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期到成人的依恋稳定性研究述评

2015-10-14李娜

科教导刊 2015年25期

李娜

摘 要 近年来,依恋研究已拓展到成人的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而随着成人依恋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进行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依恋稳定性的验证。该研究在回顾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 依恋稳定性 婴儿期依恋 成人依恋表征 成人婚恋依恋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85

The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From Infancy to Adult

LI Na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Abstract Recently, research on attachment had been extended to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and romantic attachment. With the study of adult attachment, the hypothesis of the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from infancy to adult have been being validat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and some prospects of future research backward.

Key words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infancy attachment;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romantic attachment

依恋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对孤儿院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John Bowlby 用“依恋”的概念,来解释婴幼儿与其母亲或其它特定对象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联系,并提出了有关婴儿期依恋的理论。目前对依恋的研究已由婴儿期依恋拓展至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成人依恋研究主要涉及成人依恋表征和成人依恋婚恋两个方面。而随着这两方面研究的进行,考察婴儿期依恋与成人依恋之间的一致性即依恋稳定性也逐渐成为依恋研究的新方向。

1 依恋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1 婴儿期依恋到成人依恋表征的稳定性

Main和George.Kaplan等人通过对母亲照看孩子的情境进行观察发现,母亲的依恋经验会影响到孩子的依恋类型,由此提出“成人依恋表征”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对其婴幼儿期依恋经验的回顾,以及这些经验对于个体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影响和个体对这种影响的评价。成人依恋表征也被认为是一种相对持久、稳定的特征。

Bowlby认为婴儿期的依恋作为原型会影响个体成人后的生活状态,目前很多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Armsden, McCauley等人的研究发现,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显著低于非抑郁的青少年。Kenny和Hart 的研究也发现,患进食障碍的女性对父母具有更少的安全依恋。 Carnelley, Pietromonaco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抑郁症状都与其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有关。这些结果表明,婴儿期的依恋到成人依恋表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同时,研究者也对影响婴儿期依恋到成人依恋表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调查。Waters E.等人采用陌生情境法对50名美国中产阶级的白人婴儿进行了依恋类型的测试,20年后采用成人依恋访谈法重新检测他们的依恋类型,结果表明,有44%的被试由于消极生活事件而导致依恋类型向不安全型转变。①Hamilton采用与Waters E.等人相似的研究设计,对来自美国完整家庭与单亲家庭的205名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婴儿期依恋与个体后期的依恋表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并且个体依恋类型在程度上发生的变化与其所经历的消极事件有关,消极事件能使被试保持原来的不安全型依恋,而原来安全依恋的被试则向不安全型依恋转化。Weinfield等人对处于高压环境下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同样采用了与Waters E.等人相似的研究设计,结果表明,依恋类型的变化与个体经历的消极生活事件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婴儿期的依恋到成人依恋表征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婴幼儿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可能转变为成人的不安全依恋表征;而消极体验是导致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变量,消极体验能使被试保持原来的不安全依恋,而原来安全依恋的被试则可能向不安全型依恋转化。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只是相关研究,在消极体验下,不安全依恋并不必定转化为成年期的不安全依恋,也不一定会导致成人的心理病理问题。对于早期依恋与成人依恋表征之间的稳定性,以及是否存在其它中介变量影响依恋变化等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2 婴儿期依恋到成人婚恋依恋的稳定性

1987年,Hazan和Shaver通过比较婴儿期依恋与成人婚恋关系的异同,指出成人婚恋之间形成的亲密关系也可以被理解成一种特殊的情感聯系,也即依恋关系。②随着成人婚恋依恋关系研究的兴起,研究者逐步开始进行婴幼儿期依恋与成人婚恋依恋之间一致性的关系研究。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依恋行为是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Mickelson,Kessler等人以来自美国48个州的8098名15到54岁的被试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依恋类型分布与早期婴儿依恋的分布大致相同。③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比如Steele和Waters等人的纵向研究发现,个体在婴儿期形成的依恋类型与后来的婚恋依恋类型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17。④

以上研究表明,婴儿期依恋关系与成人的婚恋依恋关系是否具有一致性仍无法确定。其主要原因在于检验这个问题需要比较母婴依恋与后来的成人婚恋依恋的一致性,但由于婚恋依恋研究的时间比较短,目前为止还缺少确定两者之间关系的更多的实证证据。

1.3 成人依戀表征与婚恋依恋的关系

成人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关系的主体都是成人,分别探讨了婴儿期依恋经验和当前的依恋关系对于成人的影响和作用。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假如存在相互作用,那么它们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就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假设,一是成人依恋表征是否为婚恋依恋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婚恋依恋关系?二是婚恋依恋所提供的新经验是否会改变个体的依恋表征,如何改变?

目前研究对这两者关系的探讨是比较有限的。Crowell等 人(1999)以215对恋爱大学生为样本,通过自我报告法得到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0。⑤Elaine Scharfea等人(2006)以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其依恋稳定性及依恋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发现,依恋保持适度的稳定;改变关系地位和父母离婚等变量能够预测单身被试的依恋变化。Judith A.Crowell等人以57对即将结婚的青年作为被试,探讨其依恋表征的稳定性及其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结果发现,78%的被试在成人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类型上保持一致;46%最初确定为不安全依恋的被试仍旧保持稳定,且不安全依恋的稳定与压力生活事件相关。

由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类型相关很小,并且一些变量如压力事件等可能会促使成人的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发生变化。但鉴于目前的研究数量较少,且多为相关研究,尚无法完全阐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如婚恋依恋所提供的积极经验是否会对不安全依恋进行修正等,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 依恋稳定性的研究展望

2.1 充实研究内容

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个体的消极体验可能会维持被试的不安全依恋,使安全依恋的被试向不安全依恋转变。但是,目前很少的研究来考察个体的积极的依恋体验会不会影响个体,以及如何影响安全依恋以及不安全依恋表征的被试;同时,成人的婚恋依恋的积极经验是否会对婴幼儿期的依恋以及成人依恋表征有所改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在实际应用方面,矫正个体的不安全依恋,使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亲密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完善研究方法

在已有的依恋稳定性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属于相关研究。对于依恋稳定性的很多问题,尚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并且,虽然成人中的很多心理病理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婴幼儿阶段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但是由于这些研究的取样只是心理病理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婴儿期依恋的影响,从而这样得出的从婴儿期到成人的依恋稳定性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该完善研究方法,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以此重复验证我们已有的研究,开展新的研究。

2.3 拓展研究对象

目前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美国中产阶级,这些被试家境较富裕,他们可能具有较少的消极生活体验,并且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可能对消极体验的合理的认知调节也会保持依恋的稳定性。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从婴儿期到成人期依恋稳定性的结论。我们应该拓展依恋稳定性的研究对象,考察低收入、较低教育水平甚至其它国家的人群的依恋稳定性与变化情况,以期得到客观的结论。

2.4 依恋稳定性的本土化研究

从依恋稳定性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西方背景下进行的,我们缺少自己的本土化研究。

我国目前关于依恋的研究主要仍集中婴幼儿和青少年阶段,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比较欠缺,还缺少自己的测量工具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也就限制了我们进行从婴儿期到成人的依恋稳定性的研究。依恋也具有文化特殊性,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本土,发展我国的依恋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比较,丰富依恋稳定性的研究。

注释

① Waters E,Hamilton C E,Weinfield N S.The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security from infancy to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General introduction[J].Child Development,2000.171(3):678-683.

②④⑤Fraley R C,Shaver P R.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Theoretical developments,Emerging controversies,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0.4(2):132-154.

③ Mickelson K D,Kessler R C,Shaver P R.Adult Attachment in a nationally[J].Child Development,2000.171(3):69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