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临床体会

2015-10-15周根娟

新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内径糖尿病足穴位

周根娟

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浙江 杭州 310007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临床体会

周根娟

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浙江 杭州 31000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规范治疗及常规糖尿病护理。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及足浴后足部揉搓;治疗组予自拟活血定痛汤进行足浴,并配合穴位按摩,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测踝部动脉与双侧肱动脉收缩压以计算踝肱指数(ABI),并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患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疗效基础上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ABI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护理,2组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增快,治疗组增快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麻木、溃疡的症状体征,改善足部血流通透性;刺激神经功能恢复。

糖尿病足;中药足浴;穴位按摩;护理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麻木、肿胀、发凉,常伴不同程度溃疡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有效护理和治疗能阻止糖尿病足进一步发展。就中医学而言,本病属“消渴”“脱疽”范畴,病机以阴虚为本,热毒、血瘀等为标,本科室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糖尿病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国际指南》[1]及《实用内科学》[2]相关诊断标准。糖尿病足分级标准参照Wagner分级标准[3]:0级:无开放性溃疡;Ⅰ~Ⅴ级:伴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溃疡。

1.2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糖尿病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②糖尿病足分级属于0级或Ⅰ级;③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规律治疗;④年龄18~80岁,临床资料完整。

1.3排除标准①糖尿病足分级属于Ⅱ~Ⅴ级,足部明显开放性溃疡;②因妊娠、应激反应等引起的血糖增高;③合并酮症酸中毒,心血管、消化、造血等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④药物过敏。

1.4一般资料所有110例病例资料均来自于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3~75岁,平均(56.5±11.2)岁;糖尿病病程2~18年,平均(10.7±4.1)年;糖尿病足0级35例,Ⅰ级20例。治疗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0~77岁,平均(57.8±10.1)岁;糖尿病病程1~21年,平均(11.5±3.7)年;糖尿病足0级37例,Ⅰ级1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与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使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视情况使用止痛、降脂、减压药物;并予常规护理:卧床休息,戒烟戒酒,及时修剪趾甲,避免外伤,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受凉,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2.1对照组①予温水2500 mL进行足浴,每天1次,疗程为4周;②足浴后适当进行足部揉搓以改善局部循环。

2.2治疗组①采用自拟活血定痛汤进行足浴,处方:黄芪60 g,鸡血藤、透骨草、桂枝、蒲公英各30 g,赤芍、红花、桃仁各15 g,乳香、没药各10 g。水煎30 min后取药汁约2500 mL倒入盆中,浸泡双足,使药液没于脚踝以上,水温控制在45℃左右,足浴过程中不断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每次浸泡30 min,每天1次,足浴结束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干,防止损伤皮肤,疗程为4周;②穴位按摩:选择足三里、丰隆、血海、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昆仑、太溪、公孙、及涌泉穴,进行穴位按摩,手法以点按及揉按为主,每天2次,每次15~20 min,治疗4周为1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患者足部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改善情况及足部皮肤颜色、足部溃疡好转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均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③治疗前后均予患者测踝部动脉与双侧肱动脉收缩压,计算踝肱指数(ABI),ABI为踝部动脉与双侧肱动脉收缩压最高值之比;④治疗前后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患肢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临床治愈:疼痛、肿胀、发凉、麻木等临床症状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溃疡面完全愈合。显效:临床症状及皮肤颜色明显改善,溃疡面缩小7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无效: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皮肤颜色未改变,溃疡面无变化或溃疡加深。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85.45%,高于对照组4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2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ABI比较见表2。治疗前2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相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除对照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ABI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4.4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患者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MNCV和SNCV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护理,2组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增快,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NCV和SNCV增快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比较(±s)

表2 2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③P<0.01

组别治疗组n 55对照组5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管内径(cm)0.21±0.07 0.28±0.06②③0.23±0.05 0.24±0.09血流速度(cm/s)21.77±6.31 29.14±6.28②③22.08±5.85 24.95±5.12①A BI 0.80±0.09 1.23±0.20②③0.81±0.11 0.92±0.18①

表3 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 m/s

表3 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 m/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n 时间 腓总神经  腓肠神经对照组55治疗组5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M NCV 32.94±6.21 38.02±7.44①33.15±5.97 41.14±6.14①②SNCV 31.63±5.29 36.01±6.13①32.02±5.71 39.22±6.47①②M NCV 33.68±7.15 38.83±6.07①34.02±7.62 42.16±5.91①②SNCV 31.86±4.72 37.96±6.23①32.02±5.05 41.88±6.18①②

5 讨论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病人由于高血糖造成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神经损伤及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足部组织破坏[5],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轻微外伤就能使溃疡、感染和坏疽迅速发生发展,极易导致患者残疾,或者因感染而死亡。根据Wagner分级糖尿病分为5级,0级糖尿病足未出现开放性损伤,Ⅰ级糖尿病足开放性溃疡存在但不严重,均尚可逆转,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能有效降低截肢率,是治疗的关键时期。

本病属中医学“消渴”“脱疽”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消渴日久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脉络闭阻不通,不通则痛,脉络不畅则阳气不能四布,肢端失养而出现足部不温、麻木,瘀滞日久,郁而化热,热壅肉腐而成脱疽,故糖尿病足的产生应责之于“气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且中医学认为气虚、血瘀、热毒等与现代医学的阐述并无冲突,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病变、相当于“气虚”,血管硬化、管腔变窄相当于“血瘀”,感染则为“热毒”,故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活血止痛为主。

中药足浴护理融合水的温度和中药药性,刺激足部皮肤、血管及神经,扩张毛细血管,加速循环,缓解血管痉挛,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药物透过皮表营养神经,减轻病区周围神经损坏,起到疏通经脉、透达腠理、调和气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促进糖尿病足的恢复。方中重用黄芪益气,气旺则运血有力,血脉畅通则瘀滞自去,且益气固表可托毒外出;赤芍、桃仁、红花均入血分,增强活血祛瘀之效;疮家本多火,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疗疮之圣药;乳香、没药性温热,功用活血消肿、散寒通经、托毒排脓;鸡血藤、透骨草舒筋活血通络;桂枝以枝治肢,温经通脉,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桂枝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镇痛抗菌的功用[6]。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散瘀止痛之效。穴位按摩护理则通过刺激相应穴位,从而疏通所述经络,起到调畅气血、疏通经脉的作用,使“气血冲和,百病不生”[7]。选穴多为脾胃经穴及局部穴位,旨在养血活血、益气健脾,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调整相应脏腑功能。

综上所述,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麻木、溃疡的症状体征,改善足部血流通透性,刺激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3.

[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S].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48-149.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4.

[5]Apelqvis TJ, Bakker K, vanHoutum WH,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thediabetic foot.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J]. 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0,16(Suppl):842-892.

[6]刘晓静.中医特殊护理糖尿病足36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508-2509.

[7]石学敏.实用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06.

(责任编辑:刘淑婷)

R587.2

A

0256-7415(2015)09-0237-03

10.13457/j.cnki.jncm.2015.09.109

2015-05-20

周根娟(1982-),女,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内径糖尿病足穴位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