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潮流分析

2015-10-15汪冲云汪阳坤

陶瓷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景德镇潮流

汪冲云 汪阳坤 许 梅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市 333000)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潮流分析

汪冲云汪阳坤许 梅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市 333000)

当代,艺术潮流,传统派,学院派

【项目来源】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潮流分析研究

潮流就是流行趋势的动向,引申意思是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艺术潮流即发生在艺术领域里的重要美学思潮和创作倾向。艺术思潮往往与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密切相关。作为中国瓷都的景德镇,有着1600余年的建镇史,一个水土宜陶的梦想之城,优越的陶瓷艺术创作条件,充足的资源造就了这个没有城墙的城市,千百年来窑火不息,人才代出。历史上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从古至今凝聚无数优秀的陶瓷工匠,陶瓷艺术家。在现当代更是由一批批无论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品格性情及其表现风格相似的艺术家组成了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流派,在东西文化艺术的撞击下,形成了一定的艺术创作与审美潮流。景德镇这些技艺非凡的陶瓷艺术家们形成各种艺术创作表现潮流,丰富着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一、继续以清末民国“珠山八友”画风为主导的创作潮流

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是历史传承、外来融合、兼收并蓄的一种现状,但传统创作手法上,清末民国发韧的宫廷文人画派对景德镇现当代陶瓷绘画影响深远。明清两朝官窑盛行,虽保证了景德镇陶瓷的质量,一定上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但是,由于官窑的限制,扼杀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和发挥,成为了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桎梏。而后清朝国力的衰败,皇家御窑厂的衰落,陶瓷艺术萧条,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清末民国初,“景德镇陶瓷珠山八友”形成,他们追求新的创作方法,追求匠人之外更高的地位,他们的瓷艺画派有共同的特点:吟诗作画、清高雅趣、超凡脱俗,有共同的艺术追求:承传统、志创新、工兼写、重气韵,他们有共同的人格气节。珠山八友又名月圆会,1928年由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组成,每月月圆之日,以瓷会友。他们对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十分的敬仰,又受清初“四王”的影响,“珠山八友”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虽不能解救当时陶瓷艺术萧条主流,但也为当时沉闷的瓷坛添上了一笔清新雅致的画风。珠山八友是清代宫廷画家的晚期代表,在清代政治走向衰落的同时,这些宫廷画家流落民间,却为民间陶瓷绘画带来师范与生机。他们大多熟谙诗词、精通绘画,在20世纪早叶,为衰落的景德镇陶瓷艺术与设计增添了一线复苏的希望。八友绘画虽有宫廷端庄刻板遗习,但客观自由的现实,使得他们绘画一定程度上已逐渐摆脱早期束缚,更加彰显自身情感与志趣。珠山八友及其后人在景德镇瓷器绘画创作上为文人画风推波助澜,

自上世纪20年代始至80-90年代早中期,即现代陶艺理念出现蔚然成风之前,加上八友后人众多,成绩斐然,故八友画风一直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绘画创作的主体与主流艺术形式。

二、景德镇“传统派(市场派)”与“学院派” 代表创作潮流

80年代末,随着台湾、韩国、日本,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陶艺观念的引入大陆,景德镇也打开了一扇新窗户,一股新鲜新颖的景色与气息扑面而来。代表景德镇艺术思潮学术领头羊的陶瓷学院更是一马当先,在80年代中后期先后聘请了美籍华人台湾陶艺家李茂宗、韩国陶艺家圆光大学教授韩凤林、以及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陶艺家来华讲学。同时派出一批中青年教师赴海外研修陶艺,国际广泛的艺术交流,使古老的瓷都景德镇了解到世界陶艺的趋势与动向。随着国内对现代陶艺的接受与认识,在陶瓷艺术市场的影响下,景德镇乃至国内陶瓷艺术界形成了一批以市场导向为创作旨归的艺术创作潮流,另一批以结合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为主体的“纯艺术”创作主体。这两大创作主体由于在观念、艺术创作题材、创作形式、市场接受度、创作群体均有较大区别,后学界将其命名为“市场派”与“学院派”。分别以景德镇各级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与研究员、教授、副教授为其各自领军。职责分别为前者多为迎合市场、以市场销售价为评价指标,后者以学术界评价为标准。两者各行其道,时有抵触并各自抨击对方,时有各行其事,互不相干。2004年与2005年在景德镇波澜壮阔的“大师教授之争”,即大师与教授谁艺术地位更高?谁的艺术价值甚至市场价位更高?两者强势对垒,为此争论不休,就是这一艺术市场现象波及艺术学术界的典型事件。

“市场派”这个名称不太恰当,尤其是指景德镇除大学艺术家群体之外的艺术家群体。“学院派”的出现也并非师出无名,如果无名利之思,也毫无挂名出师的必要了。所以两者之争其实是依然摆脱不了名利二字。问题复杂在于“市场派”也并非全然是无艺术学养之辈,也并非全然维金钱是图,“市场派”一般以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为主流,他们很多也毕业于国内各大专院校或师从民间名师,身怀绝技。有些大师本身艺术学养深厚、技艺精湛,虽不执教院校,但授徒无数。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中,艺术难于洁身自好,必然臣服与市场者多。大学艺术教授们秉持传道授业解惑,不闻窗外世事,沉心于艺术,但市场的喧嚣之声难绝于耳,很多饱学多年,著作等身、作品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兼具,那种有女长成却不嫁,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于是逐渐投身其中。

“市场派”一般作品大多以传统题材为主,扎根于传统文化,以满足大众审美喜好为艺术创作出发点。如“福禄寿三星”、“梅兰竹菊”、“济公”、“达摩”等神仙僧道题材。手法以写实、传神为主旨。在社会具有广大的接受度的“市场派”,是因为其扎根传统,艺术表现来自传统,艺术创作回归传统。其市场价值较高,社会接受度较高,即在情理之中。大师通常都纳入“市场派”,但很多优秀的新老大师都和艺术院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很多都是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或其它院校。所以有些大师其实很难划分“学院派”或“市场派”。何况学院仍有一些艺术家也参与大师评选之中。

“学院派”其实分为两条支流,一条支流以老教授为主的传统派与中西结合为主,另一条支流为中青年艺术家主导,他们学历较高,大多有西方国家留学经历,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较大,对传统有一定认识但内心有叛逆倾向。他们的作品大多与传统渐行渐远,着重传达个人思想或某一阶段内心状态,创作手法特立独行,造型标新立异。在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社会艺术审美形势下,这些青壮年“学院派”艺术作品通常有特定的收藏者,而非普罗大众。

三、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潮流形成原因分析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现状是各流派门类齐聚,风格形式纷繁多样,景德镇是个极具包容性的城市,“景漂族”、“学生帮”、“大师现象”、“世家”、“学院派”无所不有。艺术形式、手段多样,销售渠道有厂销、店销、网销、面销、展销等各种形式。陶瓷艺术创作主体来源渠道丰富,受教育方式多样,形成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景德镇陶瓷艺术形式多样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1、社会审美多样化需求

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文化上的基本满足,驱使人们对精神层面文化艺术需求多样化、复杂化。社会审美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迫使陶瓷艺术必须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与之相适应。

2、社会经济繁荣推动艺术文化发展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发展,使得人们有能力购买收藏艺术家作品,也可以保证艺术家生存生活。

3、市场介入艺术创作

艺术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制约,艺术家、艺术市场为经济所制约影响。很多艺术家由于生活追求受制于艺术经济市场,也有很多艺术家屈服于市场压力,为经济所驱役。

4、对外艺术文化交流,影响中青年艺术家创作思想

一部分中青年艺术家一定阶段内或短时间内难于超越老一辈艺术家,为早日扬名立万,努力寻找一个新的平台,现代陶艺及西方快餐文化形式的艺术影响了很大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加之西方泛文化、泛艺术形式为他们所垂青,西方艺术思维与艺术形式为他们所接受并在国内广泛传播开来。

5、其它艺术形式、手段不断被引入陶瓷艺术表现之中

陶瓷艺术形式手段异彩纷呈,但社会的需求更加多样、急迫,景德镇陶艺家们也尝试着借鉴其它姊妹艺术形式与手段,在陶瓷艺术中表现。如前几年盛行的颜色釉装饰,这种艺术装饰表现手法是油画、水彩画等效果的瓷上表现,虽然形式方法较好,但大量颜色釉装饰瓷面,很容易将瓷器洁白特质掩盖,有扬长取短之嫌,在瓷上实不宜大量推广。

四、景德镇陶瓷艺术潮流今后走向的思考

今后景德镇依然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形式种类依然繁多,陶瓷艺术依然会异彩纷呈。景德镇陶瓷艺术潮流是一方面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坚守传统,在传统中体现时代感,他们坚守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的精髓,适当吸收外来文化作为补充;另一批艺术家可能会极力推崇西方形式的艺术模式,将西方文化艺术全盘吸收并异化,创作出一批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陶瓷艺术品。传统与现代依然在对抗、兼收、互补等形势下继续呈现,但艺术及艺术家最终回归社会、走向生活、贴近民生依然是共同的行为准则。作为艺术潮流的主体艺术家,他们将不再区分各个种类,他们将都关注社会与生活,对艺术更加执着,他们也越来越不再被金钱所驱使,他们文化艺术修养会普遍更高,而更多的是为社会、为大众、为自己而自愿愉快地创作着。他们会更加相互交流与联系,而不是相互抵触、排斥。

Analysis the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creation in Jingdezhen

瓷都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与精湛的制瓷技艺,历史上曾为帝王贵族及社会设计制作了大量精美的瓷器产品,现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在历史传承与外来艺术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旨在就陶瓷艺术创作潮流这一层面分析现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状况,帮助人们认识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景德镇潮流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潮流
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