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钟鼓楼

2015-10-15周红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钟鼓楼安顺基座

周红

安顺钟鼓楼建于元季,位于元阿达卜寨中部,与白虎山(西秀山)塔、圆通观(圆通寺)为安顺城前建筑。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此兴建普定卫城,即以钟鼓楼为中心,规定了城四大街的方位走向,使钟鼓楼成为普定卫城大十字的标志。

明万历丁酉(1597)《贵州通志》云:

“依辰楼,城中谯楼,嘉靖年间兵宪焦希程建。”

《安顺府志》载:

“(钟鼓楼)在城内大十字街中,元时建,明末兵毁。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府吕正青重修。”

清乾隆戊辰科(1758)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大理寺少卿,安平(平坝)人陈庆升撰有《钟鼓楼记》,盛赞此次重修。

其记云:

今上御极之三十三年戊子夏六月,安顺府钟鼓楼成。崇台拔地,飞阁凌霄,丹碧辉煌,星文拱聚。士民商贾相与舞蹈歌咏,称为盛事。问楼之何以成?则太守吕公率郡人而为之也。

先此未有楼乎?曰:“有。闻之父老,建自元前,明末以兵燹毁。”后讵无耕者乎?曰:“有。郡人汪子运正令襄阳归,離议捐资创台。台未半而止,人皆惜焉。”然兹何以成之易也?曰:“吕公以循良之德,裕干济之才,公车所至,靡不剔弊兴利,以为士民谋。故于丁亥(1767)八月下车,尘案猬集,莫不手批迅断,政事以平。独是缅匪滋扰,兵马秘口,而尤毅然以修文庙、擻擞为己任。盖文庙为居圣之宫,而鼓楼则风水之所系也。”

安郡环山耸峙,而中权独陷,议者以为土星之缺。夫人之所聚,神斯在焉。精气所凝,息息与上帝相通。气之舒敛,实地方盛衰之所关。凡通都大邑,胜地名区,人文盛而财赋丰者,咸有鼓楼之建,况兹安郡卓然为上游雄镇者哉?是此楼之设,乃以资守望、壮观瞻,晨钟暮鼓,惊觉人心。立地通天,巍然垂镇。非同台榭又见游,仅少壮园林之胜已也。

然灵台必有待于西伯,雄楚端必赖夫阳城。兹遇军需旁午之际,郡人方急公趋事之不暇。前直无事之秋,犹造而中止;斯楼之成,岂偶然哉!然而民不知其费,不与其劳,盖公之才裕而心廉,故其功大而美。规制宏伟,丹垩煌煌。凡所创建,举皆如法。以其最上者供文昌、魁星像,俨然圣贤之临于上也,不与圣宫媲美于一时哉!近闻缅匪不时靖,驰报天子,永享太平。自此,郡之人文蔚起,时和年丰,物阜民康,皆兹楼之所助也。

余少读礼归,目击其事。工始于丁亥(1767)冬十月,成于戊子(1768)夏六月。为费一千有奇,凡捐资诸公及襄事同人,例得载名碑阴。于亦乐得贤公祖之成此盛举也,故援笔而为之记。

陈庆升是清初名士陈法之子,此次离京返乡是为继母去世奔丧而来。恰逢安顺钟鼓楼建成,受知府吕正青殷请撰此《钟鼓楼记》,记述了此次重修的大旨,留下了“崇台拔地,飞阁凌霄。丹碧辉煌,星文拱聚”的华彩描述。

重修后的钟鼓楼为四层重檐攒尖顶飞檐式楼阁建筑。髙十余丈,底层为四通圆拱城门式基座,门洞俱髙丈八,阔丈余,为东西南北大街之通街十字中心。旧时有小贩设摊于门洞内经营,算命、测字亦聚门洞设卦,车马往来,行人熙攘,热闹非常。基座横跨街市,宽与各街道齐。三层楼阁矗立于基座之上,均为四飞檐,顶层为攒尖顶。二层宽阔宏敞,四壁木制雕花格窗门各八扇,四面皆有外廊,檐前有石雕护栏立于基座四面外墙处,恰似城墙之垛口。凭栏眺望,安顺一城尽收眼底。三、四层渐次缩小,均饰以木雕花格窗门凡六扇、四扇。楼顶攒尖处耸以五天宝鼎,雄奇壮观。各层屋面均为青筒瓦滴水,衬以白石砌就的门楼基座和护栏,青白交辉,隐含“清白”之寓,其用心可谓良苦。二楼悬巨钟一口,四檐下立鼓四面,晨钟夜鼓,颇觉惊醒。又置文昌魁星塑像于顶层,朝夕祀之。(据《安顺府志》载,文昌魁星塑像原在长寿庵中,乾隆二年(1737)火药局灾,冲其像于虹山顶上,端然正坐。三十三年建钟鼓楼,请像祀于其上。嘉庆二十一年(1819)知府张经田、应先烈捐廉倡劝,购买民居,扎绅士杨万春等督工新建东门坡文昌宫,请其像由钟鼓楼入宫祀之。道光元年(1821)副榜杨春发等补修钟鼓楼,重竖第三层楼顶上魁星像。)

楼仅南面可登临,因是府署、县署皆据南,便利司职钟、鼓之故。

《徐霞客游记》载:“考《一统志》,三卫三州,旧各有分地,卫俱在北,州俱在南。今州卫同城,欲以文辖武,实借武卫文也。”

据此知文据南、武屯北乃规制也。上二楼石磴共三层,第一、三层为六级,第二层为九级。循石磴可达二楼回廊,经回廊可向四方游眺。由于设磴道之故,楼南基座较余三面尤宽厚,于南面回廊外平添一块约三十平方米平台,三层磴道开在平台东首,呈“之”形登援而至南回廊。磴道口以兵丁把守,严禁闲人登临。

钟鼓楼为都郡城第一高度,远望几与西秀山齐,旧时为安顺城内八景之一一钟惊旅店。《安顺府志》云:

钟鼓楼跨十字街,为滇黔蜀粵必经之道,故各大街旅店最多。过客之投宿者,制衣甫痡,问夜如何,仆仆就枕。而楼头百撞晨钟,倏惊客梦,不遑启处,秉烛冶装,匆匆启户,则月影未升,始知为钟之催我也。噫!楼高声远,倍胜于鸡鸣之关矣。

明崇祯十一年(1638)四月,徐霞客游历至此,留下了“普定城垣峻整,街衢宏阔。……有层楼跨街,市集甚盛”的精妙记述,所言“层楼跨街”者即指钟鼓楼。按徐霞客所记,彼时安顺已历天启二年(1622)安邦彦屠城之灾十六年之久,而钟鼓楼依然矗立,则《府志》所载“明末兵毁”当为大西军孙可望之为了,然史籍不载,未知何故。

清末郡城名士郭石农有《咏习安八景》诗,其“甲楼十字”诗云:

楼名鼎甲,下分十字,似人为者。然五星归元,又非他楼所得比论。

甲楼高耸压当中,南北东西十字通。引越控蛮声教讫,襟滇带楚往来同。

才人踞坐呼明月,游子作歌唱大风。自是五星归会处,黔州佳胜此为雄。

钟鼓楼明万历时叫“依辰楼”,清乾隆时唤“钟鼓楼”,光绪中知府汪炳璈更名为“鼎甲楼”,并亲题匾额悬于上。民国抗战期间,民众将“鼎甲楼”铲除,镌刻孙中山“天下为公”字匾替之。民国三十六年(1947),久未修葺的钟鼓楼曾作为安顺县警察局钟鼓楼分驻所。

1949年11月18日,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举行入城式,有人在钟鼓楼东面墙上悬对联一副,联云:

大地起风雷,九万里锦绣河山从兹安定;

乾坤开广宇,五千年文明历史另换新装。

额曰:东来紫气。

1950年10月,这座历经元、明、清、民国达七百余年的钟鼓楼被拆除,永远地留在史籍之中,唯有数帧影像录记了它的搂,给后人予无尽的怀想。

责任编辑:汤苏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钟鼓楼安顺基座
钟鼓楼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基于NXnastran的异步电动机基座有限元强度分析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心脏固定器基座注射模设计
超大型FPSO火炬塔及船体基座设计
西安钟鼓楼下论飞行(第五站)
寻味贵州——安顺
钟鼓楼下的素简时光——北京藏素企业总部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