产业重地。我们将与政府和各参与方一起,创造一切必要条件,推动各类商业航天产业要素的资源集聚,相互开放共享,各种商业航天产业聚汇,相互协同配合,提高科研资源配置项目和商业航天产能的应用效益,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创新驱动管理,为实现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个战略目标提供基础性支撑。
后期,我们还将把已经准备好的几个商业航天项目陆续投入园区发展,发挥好商业航天产业的总体牵引的核心作用。我们也欢迎各个企业机构将自己的优秀项目纳入到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体系之中,无论是总体项目还是配套项目,无论是科研项目还生产项目,无论是应用项目还是服务项目。为此我们将对全社会公开园区规划的相关基本内容,供各个方面的参与者事先合理选择自己定位,表达自己自身发展的诉求,与园区的发展融为一体。
另外,我们还将在国际工业互联网上开始商业航天专区,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向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方式,让每一个有意参与航天发展的有识之士和企事业单位都有机会参与到商业航天重创队伍之中。
湖北武汉航天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初步规划,占地一万一千八百平方千米,建筑面积约一千万平方米左右,可容纳600~1000家或者超过1000家相关企业入驻,园区和企业直接产出的营业收入大约为600~1000亿元,社会相关产出3000亿元。
园区的建设和运行将采用有关社会期望与时代潮流的创新思路和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园区的建设和运行将充分发挥主导企业和政府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参与企业和机构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机构和产业服务机构的配合作用,主导企业主要负责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核心产业技术和产品资源产品技术的注入、提供配套的产业投资指引和辅导、开放公共科研试验设施,设立若干商业航天的龙头企业。目前我们准备设立四个平台,一是运载和发射系统的项目,二是低轨移动互联网项目,三是低轨的移动物联网项目,四是卫星应用服务的平台项目。广泛吸收政府业界产业资本、机构投资资本和公共资本,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驱动作用,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动力。政府主要负责园区规划管理、建设规划、软硬件条件建设、市政管理、政策支持、资源整合等。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服务,增加园区的社会影响力和产业发展吸引力,创造更多的高技术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税收资源。参与的企业和机构根据自身优势,带着项目或者是技术入园研发生产,或者带着创意入园寻求合作创业,谋求获得企业机构自身的更大发展空间,获得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服务,确立在商业航天产业中的地位,或者提升自身在行业的竞争力。社会中介机构和产业服务机构引入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或者战略性产业投资基金,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投资或者提供融资、保险、物流、结算、创业咨询、教育医疗等各种科研、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等等。
第二点,将小区打造成易业易居易游的人性化高科技创新创业园区。这方面主要目标是充分体现商业化航天产业的发展特色,尽可能满足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需求,具备较低的创业门槛和成本高效优良的服务品质,将求与全球的沟通交易的便利性。形成配套先进,方便使用的科研与制造资源环境,注重生态、环保、开放、平和与人性化的社区,宜人的工作教育生活环境等等。
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一次重大挑战,中国航天科工公司有信心以开放的姿态,和真诚合作的具体行动,以致于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各级政府、各级单位、各界同仁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文根据高红卫董事长在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