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当代:性别分层现象的本土化探索
2015-10-14潘晓静
潘晓静
【摘 要】性别分层理论是西方传统社会分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关于性别分层的实证研究也不断丰富。本文基于对西方性别分层理论和当前国内实证领域性别分层研究的总体描述,从理论和事实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和当代社会中性别分层问题,最后呼吁在西方性别分层理论和中国本土化现实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进而实现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性别分层;本土化;女性主义
研究性别与阶层之间关系的互动,肇始于西方的近现代社会。性别分层理论诞生于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在西方传统社会分层理论中,马克思主要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级,主张单一的阶层划分标准。而韦伯则提出了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重标准——经济标准、政治标准和社会标准。紧接着,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新涂尔干主义等不同思想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女性主义也从反对性别歧视、追求男女平等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分层理论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阐释。
1 西方性别分层理论研究概述
格伦斯基在《社会分层》一书中对于西方主要的性别阶层理论进行了综述性的类型学研究。他认为,女性的阶层划分可以分为以家庭为单位和以个人为单位两大类。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型分类包括传统观点、支配模型、联合分层模型三种类型,其核心差异在于女性的依附性和是否工作。以个体为单位的模型分类主要以生产为基础的模型和双重制度模型,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体现了经济方面的不平等和以性别为基础的不平等。
而西蒙·波伏娃则最早将女性主义视角引入性别分层研究。波伏娃首先从自然世界中的生物依据角度解释男女两性的地位差异。她认为,男权社会中把女性定义为“雌的”,男性定义为“雄的”,凸显了男性对于女性的统治。她还进一步批判精神分析学派的“性中心说”中明显的性别二元对立倾向和历史唯物主义“经济中心说”中单一的经济处境判断。不仅如此,波伏娃还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重新研究历史,探索两性等级制度建立的过程,批判男性对于女性的经济、政治压迫。波伏娃对于性别分层的解读主要是基于女性主义的特殊视角,这种结合生物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解读性别分层中的家庭角色分工、社会职业选择等多种不平等的形成,无疑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学研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国内性别分层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积极开展性别分层领域的研究。目前,国内已有的性别分层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关注当代社会的女性阶层地位的分化和影响女性阶层变动的成因。林南、边燕杰对我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进行了研究,认为女性群体内部已经存在不同收人、权力、声望地位分化明显的层次,将女性阶层从高到低分为上层、上中层、中层、下中层、下层五个层级。张宛丽则从当代中国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实证研究出发,认为我国的职业分化和阶层分化存在着明显的性别阶层分化现象。
3 传统与现代:中国的性别分层问题
3.1 中国传统社会的性别分层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的性别分层问题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和自然经济,主要关系到女性的社会阶层提升方式和家庭角色分工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就女性的社会阶层提升方式而言,借助传统中国社会的亲属关系是实现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最直接手段。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亲属关系时阐释的那样,“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的确如此,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婚姻不仅是男女双方的自主选择,有时甚至还关系到两个家族之间的利益结盟。
然而,婚姻关系对于不同的性别来说,其在社会阶层上的提高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学者指出,这种性别差异的存在基础是特定社会文化中的社会性别规范对夫妻在婚姻和家庭中权利、责任及义务的诠释。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被人们广为接受。女性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处在一种“派生性”的尴尬状态,其阶级地位只取决于其丈夫的职业而非其自身的努力。在传统中国社会,女性在社会阶层中的自主流动性较小,婚姻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
按照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理论,职业结构构成了社会不平等的主轴,作为其结果,家庭地位是依据它们在职业等级序列中的地位而被确定的。帕森斯的传统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内的依附关系。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职业性别隔离则主要体现了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特殊要求。因而,农业社会中,女性适时地退出社会生产领域,实际上可被视为一种更为人性化的社会分工。同时,与此类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传统女性道德伦理要求也使得女性甘于接受自己的社会地位,乐于承担家庭劳动。
3.2 中国当代社会的性别分层问题
中国当代社会的性别分层问题无论是在经济制度,政治环境还是在社会意识形态背景上都与传统社会有着显著的差别。不同于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就业权利上的“相对剥夺”,对于当代社会中大多数职业女性来说,职业发展已经成为她们打破传统性别分层状态的关键性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男性和女性对自己职业整体认识是不一样的,社会的观念、规范、制度等方面对男女的性别角色存在不同的认知和定位,在社会教化和代际传承中,有时甚至强化这种角色的认知和定位,使得男性和女性在职业的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认知产生了性别差异,进而导致了职业性别隔离的现象。
从性别对职业流动的影响上看,当代职业女性更换职业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很多观念层次的影响,同时,社会网络关系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化,女性职业化道路的发展和家庭角色的转变已经获得了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认同。中国社会庞大的人情关系网络,传统男权主义意识浓厚等因素的存在让中国当代的性别分层问题变得尤其复杂,因此,我们仍然有必要回归传统,在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上重新审视中国的性别分层问题。
4 总结
无论是对传统社会还是当代社会的性别分层研究,都离不开对西方性别分层理论的辩证认识和对中国本土化历史和现实的反复审视。只有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去理解性别分层这一社会现象,才能在西方性别分层理论和中国本土化现实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第二版)[M].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99-600.
[2]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
[3]林南,边燕杰.中国城市中的就业与地位获得过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J].浙江学刊.2004(06).
[责任编辑: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