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 4.0握手中国制造 2025“德国‘工业 4.0’战略解读”活动在京举办
2015-10-15杨启森朱辉杰
杨启森 朱辉杰
“工业 4.0”概念源于 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随后,德国机械及制造初衷是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商协会(VDMA)等设立了“工业 4.0平台”,德国电气电力。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等学术、产业机构的大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表了德国工业 4.0标准化路线图。力推动下,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将“工德国工业 4.0战略展现了新的工业蓝图,在全球经济业 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项目,以支持工业领一体化、制造业全球分工协作的局势下,它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制订、出台和实施,具有显而易见的借鉴参考价值。为此,中德两国开始酝酿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2015年 3月,马凯副总理访德期间,就中德两国加强“工业 4.0”领域的合作形成了六点共识,包括建立对话机制,开展联合研究,共同制定标准,加强工业设计领域合作,以及加强智能制造和试点示范的合作等。由此,中国“制造 2025”携手德国“工业4.0”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5年 8月 24~ 25日,德国联邦政府研究联盟中工业 4.0工作组的六位主要成员齐聚北京,出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协办的“德国‘工业 4.0战略解读”活动,并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德国工业 4.0的核心思想、发展路线和实施战略。
此次活动是由政府主导、践行“六点共识”的中德交流活动,来自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企事业单位的 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程建军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中国制造 2025”是我国从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必须走新兴工业化道路,顺应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的新优势。“德国工业 4.0”和“中国制造 2025”两大战略的使命和核心理念相类似,有广泛的合作和相互借鉴的空间。
艾纳·安德尔教授
德国政府工业4.0平台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德国技术科学院院士
为什么称工业 4.0为革命?这是因为通过引入新技术,不管是水蒸气、电力,还是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需要新的标准、新的资质,新的教育结构和新的企业。所以工业 4.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它的目标是创建新的价值链,覆盖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技术方法广泛使用信息物理系统。
艾卡特·古纳特·乌尔曼教授
弗朗霍夫研究院生产系统和设计技术研究所所长、德国技术科学院院士
工业 4.0并不是终极目标,它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很多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它并不是一项单元技术,而是不断发展中的概念,其中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等等,它帮助我们实现水平和垂直的融合。我们需要不断地做出改变,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同时保证可持续性。
沃尔夫冈·多尔斯特先生
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德国信息通讯和新媒体协会工业4.0部部长
ICT产业分为四个融合阶段。第一个融合的阶段,是电信行业的融合。第二个融合的阶段,是信息技术和电子消费品之间的融合。第三个融合阶段是信息技术和内容的融合。第四个融合阶段,是万物智能。有了工业 4.0之后,我们要经常关注其他行业和其他工厂,以及他们的业务模式和采用的技术,因为我们需要向他人学习。
莱纳·格拉茨先生
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兼工业4.0平台项目办公室主任、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信息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部部长
工业 4.0应该先推进信息的扩散,先让人们对工业 4.0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业 4.0不仅能应用于工厂生产,它和很多别的领域也有关联。我们既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也是使用者,我们需要开发一些服务,如智能服务。人是工业 4.0技术的指挥者,他必须进行指导和决策。
伯恩哈德·迪格纳博士
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德国电气电子工业协会研发培训制造技术部部长
工业 4.0的无缝通讯必须保证部件能够精确可靠的被识别,下一步的工作还包括管理壳的开发,最后是工业 4.0部件互通性、互操作性的基本标准的定义。一方面要有标准的部件,另一方面部件的生产方也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让不同厂家的生产标准有互操作性。
克劳斯·米特尔巴赫博士
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德国电气电子工业协会董事长
工业 4.0平台的结构不是简单的从上而下或数字化的,它没有金字塔结构,没有分层结构,而是一个立体互联的结构,就像一个个相互立体连接的球形。如果把它进行分散化和自组织,那么它就是这样一个关联球的模型,所以,它不仅是技术问题,也与多种合作有关。因为这它是一个球体,球体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也在不断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