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尾舱温度场仿真模拟
2015-10-14肖占简夕忠
肖占 简夕忠
【摘 要】本文提供了基于三维模拟软件CFdesign软件进行的民用飞机尾舱的温度场仿真模拟,计算了极热天环境下高原地面和巡航两种工况的尾舱温度场,获取了尾舱内部温度场分布和EMP周围环境温度,并分析了尾舱内部和EMP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为尾舱设备优化布置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民用飞机尾舱温度场仿真模拟计算方法,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可以为民用飞机尾舱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用飞机;尾舱;温度场模拟
0 引言
民用飞机的尾舱,一般为非气密、非温控封闭舱段,存在较多的发热设备,部分设备热载荷在千瓦级,如液压系统的电动泵EMP和辅助动力系统APU引气管,总热载荷近5kW。其中EMP是液压能源系统的主要元器件之一,其合理的工作环境温度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EMP最大环境温度(本文中认为EMP环境温度为其附近70mm处环境温度)要求为:周围环境温度不超过最大环境温度70℃,其中高原状态最大环境温度为60℃,巡航状态最大环境温度为32℃。
1 物理模型
根据尾舱和内部设备的实际模型的大小和坐标位置,利用等效表面积法进行相应简化,其中液压管路根据其布置汇聚情况简化为7段半径30mm的圆柱,EMP简化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柱组合体,油箱简化为单个圆柱,飞控发热设备简化为立方体等,数模简化后尾舱及其内部设备模型如图1。尾舱四周舱壁均考虑了其本身的厚度影响,在计算中包含了尾舱内部空气与四周舱壁的热传导计算,即传热的流固耦合计算。
计算网格由CFdesign软件自动划分并在各设备处加密,网格数量为513万。
2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计算中考虑了自然对流、辐射以及EMP风扇强迫对流(计算以排气方式体现,EMP尾部排出高温气体,前部进气,如图1所示)[1];仅分析与EMP尾部排气温度、排气流量一致的发热体对尾舱环境温度的影响;边界条件:进口流量温度,出口静压;
极热天环境下的高原地面和巡航两种工况条件[2]:
(1)高原地面:高度:14500ft,温度:ISA+40℃
(2)巡航:高度39800ft,温度:ISA+35℃
2.1 高原地面工况边界设置
仅上部的一台EMP工作,计算域进口(EMP排气口)流量2860L/min,温度121℃;计算域出口(EMP进口)静压为0Pa;舱室内流场设置空气变物性(密度随温度变化),不可压缩。
四周各舱壁如尾舱四周蒙皮、前面球面框、尾部隔板设置外表面温度、材料、导热系数和内表面发射率(本文中均设置0.5)。
各发热设备,如油箱设置材料铝合金,设置体发热40W;四个油滤分别发热:20W、14W、5W、5W,材料,铝合金;环控APU引气导管和七段液压管道,设置面发热,表面温度分别设置200℃和83℃。
2.2 巡航工况边界设置
巡航工况边界设置除以下几条变更外,其余均和高原地面工况设置相同。
尾舱四周框架外表面蒙皮温度设置2℃;EMP排气流量4375L/min和温度86℃;尾舱尾部隔板外壁面设置恒定55℃;环控APU引气导管不工作,表面温度更改为环境温度。
3 计算结果
通过三维计算获知,高原地面工况和巡航工况,整个尾舱空气域平均温度分别为54℃和23℃,满足舱室平均温度的要求(高原状态最大环境温度为60℃,巡航状态最大环境温度为32℃),巡航工况的安全裕度更大为28%;下一步则需查看两种工况下EMP周围环境温度是否满足温度要求;
首先分析,较为严酷的高原地面EMP周围环境温度,分别取穿过EMP的三个平面分析其附近空气温度分布。
图3YZ切面温度云图显示的是穿过两个EMP和油箱三个设备的一个空气域垂直截面温度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两个EMP和位于其上部的油箱三者位置连成一线与重力方向平行,上部设备将阻碍下部设备散热空气的流通,这一布局不利于下部设备散热,同时还会加热上部设备;两个EMP周围区域的温度都在60℃以下,在EMP高原状态的最大环境温度60℃范围内。
巡航状态的计算结果与高原地面状态相似,不做详细分析。巡航工况下上部EMP喷出的高温气体冲向球面框,到达温度在60℃左右,对球面框造成热冲击的现象依然存在,除上部EMP尾部外,两EMP周围大部分区域空气温度不超过32℃。
4 结论
本文模拟极热天环境下高原地面和巡航两种工况的尾舱温度场,计算中考虑了自然对流、辐射以及由于EMP排气引气形成的强迫对流。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尾舱舱室内平均温度和EMP周围环境温度均满足要求,但是EMP尾部喷出的高温气体直接冲向复合材料的球面框,超过复合材料的耐热温度,需要重新布局EMP位置或者增加球面框的热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陶文铨.数值传热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寿荣中,何慧姗.飞行器环境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3]朱春玲.飞行器环境控制与安全救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