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015-10-16易伦
摘要: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品安全水平,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活力正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五大主攻方向。本文对遵义县的设施农业发展进行了探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1.004
遵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7〕1号文件精神,在“六用三提高”上狠下功夫,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不断转型升级,已初步形成农业板块发展园区化、规模发展企业化、基地生产设施化的格局。
1该县设施农业基本情况
遵义县设施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小拱棚、竹架大棚为主,绝大部分仅用于育苗,几乎不用于大田栽培,设施在夏秋冬基本空置,使用率极低。该县设施农业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发挥了现代设施在栽培上的作用。到2014年,全县拥有烤烟设施育苗面积35万平方米,辣椒设施育苗32.6万平方米,蔬菜设施育苗9.7万平方米,蔬菜设施栽培3000亩,西瓜设施栽培面积1070亩,设施栽培草莓类323亩,设施提子栽培近1000亩。设施栽培已成为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一种栽培模式。同时在该县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该县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促进农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高效型转变,找到了方向和重点。
2该县设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
自2007年县委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决定以来,该县现代农业发展已由单纯的大户经营和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到园区化、企业化、设施化阶段,且设施农业已逐步成为该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和趋势,但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2.1思想观念方面
受北方冬暖式大棚和东部地区温室大棚制式的影响和制约,部分企业和生产大户不敢大胆“试水”,而该县农技人员也缺乏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勇气,加之多次学习仿造外地设施,从而导致定式思维。
2.2设施配套方面
只是一味地建“大棚”,而忽略了“大棚”内的配套设施,大棚内生产环境“恶化”,导致生产栽培失败。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等条件的配套协调,是生产栽培成败的关键,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供水设施不配套,其次是棚内通风、降温、越夏等问题。
2.3生产技术方面
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露地栽培完全由自然气候决定,呈现“风大随风、雨大随雨”的状态,人为无法控制,所谓“靠天吃饭”就是传统农业的写照。而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模式,人为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此在栽培技术上要有大的改变,比如浇水、施肥,传统栽培是人工担水浇、人工冲施,而设施栽培通过滴灌系统达到水、肥、药一体化。在作物藤蔓管理上,传统栽培是上架绑蔓,而设施栽培却是吊绳绕蔓等方式,然而在三合———南白一线还能看到,大棚建了,但浇水施肥方式还没有改变,导致部分生产者取掉大棚薄膜等雨水。还能看到大棚内仍然使用上架绑蔓方式进行栽培管理。因此,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还需要下功夫示范引导。
2.4工程建设方面
采用的是全国南方通用版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这些棚一般用于冬春光照好的地区进行作物栽培,而在该地只能用于冬春育苗,由于光照条件差,低温潮湿,育苗的质量也不理想。该地的主要蔬菜均生长期在春、夏、秋三季,如何探寻在这个时期适合作物生长的棚型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
3对该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两高两节一降”(高产出、高效益,节水、节劳,降低自然灾害)的重要载体,也是各项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在该县自然条件下,更是农业生产“避灾、减工、增效”的重要手段。对如何发展好该县设施农业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3.1工程方面
对现有大棚设施进行改良和改善:将原来中下层通风改为上下层交叉通风。将大棚的常规通风改为棚头开放式通风。改标准普通大棚为连栋式大棚。改有色棚膜为无色棚膜。改“102”丝膜为“6~8”丝膜。改低透光膜为高透光膜。积极探索避雨专用棚最适形式。
3.2农艺方面
改漫灌式为滴灌式。改设施内高位喷灌为膜下滴灌式。改设施内不作任何覆盖为地面地膜覆盖。改立架式栽培为吊绳式栽培。作物桔杆清洁改散堆乱放式为专用高温棚处理和沼气池密封处理。探索蔬菜品种在设施内的生长,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棚栽茬口安排。
3.3其他方面
设施栽培与气象部门共同研究,探索不同温度条件下作物茬口安排;与水利部门协作,有针对性改进灌溉设施,有效节水用水。
4结语
综上所述,遵义县经过政府以及群众的共同努力,其设施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于该地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提高了该地农业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对于该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非常有利,但还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加大研究力度,从而使其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聚合发展要素坚持创新突破———遵义县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贵州,2013,(5):54-55.
[2]王海,李崇慧.遵义县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J].农技服务,2014,31(8):4-6.
[3]董景奎.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与评价探讨———以遵义县现代农业规划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3,(9): 127-130.
[4]蔡平.绿竹坝水库灌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7):223-224.
作者简介:易伦,本科学历,遵义县农牧局,工程师,研究方向:蔬菜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