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5-10-14陈立永杨逸隆叶德成

理论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

陈立永 杨逸隆 叶德成

[摘 要]中国梦作为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话语,理应成为大学生认同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群体中国梦认同教育整体情况不是很理想。因此,高校务必要从教育体系的设计和规划、教育内容和目标的构建、教育模式和方式的整合创新、教育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认同能力提高等方面着手,加大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认同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从而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24 — 02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主流话语是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中国梦的认同教育是关键。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具有非常不同寻常的价值和功能〔1〕。学者们对之研究较多,不过对中国梦在高校中认同教育研究不多。因此,研讨和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国梦认同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梦作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作为党执政的新理念,在高校学生群体进行宣传教育,具有诸多非凡的意义和价值,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等均具有诸多的整合作用。关于这方面,学者们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不过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分析中国的功能还不多。总的说来,中国梦在高校的认同教育与践行引领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形成共识、提振信心的功能,具有价值引导、意识形态和执政话语宣传的功能,还具有提升学生文化建设、青年教育的内涵的作用。

一是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对学生思想文化处于变化之中,需要一种新的价值追求来引领。对学校青年学生不同于其他群体,其重要性决定了开展中国梦的认同教育和践行引领的诸多价值和功能。这方面主要是指广大青年面对多元化的文化思想发展态势,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碰撞,往往会感到迷茫迷失,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中国梦的提出和宣传教育恰好能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现状指明了方面,带来新的精神动力;能够提振青年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信心,同时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

二是从学校层面来讲,中国梦在高校的认同教育能够提升高校文化建设和青年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境界。中国梦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内涵、经济内涵和文化内涵,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引入中国梦的认同教育,能够极大丰富整个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为高校青年学生教育注入新的血液,从各个层面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目标等等体系。

三是从国家和执政党来说,中国梦在高校的认同教育对国家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发展、党的执政话语权的维护和掌控等具有重大的助推作用。中国梦作为中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很必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此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权力〔2〕。因此,在高校推动中国梦认同教育,能够极大推动国家的文化建设,推动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更好在大学生群体宣传党的最新执政理念和执政话语体系,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群体中提升执政话语的影响力、亲和力,从而能够提升党执政话语权的掌控和主导。

二、当前高校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由上可知,中国梦在高校认同教育具有诸多层面的价值和功能,这些均说明了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宣传教育和践行引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从一些学者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3〕,比如教育效果不理想;教育过程上形式多于实质;教育内容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课程教育整合不够,与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合不够;教育环境上,注重不够,校园文化环境、网络环境和社区环境的生态型建设不够;教育客体上,认同中国梦的能力有待加强;从教育主體上来看,对中国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行进还非常不够。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中国梦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1.当前中国梦在高校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效果上来看,中国梦在高校认同教育实效性存在差异,文科学生群体好于理科学生群体;知识认同好于行动认同;理路知晓度高,践行引领作用发挥不够。这其实提出了高校中国梦认同教育如何抓好教育效果的永恒课题和任务。

二是从教育过程上看,中国梦在高校认同教育模式,教育形式大于内容,运动性教育多于常规性教,影响了其亲和力和吸引力,这其实提出了高校中国梦认同教育要注重教育过程模式的开发设计和规划构建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三是教育内容上,中国梦在高校的认同教育工作,其内容体系与其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公民教育等整合不够,与其他学科教育整合不够,这种内容设计和把握的状态消弱了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影响力。这其实提出了高校中国梦认同教育开展时如何做好整个教育内容的设计和整合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四是教育环境建设上,高校在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时,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足,网络环境净化不理想,社区环境建设有待加强,这就导致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网络环境和手机文化环境。

五是教育主体和客体上来看,教师;学生层面来看,学生思想认识与中国梦的理论高度深度不平衡性;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与中国的主流价值取向之间不平衡;学生的国家和社会期待诉求与中国梦实现的现实情况之间不对称;学生本身对中国梦的仍认同系统不平衡——知识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不一致性。

2.造成中国梦在高校宣传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国梦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教育工作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诸多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具体如下:

一是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这方面主要是指当代青年学生对中国梦在高校的宣传教育抱着一种应付了事的心态,没有真正将中国梦的认同教育和个人理想人生规划提升相结合,没有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好好融合,没有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职业规划相结合,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二是学校在中国梦认同教育的设计和运行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对中国梦认同教育还处于一种运动式的状态。这方面主要是指高校在推动中国梦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宣传教育和认同教育时,没有很好地从学校建设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宣传文化建设工作视角去好好对中国梦的认同教育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结果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显得像一阵风式的吹过,一种持久有效的中国梦认同教育机制没有形成和健全。

三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度不够。这方面主要是指在高校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中,国家和社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够,其中尤其是在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实践体验活动上支持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升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中国梦具有十分强的认同教育功能,但是在高校认同教育效果不理想,值得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好努力。鉴于此,高校从学校层面应该努力不断拓展中国梦认同教育的视野,创新教育的理念,做好中国梦认同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以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意识提高为核心,全面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注重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和理论教育活动的完美融合,注重個性化和差异化教育的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不断提升高校学生自身的理论认同能力和践行体验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建构起高校学生中国梦认同教育的长效机制,推动中国梦认同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发展。

1.做好中国梦认同教育的规划和设计,注重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科学化运行。任何一项教育的成功都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高校在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时,务必要对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对中国梦认同教育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职业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等的关系做一个科学设计,力求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运行,常态化和制度化运行。

2.教育内容和目标上,注重中国梦的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等结合,构建起中国梦主导的青年学生教育内容体系。任何一项成功的教育都需要科学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计和构建。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工作时,务必要将中国梦的教育内容和价值教育融于大学生其他教育内容和教育课程中,整合创新出一套中国梦主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目标体系,不断提升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大对中国梦的理论研究和学习,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国的国家层面意义、民族层面和社会层面以及自我价值的认同,以中国梦认同和践行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和效果,不断提升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努力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3.教育模式与方式上,注重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模式结合,注重网络教育与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相整合,努力中国梦认同教育的亲和力。任何一项成功教育都需要科学和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和方式来完成,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时,要注重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张扬、生活学习网络化、好动等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不断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的网络化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教育、课外活动互动共进;同时,注重开展师生互动的对话式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注重差异化教育,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和方式;坚持理论教育引领的前提下,要特别注重中国梦认同教育的体验式教育方式的采用,以此不断增强高校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注重大学生教育环境的建设,为中国梦宣传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道德的生态型环境。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中国梦认同教育的同时,将中国梦的内涵和价值注入到校园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注入到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净化和美化;积极与校园周边社区协作,将中国梦注入到做好社区文化建设,以此为高校中国梦认同教育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育人氛围。

总之,中国梦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各个层面的协作支持。目前最重要的是,高校要从长远规划出发,做好中国梦认同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建构起中国梦认同教育与践行引领的长效机制,以此不断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肖华.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意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5):36-39.

〔2〕朱俊瑞.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执政党话语的调整与转化〔J〕.马克主义研究,2014,(10):121-129.

〔3〕伊文婷.青年学子对“中国梦”的认同度调查与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12):117-12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中国梦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