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沽地区街巷建筑及乡土历史文化略考

2015-10-15李鑫桥

天津史志 2015年4期

李鑫桥

摘 要:西沽地区是天津唯一的以运河、大清河、子牙河为走向而形成的“津北名村”,是目前市区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村落。虽然经过历年的更迭变迁,村落已趋于城市化,但是依附河流、漕运而自然发展的街巷及宅院,仍在见证着西沽村的历史遗迹。特别是与之共存的乡土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延续,故此借对该地区的调查之际来搜集该区域的历史遗存、街巷中的建筑及人文信息,将其梳理、研讨并撰文,希望能为城市历史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天津西沽地区 街巷建筑 民俗人文信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红桥区文物保护工作者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于2009—2010年对西沽地区的民居宅院、街道、胡同、乡土历史文化进行了调查、考证,目的是征集与抢救该区域的乡土历史文化遗产及资源。工作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为依据,并参照了《红桥区志》《天津市红桥区地名录》《红桥区文史资料选集》《津门保甲图说》等历史资料,结合“三普”中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拍照、录像、采访、文字注录,比较详尽地抢救和征集了该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城市的发展留下了珍贵的档案资料。下面想结合调查工作中的内容做进一步探讨:

一、西沽地区概况及街巷格局

西沽地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的中部,东起北运河、南抵津浦铁路、西至西横堤、北界沿子牙河中心线下行,至大红桥向北连三兴里、桥口南街、桥口街,面积约4.53平方公里。在《天津市红桥区地名录》(西沽街区图)中标注出该区域有39条街巷,在形制上是依运河、大清河(民国末年淤塞)、子牙河的走向而自然形成。街道有的坐西南朝东北向、有的坐东南朝西北向,胡同大部呈东西向,许多传统民居宅院散落在街道胡同之中。

二、西沽地区的历史记载

西沽,最初是天津县的一个村庄,在宋、辽前就已得名,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天津兵备道造渡船,在西沽等七地设渡口。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西沽始建炮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皇帝巡视路过西沽,下令修建通州至西沽、西沽至霸州之堤岸。而后人口大增,庙宇林立,商铺繁多,景物宜人。据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刊印的《津门保甲图说》图录记载:“西沽为津北名村,溯北运河而北、岔河、道、名上西河与下西河相对,河旁旧设炮台,中为万里长堤,有浮桥处。村落民舍颇繁。图内标注,庙四、村三、桥一、渡口一、北界谢家台”。[1] 这是165年前的地形标志记载。也是历史上唯一的村图缩影。

(一)西沽地区主要街道及宅院人文信息的调查

在对西沽地区现状调查时发现许多老街及胡同,仍保留着历史记载下的遗存,特别是西沽村的宅邸建筑,它多以中、小四合院为主,建筑形式有二进式、一进式,建筑朝向大都随运河走向而定,民居宅院多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建筑格局,但是随意型的建筑也不乏其例,无论是建筑上风格迥异的花饰还是胡同、院门上的砖匾额它们均散发着浓郁的运河民俗风味,历史遗迹颇为显著。下面想就调查的老街、胡同及与之相存的民居宅院人文信息,做一简略考证:

1.西沽大街,原名三官庙大街。因重名,1954年更为今名。是该地区主要街道,“北起北运河西路、南至盐店街洪家胡同,中与三官庙后胡同、庞家胡同、陆家胡同等15条胡同相交,该街道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形成了北段,到了1912—1914年形成了中段和南段,原名称为大十字街、小十字街,1982年将三段接通,统称西沽大街”。[2] 在调查中大十字街、小十字街的街牌依然镶嵌在街墙之上,该街牌的留存鉴证了西沽大街形成前的痕迹。在街道两旁现存的建筑遗址有:光荣副食店(原为王家花房)、西沽街道办事处宿舍(原为三圣堂、土地庙1949年解放后将两处改成办事处)、西沽猪肉门市部(原为林家肉铺)。贯穿在整条大街现存的民居宅院有马家宅院、赵家宅院、徐家宅院、倪家宅院、陆家宅院等。下面将该大街上的主要宅院及附载的人文信息做一介绍:

①马家宅院(洪家胡同2号),建于清末民初,它坐落于西沽大街最北端面对大十字街,建筑呈坐南朝北向。该宅院是一处非常特别的建筑,正房为坐南朝北向(倒座房)六正两耳式,联八间房,东西厢房为两间狭小厨房,因此院落呈长方形布局。该院门楼、影壁墙保存的较完整,其中门额上的砖雕、木雕、墀头雕花、护角石、台阶、影壁底座石雕都保持了当年的建筑风貌,反映了民国初年的营造制式。房屋建筑结构多采用较原始的硬山搁檩(以山墙及隔墙承檩)该房间开间及跨度非常小,一字排联的建筑甚是气魄。据82岁的老居民刘大爷讲:“这个宅院大约建于清朝末年,约有90多年了,是韩柳墅马家建的”。

②赵家宅院(西沽大街73号、75号),两门的枕石花式保存完整,建筑呈坐东朝西向,一进式中四合套院(一正两耳)房屋高大,两套宅院建筑结构基本相仿,并且是毗邻相建,门楼在地震时毁坏,据赵家后人讲:“宅院是太爷那辈盖的,约建于清朝末年,据上辈讲,祖上是做粮行生意的,发财后建了两所宅院”。现73号宅院仅存正房三间,地震年在原基址翻盖了北房、东房,但是两宅院的建筑格局依然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③陆家宅院(陆家胡同2号),建在西沽大街与陆家胡同交口(陆家胡同始建于1403年是西沽地区最早胡同),该建筑坐北朝南向,二进四合院(三正两耳)连五间,南房与正方、厢房以院门相隔形成二进式,从裸露的房屋结构看,具有官式“工程造法”。房屋高大,间量较宽绰,门楼下有五层青石台阶,石鼓依旧完整存在,门楼建筑装饰显得较为破旧,但从营造制式看高大华丽有一定的气魄。据陆家后人陆老太太(90岁)讲:“这个院子是我们上四辈盖的(约在清朝中期),祖上是做木材生意的,字号是福成板材场”,据附近居民讲:“这个宅院在我们这一片是最大的、年头最长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曾在此作过弹药库”,目前整个院落的平面建筑结构仍保存较为完整。

2.盐店街,“是因坐落有盐号而得名,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 是一条东西向的街道,大街南北两边坐落的民居宅院非常集中,历史上在该街建宅院的都是比较有身份的、或是买卖家、或是开银号的,因此是西沽村比较显贵的街道。街道东起西沽大街(十字街)西至红桥北大街中与爱民胡同、新正胡同相交,东西街长160米、宽2米—4米。据当地老居民讲:“原在红桥北大街(街西口)上有一个木制的牌楼上书‘盐店街几个字,当时这一带的老百姓都吃该盐店的盐,盐铺为连五间的门脸”。目前该盐铺已改作居民住宅,在该街东头还建有一座机井房(德国西门子的设备)直接供给该街居民饮用。调查中发现在盐店街1号院中还遗留着当年的机房设施。从街东至街西现保存较好的宅院有6座,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院落有王家宅院、冯家宅院、郑家宅院,其建筑宅院有如下特点:

①王家宅院(盐店街6号),该院为小四合院,坐北朝南向。建于清末民初,四合院的西厢房保存最为完整具有原真性,女儿墙整体的花饰、墀头、房檐、窗台雕花砖饰均保存完好,建筑造型非常有特色,据王家后人83岁的王大爷讲:“我们上辈是开银号的,当时院中非常讲究青砖漫地,门楼、墀头上的砖雕也很精美,文革时毁了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极少了”,通过勘查院中的建筑格局,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

②冯家宅院(盐店街14号),约建于民国初年。该院落坐北朝南向,由两个四合院组成。其建筑格局不同于其它的宅院,在西沽地区也极为罕见,前院北房与后院的南房共为一座,依次贯通连接前后两院落。后院房屋比较高大,正房连五间(三正两耳)东西厢房、倒座房均为连三间(一正两耳式),该房屋以简便易行构造精练而著称。据居住在院中的孟家、王家的老居民讲:“该房屋是隆昌海货店账房冯先生建造的,解放前变卖了房产举家去了美国”。经勘查个别的房间装饰仍保存的非常完好,如地板、窗户、护墙板、门、房顶等保护的较为完整,其风格具有民国时期的特色。

③郑家宅院(盐店街16号),约建于清末民初,二进四合院建筑格局,坐北朝南向。该宅院为巽门坎宅,房屋建筑保存良好,郑家宅院的建筑格局在西沽地区较为普遍,一进宅院的倒座南房为下人居住,二进宅院有东西厢、北房。据郑家后人郑祥介绍:“该宅院已建有一百余年,祖上家产非常多,西沽有名的郑家大楼就是我祖上建的,由于历史的变迁郑家现仅存这一处宅院了”。

3.小道子街,地处西沽大街东南侧,南北街,“东北起东安街、西南至顾家胡同(现流霞里小区)长120米,宽2.4米—5.6米,该街形成于1938年前后,原为坎坷不平的小土道时称小道子故而得名”[4]。小道子街的东北端与公所街相连,形成了坐西南朝东北向的一条长街,在该街上保存着一个著名的宅院,西沽人统称的——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小道子街12号),建于民国年间,它是由三个宅院组成,大门坐西朝东,在通道中依次排列着坐北朝南的宅院有两座,通道终端有一座小宅院(下人的住宅),各院落中的门均为六角形状,门楣上镶嵌着精美的砖雕,其中北洋政府的旗帜砖雕非常明显,房屋的建造格局多体现民国风格,院落、房屋比较完整。据李干元(94岁)老人介绍:“该宅院是吴汇川建造的,吴汇川在民国年间曾在河北银行任仓库主任,后开设公司。吴汇川出行时很有派头,长袍马褂,戴着墨镜、拿着文明棍,西沽的老岁数的都有印象”。现后代依然居住在该院中。

4.公所街,“东北起新荣胡同、西南至范家胡同接小道子,长130米。该街形成于1912年前后,因界内有公善堂老百姓称为“大公所”故而得名”。[5]在调查中看到该处“大公所”的建筑依然存在,以此命名的副食店的刻字还镶嵌在建筑上(大公所副食店)。据老居民讲,这个地方是历史上西沽村落的中心地带,也是抬埋会、水会(消防组织)所在地,凡善事、善举都在这里进行,如冬天舍棉衣、夏天发放防暑降温物品,富人出钱安葬无名尸骨等。此外这里还是商业的集中地,很多小商店开在街两旁,目前街道两旁还保留着商店名称的痕迹。公所前的空场还是胶皮车的聚集场所,村民们都有事没事的爱凑在这里购物、闲逛、聊天,使该地热闹非凡。

5.西沽地区胡同、里弄宅院,有些建筑基本是以胡同里弄为单元、以家族形式营造而建成,在建筑结构上有的为单面建筑,有的为非字形结构,是西沽宅院风格中特有的建筑形式,从目前留存的金家胡同、忠孝里、荣善里、郭家胡同等,就反映了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①金家胡同,“它东起公司前街西至红桥北大街,长79米,宽2.2米—3.3米,该胡同形成于1882年前后,因金姓人家在此居住故而得名”。[6] 金家胡同在历史上有许多较著名的人物在此居住,如国大代表李墨原、总商会会长屈绣章等,目前该街西段已经拆除(李墨原宅院已拆),保存较好的宅院共有四座,金家胡同4号屈家宅院(屈绣章宅院)、金家胡同2号马家宅院、相邻的20号同为马家宅院(原相连相通共为一处)与之紧邻的是公司前街16号丹华火柴厂职员宿舍。其中2号、20号宅院均为二进四合套保存较好,据韩家大院韩静轩老人(87岁)介绍:“2号宅院、20号宅院原为金家的宅院,民国初年韩柳墅马家买过来给姑奶奶作陪嫁”。金家胡同的宅院2号、4号、20号具有共同的特点坐北朝南向,建于清朝末年,全为巽门坎宅,一进宅院为倒座南房(连三间)、东西厢房(连三间),二进宅院也为东西厢房、北房,整体建筑格局狭长,院呈长方形。

公司前街16号建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查为不可移动文物),大门坐北朝南,门前抱鼓石保存完好。该宅院约建于民国初年,它的二进院序列与盐店街14号冯家宅院相仿,其房屋内装饰民国年间的特征非常明显,目前木板折页窗、地板地、护墙板均保持较为完整,据居住在该处的居民讲:“我们上辈均为丹华火柴厂的职员,延续到我们这一代已有80多年,但房屋的产龄还要长”。经勘查该院落门楼、台阶、抱鼓石及房屋建筑结构保存完整,是西沽地区标志性建筑。当地居民几代人均称该宅院为“狮子狗院”(因门前抱鼓石得名)。

②郭家胡同(现名爱国胡同),坐落于北运河西路中段西侧,“原址为冰窖,1922年前后形成胡同,因郭姓建筑该胡同而得名”。[7] 胡同为南北向,四座宅院全为坐西朝东向一字从南至北排列,院中建筑全为连三间的三合小院,结构完整、合理分布。宅院是郭长鹤绰号(郭大眼)在民国年间所建,四个宅院外侧的山墙,全部建为风火山墙。红色的窑口砖砌成的房屋在西沽很有特色,据当地老居民讲:“郭长鹤在民国初年开始经营灰沙石料,由于经营有方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建起了这片宅院”。

③庞家胡同,在该胡同坐落着一个西沽地区最著名的大院——韩家大院,它是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建于清同治十三年,民国期间进行过续建及维修。院落是由庞家胡同2号、4号三座四合宅院组成,院门楼、各院随运河走向都呈坐西南朝东北向,院内建筑均为清式歇山、青砖瓦顶房屋。庞家胡同2号院上房五间依然保持着清代的建筑格局,条石台阶、宣纸糊的花格窗棂、高雅洗练的雕花门以及屋内的老棚顶、始建时的青砖地面,都真实完整的保持了原有风貌,具备很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④忠孝里,在红桥区西沽公园南侧,“北起郑家大楼后,南端为胡同终点。1939年以前,这里只有刘、侯两户人家。后张文彩买下了这片地,盖房形成胡同,并接回下关东逃荒的母亲,故名忠孝里”。[8] 该里弄口拱券方镶嵌着“忠孝里”三个砖匾字,里弄两侧为平房住宅成非字形。忠孝里共建有四个宅院,为坐东朝西、坐西朝东向,院宅门相对。院内建筑并不规范,有的为单面北房建筑连五间、有的为三合小院。在调查中得知该胡同的房屋很早就被家族变卖,搬到了租界地。

⑤荣善里(现名爱民东里),前里弄口上方仍然镶嵌着“荣善里”砖匾字,坐落于北运河西路中段西侧,“原址为冰窖,1940年在此建起胡同,胡同建起后以张姓家族堂号定名”。[9] 荣善里的建筑是以非字形为平面结构,胡同为南北向,宅院门为东、西朝向,相互对开,两侧共建有七个宅院。每个小院中建有六间小平房,房屋建筑连三间(一正两耳)房屋间量较小,院中建筑南向三间、北向三间。据院中居民讲:“是张五爷上辈建的有70多年的历史,张五爷就住在6号院现已去世,有一独生女已搬走”。该建筑结构保存比较完整,但房屋损坏较为严重。

(二)西沽地区的民俗、宗教及其它文化现象

西沽是一个移民村落,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宗教及民俗多元共处的文化氛围并深深的植根于民众之中。庙宇及宗教文化覆盖全村从现存地名可以印证当年的情景,如龙王庙前街、药王庙后、三官庙前胡同、教堂胡同等,虽然庙宇建筑已不复存在,但是,地名还依然承载着当年的历史的痕迹。其他曾有的宗教及现存的历史建筑有:天主教教堂(已拆)、基督教教堂(现在仍在活动)、伊斯兰清真寺(现在仍在活动)及民间乡社(半医半巫)“显立文坛社”(建筑仍存在)、“慎修文坛社”(已拆)。此外“理教”的活动对该地区的影响也很大,如,“公善堂”(现建筑仍存在)、“西众善堂公所”(建筑已拆石匾文管所征集)。

1.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天主教与基督教是在十九世纪末传到西沽地区。天主教进入西沽后将教堂建在西沽以西(今新红路上)同时教堂中还建有“义世小学”(教会学校),民国末年该教堂停止活动,解放后建筑改为西于庄小学,1966年前后该建筑因拓路被拆迁。基督教传入西沽后在1907年将教堂建在龙王庙前街,定名为:“基督教西沽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查为不可移动文物),目前建筑保存完整,并进行着日常的宗教活动。

伊斯兰教“桥北清真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查为不可移动文物)建于1928年,建造人刘清源(别名刘宝泉)。该建筑主体建筑屋顶形式自西向东由三组勾连搭构成,大殿抱厦原为走廊,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内檐东西两尽间有西洋柱饰。该处现位于西沽红桥北大街三江里11号。“同义庄清真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查为不可移动文物),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该寺是由教民杨福堂等人筹资兴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建大殿、南北讲堂、沐浴室等。该处现位于同义庄清真寺前胡同7号。

2.西沽地区的主要庙宇

①龙王庙:该庙约建于乾隆年间,位置在红桥北大街中段,现在的街牌还清晰的印着“龙王庙前街”“龙王庙东街”的字样。大殿坐北朝南庙中供奉黑龙王的神像。特别是庙前30米高的旗杆,拔地而起直上苍穹威然挺立在西河岸边,据当地的老者讲:“该旗杆是用沉香木做的,旗杆顶端各有一个五斤重的铜坨,坨内珍藏着建庙的图样资料”。龙王庙的大殿在建筑风格上也是非常独特,大殿屋顶更是稀奇,它是采用锡砺浇铸而成,历经几百年滴水不漏,据西沽的老人讲:“1952年拆除龙王庙时在地上捡拾到许多锡片”。

②土地庙:西沽土地庙建于明末清初,原坐落于西沽十字街中段现西沽大街95号,是西沽建庙史上最早的一座。该庙只建有一座殿堂约在二十余平米,殿中供奉两尊土地神像。到了宣统二年清政府颁布了“废庙兴学令”建筑被废弃。解放后政府在原址建起了西沽派出所,后又改作西沽街道办事处,现为居民住房。

③三官庙:位于西沽村的东北角(运河西路的中段)该庙宇是西沽最早的大型宗教场所,也是西沽村地标性的建筑。三官庙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传说是在明代,由于该处风景优美,漕运的船只行至此处都要蹬岸观赏,故此建立“三官庙”;另一种传说是在清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皇帝巡视京畿,来到西沽,见运河水患,百姓受灾,遂下令修建通州至西沽、西沽至霸州之堤岸。从此西沽水患得到治理,于是在该地修建了三官庙。此外该庙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被改作学校,后改为天津市立三十二小学,解放后改为西沽小学。现院中还存活着400余年的龙凤古槐,苍劲挺拔、枝叶茂盛仍在见证着以往的岁月。

3.显立文坛社、慎修文坛社(民间宗教社团)

这两个民间宗教社团,在西沽地区影响较为广泛。据当地87岁的李大爷讲:“我家在西沽住了七代,我爷爷那一代就有了文坛社,它采用的宗教方式是‘扶乩,如谁家丢了东西、谁家有了病人、或者出门,或有重大事情都要到文坛社进行占卜‘扶乩,其方法是,乩人拿着乩笔不停在沙盘上写字,口中念某某神灵附降在身,所写文字有旁边的人记录下来,据说是神灵的指示”,西沽村民大多依附于此道因此得以传承。目前“慎修文坛社”(已拆),“显立文坛社”原建筑仍保持良好,地址在公所街38号(现是居民院)。特别是大门上的“显立文坛社”匾额(砖刻)在建筑上仍保存的较为完整。

三、西沽地区近现代的经济结构及从业分类

依据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津门保甲图说》中记载:西沽各户从业的分类,其中的船户、打渔户、贩鱼户占560家、商铺户290家,绅缙户占5家。这是165年前记载的数据,综上分析,船户、渔业户从业较多,这与村中水域的丰盈有着直接关系。而商铺户的过多是与运河的漕运,及城区商贸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调查中许多老者曾言:“早年在西沽村流传着‘三拉的说法即拉摽排、拉冰、拉胶皮”。拉摽排的兴起促进了西沽地区木行业的发展,众多的西沽人通过水路将圆木扎成木排运抵西沽村。当时该地已成为天津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后来丹华火柴公司的落户于西沽,无不与该地木材原料的充足有着直接的关系。拉冰则是西沽村另一种行业,每当寒冬来临储存冰是最好的时节,这时,众多西沽人手持冰钏将河里的冰切割成长方形,然后拉运到河堤旁的冰窖,层层堆砌然后用草帘盖实封土。到了盛夏打开冰窖将冰拉运到市内所需的地方,该地区许多地名均以“冰窖”命名可堪此业在历史上的兴盛。拉胶皮(胶皮车)是西沽村穷苦百姓的谋生手段,凭借腿脚及体力拉运客人,当年公善堂的小广场上成为拉胶皮的聚集地,人们雇车都要到此处去叫。

到了民国七年(1918年),西沽村建起了一家威震三北的民族工业“丹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该厂日产火柴80—90箱。产品行销三北地区。从此西沽村几乎家家都有火柴厂的工人,“糊火柴盒”更成为西沽村众多家庭赖以生存的职业。目前火柴公司原址已建起居民住宅小区,唯有“公司前街”的街牌还在见证着往日的辉煌。

四、西沽地区的早期教育及学校

西沽村落以往的儿童教育主要是依靠私塾,清末宣统元年,政府颁布了废庙兴学令,首以天津为试验区,此后西沽地区开始有了小学堂。民国初年在西沽龙泉寺建起了“私立西沽民十女小”、民国五年(1916年)在西沽村建起“第三十四代用小学”、民国六年(1917年)在西沽村建起“第十代用小学”、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西沽龙泉寺建起“西沽好小学”,[10]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官庙被改作学校,后又更名为天津市立三十二小学。特别是1902年“北洋西学堂”(后更名北洋大学堂)迁至西沽武库旧址,西沽的名声从此远播全国乃至世界。

西沽地区目前是市区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村落,虽然经过若干年的变迁村落已趋于城市化,但是依附河流及漕运而自然发展起来的街道、胡同及民居宅院仍在见证着西沽村的历史遗迹。特别是与之共存的乡土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与延续,因此对该区域的乡土建筑及人文历史的调查、考证,不仅是文物工作者的职责,同时也将会为城市的发展留下珍贵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