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的预防接种教学设计
2015-10-14柳雪玉
柳雪玉
摘 要 教学设计是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据课程标准要求,将教学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
关键词 预防接种 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61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Design of Vaccination
LIU Xueyu
(Lianyunga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7)
Abstract The teaching design is teaching analysis based on students and teaching task, which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 curriculum, the designer determines the suitable teaching scheme and plans, teaching elements of orderly arrangement, generally including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poi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eps and time allocation etc.
Key words vaccination; teaching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主体性的觉醒以及主体性教育的广泛开展,“主体参与”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已得到普遍重视并大力推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教学设计成为当今教学设计的重要分支,更加凸显六个特征:学习者中心、目标导引、关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 可信且有效的评价手段、基于经验和团队协作的活动。①现有儿科护理中“预防接种”两课时的教学设计,供同行参阅,以期有所启发。
1 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
本次教学贯彻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方式改变为突破口,加强相关资源的整合利用,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同情沟通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支撑,立足行业需求和学生实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课堂展开的主线,以“小组讨论法”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架构完成课堂的师生共同学习。过程中教师主导课堂的走向,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表演,促使学生在完成课堂目标时也能提高人文素养,贴近岗位,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2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內容选自黄力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儿科护理学》(第一版),该教材是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满足学科、教学、社会三个需要,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主干课程。
(2)教学内容:该内容为第三章第五节预防接种,共2学时。它承接了所讲的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及护理,为之后学习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奠定基础,在儿科护理学中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3)教材处理:该内容详实,紧贴职教理念,但与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存在一定差距,需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因临床新型疫苗种类的增加,增加预防接种一二类疫苗种类,满足学生临床学习需要;学生已学习获得性免疫相关知识,故进行缩减。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计划免疫程序表并为家长进行接种后教育;②熟悉几种生物制品的简单特性;③了解二类疫苗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②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通过个人展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④通过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移情及人文关怀的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具有同情心,为小儿及家长提供帮助;培养学生爱伤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理解家长的焦虑,并能助其适当缓解。
(5)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计划免疫的实施程序;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难点: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3 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是高职护理四年级学生,她们知识上有内外科护理、护理学基础等医学知识储备,具备相关的注射技能;心理上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游戏、表演和集体思考的学习方式;但她们存在自信心不足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的问题。
课前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的认知问卷调查发现,全班同学都有过社区见习经历,15人有过预防接种的亲身经历,8人曾陪同家人进行预防接种,说明学生对于预防接种并不陌生,且他们也提出深化学习预防接种的意愿。
4 教法、学法
本次课教法学法的指导思想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基于学情和重难点分析,采用相辅相成的教法和学法以完成教学目标。教法上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课堂,综合运用小组教学、情景教学、角色体验法;学法上以小组讨论法为解决任务的主要形式,综合自主学习、角色扮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对课堂保持兴趣,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5 教学过程设计
5.1 课前准备
教师:制定学生认知评估单、学案、课件;指导学生见习期间收集资料;指导小组划分。学生:利用社区或医院见习收集小儿预防接种单复印件和疫苗说明书;完成认知评估单;完成异质分组。
5.2 视频播放导入新课(5min)
播放有关预防接种的动画片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讨论,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5.3 任务驱动学习新知(70min)
5.3.1 任务一(35min):筛选单据,整理目录,编写口诀
学生热烈讨论预防接种之际,教师引发学生回答疫苗种类,适时发布任务一。学生接到任务后由组长组织学生针对所搜集材料进行讨论,按照教师所给表格进行整理归纳,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有的疫苗是免费接种,有的则收費很高,引发学生争论,教师展示免费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清单供学生参考,促进学生理解计划免疫的含义。为促进记忆,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编写口诀,之后展示常用口诀(出生乙肝卡介苗、二三四月脊髓丸、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供学生参考。为突破重点,寓教于乐,实施抱团游戏,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全班50人,分成10组,每组五人分别代表免疫原、接种部位、时间、剂量、接种方式五个变量,每次参赛20人,其余同学作为观众和评委,由一名学生随机说出一种疾病名称,则相应的量抱在一起。
5.3.2 任务二(20min):浏览疫苗说明书,精练特性及对象,推选代表作介绍
为突破难点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性,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师随机下发学生收集的疫苗产品说明书,每组针对其中一种讨论,熟悉其特性及注意事项,并由每组推举代表进行发言,经过看、听、说多维刺激以加强记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自信。
5.3.3 任务三(20min):视频展示,角色扮演,指导观察
先播放一段关于小儿预防接种的动画,动画中妈妈对于宝宝接种曾有过不愉快经历:医生对于预防接种后反应解释不到位导致其对预防接种存在排斥和恐惧心理,不愿意给自家小儿进行预防接种。针对视频中所展示问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指导小儿家长正确观察接种后反应及缓解其心理压力的问题,以突破重点。学生在设计和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家长的焦虑担心,切实能够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并以此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4 总结考核,评价反馈(10min)
用执业护士考试真题考核学生掌握情况,并完成学习评价表,在自我评价、组间互评和师生互评的多维评价中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和课堂效果,课后安排组长给予落后同学辅导,使之能够完成学习目标。
5.5 学以致用,服务社区
课后学生利用自己特长,用板报、表演、讲座等不同形式实现拓展,在学校定点社区中学以致用,过程中学生体验护士的多重角色,增强服务社区的意识。
6 资源整合
书面教材方面:教师制作并下发的认知评估单与学案,备课时参考《2014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教材配套习题及护考真题库;学生搜集到的预防接种本复印件以及疫苗产品说明书。
信息化资源方面:教师制作的PPT,动画片等。
教学环境方面:学生见习医院、社区,课堂所在的多媒体教室,课后学生拓展的医院及社区。
7 讨论
本次课充分利用学生的见习周和假期实践,有计划有目的地临床实践;利用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团队合作,寓教于乐。教学中的不足和整改措施:(1)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较长,容易发生丢失,可交由任课教师或班主任保管。(2)课堂中因游戏容易偏离主题,教师要注意时间把控,加强课堂管理;游戏参与人数可因上课地点的宽敞度自行调控。
总之,学生主体下展开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流程,思考可能的问题并做好预案,利于教师授人以渔及培养科研意识;对于学生而言,需要课前做好准备,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③锻炼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及增强自信。对于课堂来说,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和综合素质。
注释
① 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05.2:65-70.
② 朱晓莉.巧妙设计游戏激趣英语课堂——浅谈民族学校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J].学周刊,2014.29:93.
③ 丁燕,罗永富,刘杰,等.说课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5):66-68.