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梦旅

2015-10-14

当代体育·扣篮 2015年16期
关键词:波尔球星黑人

意义重大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篮球场上,我们看到了1984年选秀状元、NBA历史最佳中锋之一的奥拉朱旺展示了经典的梦幻脚步;我们看到了一口嘶哑嗓音的穆大叔咧着大嘴摇着手指。这两位合起来超过100岁的退役球星和一群来自NBA的球员进行了一场表演赛,最终主场作战的非洲联队以97比101不敌世界联队。

对于这次非洲赛,NBA联盟可谓不遗余力,派出了包含20名球星的豪华阵容,波波维奇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在教练组中压阵。但比赛结果并不重要,这场比赛的真正意义是NBA将篮球带去了非洲,让那里的孩子们置身其中体验到了篮球的乐趣,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与球星接触,感受到来自NBA大家庭的关爱。

热火小前锋罗尔·邓说:“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许多事情。我认为这次的活动对于在这块大陆上的每一位球迷来说是十分重大的鼓舞,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邓说的是“我们”,代表的是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这次“巨大的进步”是花了许多年才踏出的第一步。

虽然在外界看来这可能只是一次“NBA官方式的国际推广比赛”,但是对于非洲这块土地上的球员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南非体育部长姆巴鲁拉一语成谶:“这场比赛提供了能够让年轻的非洲孩子有机会看见同样有着非洲血统的球员也有能力在世界上最好的篮球联赛上发光发热。”

对于非洲,NBA这全球样板式的体育联盟更有着给出帮助的责任。根据相关统计,全球当今75%的贫困国家都在非洲大陆,全球有38%的难民是在非洲;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三分之一的人营养不良,有600万人是生活在没有电力的环境中。正是因为这些情况,每年都会有许多NBA球员前往非洲开展援助活动。

每位球员在这次的比赛中的表现都代表着希望的延续。塞内加尔球员,森林狼中锋戈尔吉·迪昂表示:“我希望能够在这块土地上用篮球比赛这个方式去推广NBA。我们得要多参与这样的盛事,这样才能让篮球在非洲更加盛行。”

这次的活动代表的不仅是一场比赛,同时还给予了一些年轻球员一次生存的希望,不断地推广这样的活动是有着相对重要的意义。当记者问雷霆队的伊巴卡这场比赛是否有可能改变生活的能力,他表示:“这是肯定的,这让很多年轻人看见了改变生活改变思维的机会,他也拓宽了很多人的视野。”

这名曾经入选三次NBA最佳防守阵容的大前锋只是简单的说着他和他的兄弟们都曾经因为类似的活动而重新燃起了希望。“我敢肯定在非洲有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样高层级的比赛,这会是他们第一次看见NBA级别的比赛。同时我也认为这次的NBA非洲赛将会对许多人的生活有很大的转变。”伊巴卡接着说,“看这那些孩子想要打球的眼神,让我们想起了曾经儿时追逐自己梦想的那种眼神。我想要让这里的人们为我们感到自豪甚至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希望,能够用篮球带给他们未来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

这正是NBA举办非洲赛的长远意义所在,它在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试图告诉全非洲的篮球爱好者们:NBA已经关注到了非洲,你们将会有更多的渠道展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这场非洲赛的“成本”小的可怜,无非是漫长休赛期中NBA球员们参加的一次集体活动。但这场比赛却能给予非洲巨大的希望:大量的年轻人会有谋生的渠道、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得到扶持、甚至种族歧视的状况也能得到改善。

饮水思源

NBA全球化的节奏下,将非洲纳入NBA版图是很有紧迫感的。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个先行者——马努特·波尔——NBA历史上最高的球员。出生在苏丹南部丁卡人部落的波尔,幸运地被美国球探带到了美国,打了一年NCAA次级联赛,就因为过人的身高被华盛顿子弹队选进NBA。波尔除了在NBA赛场上打球,空闲时间几乎都用在帮助战乱中的族人。他甚至跑到苏丹驻华盛顿大使馆外游行,告诉人们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那里的人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另外,每年休赛期他都要回到家乡探望难民营,自掏腰包给乡亲们购买生活用品。

与此同时,波尔不停游说NBA联盟,希望他们能到非洲去看一看,给身处水深火热的人民,尤其是喜欢篮球的年轻人带去希望。在波尔的身先士卒和不懈努力下,1994年,时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梦一队球星尤因、1992年榜眼秀莫宁、同样来自非洲的穆托姆博,以及联盟的一些官员和教练,跟随波尔来到了非洲。除了NBA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第一次在阳光炙热之地举办,NBA一行人还特别拜访了刚被释放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事实上,早在1993年,曼德拉就已经帮助NBA在南非开展活动。

2004年波尔因为遭遇车祸严重受伤,巨额的医疗费让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依靠前队友穆林、里奇蒙德和蒂姆·哈达威等人募集的善款度日。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他整整捐出了350万美元支持苏丹的反战运动。即便身体不便,波尔仍坚持回非洲参加各类活动。

在2003年9月,NBA的篮球无疆界运动第一次出现在非洲大陆,而被誉为“非洲大山”的穆托姆博,自然不会缺席。穆托姆博继承了波尔的精神,他和NBA成了非洲孩子们生活和精神上的图腾。穆大叔身先士卒捐赠了几百万美元在刚果修建了一个医院,成立了非洲慈善基金会募集更多善款,帮助那些有天赋的年轻球员来美国学校读书打球。而每年篮球无疆界活动,NBA球星们除了教孩子打球,给他们发放衣服球鞋,甚至会亲自动手修建房屋。

穆托姆博会认真教着小球员怎样运用跳步打到篮下,怎么隐蔽地用肘部支开防守者。男孩子跃跃欲试想向他讨教,女孩子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以前从没有人想过非洲这儿的孩子有一天也能到NBA打球,可能他们只梦想到美国去读书,能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穆托姆博说,“让他们进入NBA的梦想成为现实,成为下一个穆托姆博,成为一个好榜样,成为一个领导者,成为一个回到这里激励大众的精神领袖,这就是我的梦想。”

除了穆托姆博,奥拉朱旺也是非洲慈善运动的践行者。出生于尼日利亚的奥拉朱旺是NBA殿堂级名宿,也是非洲与非洲裔球员在NBA历史上的丰碑。1994年,奥拉朱旺成为联盟历史上惟一一位包揽常规赛MVP、总决赛MVP与最佳防守球员三个奖项的球员,伟大的“大梦”就此成为了NBA历史上首位获得MVP的外裔球员。

追根溯源,非洲裔球员可以说为NBA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0年10月31日,非洲裔美国人厄尔·洛伊德冲破种族界限踏上NBA球场,成为第一个在NBA打球的黑人球员。但在早期,他们得到更多的是嘲笑和谩骂。

很多人的直观印象或许是:真正出自非洲的NBA球员并不是很多。而且,非洲的篮球水平一直不强,在美国一支独大、欧洲全面追赶、南美底蕴犹在的大环境下,非洲球队依旧只能屈居亚洲之后,基本就是各类洲际大赛中的“垫脚石”。

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非洲恰恰正是NBA强大的根源:美国的黑人基本上都来自于非洲,如今的NBA联盟早已告别了白人垄断的“种族歧视”时期,黑人运动员的比例达到了八成左右。这意味着非洲血统的球员撑起了NBA的江山,非洲赛的开展实际上是NBA饮水思源的举动。

非洲黑人在篮球项目中的运动天赋还与他们的生理特征密切相关。肌肉活检显示,黑人运动员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的百分比较高,他们在短跑中耗氧不多。黑人脚底屈肌强度约为150-200公斤,而白人只有50公斤左右,黑人的弹力比白人高出3-4倍。

而在殖民运输已经繁重的劳动后幸存下来的都是生存适应能力和免疫力特别强的黑人,美国黑人都是由这些黑人的后裔繁衍而来。与印第安人以及白人的婚配又优化了基因组合,这就使得黑人后代在混血之后更加强壮。

也正是这些身材高大,且身体素质出色的非洲裔美国黑人让NBA越来越有魅力。

猜你喜欢

波尔球星黑人
广东生波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生波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黑人谈河流
英雄波尔
嫁个伪“球星”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两个英雄
球星版“乡爱”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
郑成功的黑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